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风赶月不停留!这个热血少年不断充实自我,圆梦北大!

小福 福州大学 2024-04-13


听凭本心,无问西东

追风赶月,步履不停

在奋斗中践行“三种精神”

在奉献中找寻自我价值

怀揣热血的少年一路攀登

沿途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最终圆梦北大

林嘉敏在福大的四年

精彩、充实、意义非凡

引领他逐步成为理想的自己

接下来一起听听他的“追梦”故事!


             




林嘉敏,中共党员,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2020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综合测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1/50)曾获“厦航奖学金”,每学期均获校综合奖学金,其中一等4次;曾获评校“十佳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学科竞赛成果突出,获挑战杯国赛铜奖、省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福建赛区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浙江、福建赛区三等奖等奖项共计30余项,同时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课题“Mantle redox project”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现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曾任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班级班长等,在福建省学联第十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中担任福州大学正式代表。热衷于志愿实践活动,曾在疫情期间牵头组织超百人次的志愿突击队,获评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连续两年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校团委与共青团上杭县委校地共建仪式,并被当地推荐参评龙岩市“扬帆之星暨龙岩市校园引才青年志愿者”





热血少年的追梦之旅
“凡事主动才会有故事”



回溯林嘉敏的保研路,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挑战和机遇始终并行,一波三折的剧情构成了这个热血少年的追梦之旅。

今年年初,林嘉敏开始着手保研事宜。最开始,他并非没有考虑过北大,但这所中国顶尖学府,令当时的他又向往又忐忑。综合多重考虑,他最终先给浙大的一位青年导师发送了邮件,没想到十分钟后便收到了回信,成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课题“Mantle redox project”的一名核心成员开启了保研途中的第一重“试炼”。



作为组内为数不多的本科生,跟组期间,他虚心学习、踏实做事,像海绵一样汲取养分,始终保持自己处在“摄入”状态。全英文的Python网课,他剪贴字幕逐句翻译,熬几个大夜做出完美汇报;枯燥无味的数据收集工作,他翻找90年代模糊不清的论文,对着键盘一敲就是上万个;他还主动出击,向导师及研究生学长学姐沟通请教,顺利收获数份“独家秘籍”。不自视过高,亦不放低姿态,有一分能力做一分事,林嘉敏踏实的性格获得了导师的青睐,他自己也在深入钻研中,对导师研究的“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以为会就此顺利地跟着导师深造,但很快,保研路上的第二重转折来临,这一次,他与北大的故事终于缓缓开场。5月份的一天,当时带他的导师郑重地说:“关于保送直博,我建议你联系北京大学的xxx老师,或者xxx老师。你可以讲一讲本科科研项目包括目前的机器学习研究。”一番话让林嘉敏惊喜又惊讶,没有细问原因,只能马不停蹄地向北大的老师发去邮件,等待命运新一轮的安排。



也许是有浙大科研组的经历背景,北大的意向导师很快做出了回复,她提出由于北大的研究生名额少竞争激烈,因此需要林嘉敏独立完成一个开放式的论证课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限定时间,以此考察林嘉敏的综合能力。当时,还有两门课程的期末考在即,但为尽快完成导师的考核,林嘉敏凭着一股少年心气,日夜不停地找论文、收集数据、写代码、跑模型,仅用一周时间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获得导师的肯定。轻舟已过万重山,回望这段日日在教室熬到天亮的日子,林嘉敏依旧感到热血:虽然累,但值得。



一路走来,林嘉敏对“提溜”自己一把的浙大导师万分感激。但就像他自己所说:“凡事要主动争取,主动才有故事”。他与北大结缘的契机,藏在勇敢递出的两份邮件里,藏在敲下的上万个数据里,藏在为课题分秒不停的日夜里。从浙大到北大,他从未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沿途攀登的痕迹清晰可见,最终拨开迷雾,登上山顶。

基于自己的经历,他想对每个追梦人说:“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能说我只能到哪里,就只做几分的事情。抓住每个向前冲的机会,不论结果是什么都不会后悔。”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

“通往优秀的道路上有舍才有得”


在漫漫保研路上,类似“干就完了”的热血和努力,其实是这个少年的常态。学习、竞赛、科研、学生工作,只有雷厉风行才能兼顾全局,他没有太多时间犹豫。当被问及如何对有限的时间进行经营权衡时,林嘉敏以和缓的语气回答,“整体要想达到一个较为优秀的地步,就不能投机取巧,在某些方面就得有一定的牺牲。”



