《中国教育报》||陈国龙:新时代如何传承创新大学精神
11月21日
《中国教育报》刊发
题为《新时代如何传承创新大学精神》的文章
作者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
大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锤炼品德的重要体现。它源于大学文化但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文化,是高校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品质和精神特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成风化人的根本。大学精神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师生言行与价值观,对维系大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一所大学的精神产生于其办学的历史,因各校办学特色与发展使命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大学精神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丰富“时代内涵”,与高校当下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当下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以福州大学为例。1958年,为满足福建省经济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应运而生。在建校64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三种精神”始终与福州大学的发展定位和使命担当紧密相连,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是以卢嘉锡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留给福州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一大批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是学校作为高等学府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生命线,也是学校发展壮大并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有力保证。
作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高校,学校双管齐下,坚持在科学研究上“严”字当头,在服务社会上“实”字把脉。学校始终秉承建校宗旨,立志为国家战略、区域需求、产业变革作出更大贡献,以高水平的知识、人才、技术带动区域人才链、创新链、融合链的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打造高校与社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不断提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
学校围绕地方特色和产业布局发展学科,通过实施科研成果转化工程、科技企业孵化工程、服务八闽工程等,加强与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部署的协调衔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社会服务广泛开展,校地合作蓬勃发展,学校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与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合同3100余份。光催化科研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款冷链病毒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工业催化团队突破了“氨—氢”能源循环的关键技术瓶颈,发展了集绿氨、氢能产业于一体的万亿级产业链。绿色石油化工团队首创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烃GARDES工艺技术成功应用,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创效约百亿元。他们是新时代福州大学严谨求实治学精神新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传承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东南强校。学校著名催化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四十多年如一日潜心钻研,研究出多种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化肥催化剂,为我国化肥工业提高产量和节能减排作出了杰出贡献。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今天,重温魏可镁院士的拼搏精神,对于新时代福大人来说,是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敢于与强者比高低的昂扬斗志。作为福建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提出了“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目标。学校找差距、强优势、明路径,把争列2—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作为“十四五”的“一号工程”全面推进。
一流大学建设不是单方面的一流,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学校提出了以“一流的党的建设”为引领的“11个一流”总设计图,确定了“1445工程”和相对应的百条攻坚任务,提出争列更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不仅要有一流的物质条件,更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将新时代“三种精神”的传承创新发展与当代再深化,作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心工作,汇聚干事创业、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力量。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刊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编辑:陈欣然
封面:林若寒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包玉兰
近期热门文章:
👉再创新高!福州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和质量均获历史性突破!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论坛成功举办
👉“三种精神”践行者||郭太良:深耕科研一线 不忘初心育英才
👉FZU限定初冬穿搭!快来看看校园里的Ta都是如何搭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