来到福州这四年,他甚至连烟台山都没有去过,在附近商场吃饭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开过多少新店浑然不知,有一次很想吃一家酸菜鱼,到了才知道原来已经换成了其他新的店,偶尔看看电影、参与部门团建成了他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他将自己90%以上的时间用在了技能学习、学生工作和竞赛上,“其实时间真的不够用,只能压缩娱乐时间,甚至睡眠时间。”他明白,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舍”与“得”是守恒的。

优秀的真谛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中一点一滴的付出里。他敏锐地感知着自身状态的潮汐,常常在效率最高的夜晚将思路推进下去。“不是说我喜欢熬夜,而是某些学术研究的思路是不能中断的。当某项研究的思路已经完成80%,但已经到睡觉的时间点了,如果选择一觉醒来继续,那就只剩10%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所以我不得不选择熬夜。”数千个由梦想与付出织就的黑晚,终成为了这位少年加冕时的锦冠。


林嘉敏所获部分奖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科研”和“竞赛”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充满了实践困难的意味。林嘉敏认为,竞赛和科研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迹可循的。课业学习是基础,以学促赛。大学的课业学习作为竞赛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业学习虽然辛苦,但只要去认真做了,就保证不会差;把课业学习搞好了,自然就有时间,有能力去接触竞赛。”学习到的各种知识,省下的时间,都将为开展竞赛保驾护航。竞赛与科研相辅相成,以赛促研。“参与各种竞赛的过程中,我的视野得到了开拓;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的一些方法在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时有很好的成效,在不断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后,我了解到了人工智能与本专业的交叉点,因而选择了这个方向。”




正如林嘉敏所说:“你得先有那些经历、付出对等的努力,等到真正机会来了,才能非常坦然地牢牢把握住,也才有了所谓‘幸运’”心怀热爱,奔赴山海,他静待一树花开。





                                     

听凭本心,无问西东

“追求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林嘉敏丰富的履历中,志愿活动与学生工作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他心中,许多事的价值并不能用短期的、具象的回报作答,与其反复追问“获”,不如听从本心的价值排序,多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就像他所说:“有些工作总需要有人去做,而我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既然有这个机会和时间,又能帮助更多的人,那便试一试”。



他说:“做学生工作也需要一腔热血。”作为一名党员,林嘉敏积极参加了省青马班、校青马班和院青马班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入校以来,他参与了学风督导志愿者、食堂疫情防控志愿突击队、学院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迎新服务志愿者、龙岩地质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福州大学地矿博物馆讲解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担任过实验班班长、新生班导、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等学生职务,如今正作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分管学习部,竭尽所能为同学们服务。





脚下有大地,心中有梦想。在连续两年参与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林嘉敏收获颇丰。在今年,他所在的由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组成的福州大学“新丝路·红语情”实践队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深入福建省龙岩市、泉州市、福州市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实践内容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并获评2023年全国大学生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在与他人、集体充分的交流和联结中,林嘉敏找寻着个人价值,体会着奉献的快乐。疫情期间,他牵头组织超百人次的志愿突击队,也曾忍受着崴脚的疼痛,一瘸一拐为同学们送餐;如今,他带领学习部举办了保研分享会、学霸笔记等分享学习经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活动,在学生群体中广受好评。逐渐习惯让志愿服务与学生工作填满生活后,林嘉敏的身心感到无比充实,而各方的认可与夸赞都化作正向反馈,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三年时光,林嘉敏学会了沟通和表达,由最开始一紧张就生理性发抖,到如今任何大场面都能轻松应对。从作为正式代表出席福建省学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为福州大学代表,在清华大学“洞察中国”社会实践福建支队与福建省学联交流联学会上发言、与留学生热情“talk”,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台,林嘉敏发觉学生工作真的带给他很大的改变,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进入他的朋友圈,最常见的符号是感叹号,最高频的词语为“开心”和“有意义”他就像一个小太阳,源源不断地散发能量,阳光开朗的性格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漫漫保研路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林嘉敏始终保持着好奇和冲劲,无惧无畏地拥抱新际遇,在接轨社会、与具体的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抓住一些难得的确定性,将自己变成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人。




                                                                                            


以笃定之行为笔 持三年之梦入墨

书写研途旖旎

化心之所向为翼 以一腔热血所驱

凌跃万里云程

愿我们都能怀着滚烫理想

无畏追光

让梦想生出高飞羽翼

逐梦广阔天地!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编辑:林宸 罗舒瑾

图片:卢奕

采访:罗舒瑾 林宸 秦子皓

责编:包玉兰

审核:许志铭

近期热门文章

👉福大“蓝牙”已连接,开启美好共享!

👉福州大学开展十大法治人物进校园等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最高荣誉!福大学子获评!

👉祝贺!福州大学李智教授获评2023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

👉噢,夜!太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