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景范在陕甘地区

2016-10-18 陕甘星火


(刘景范)

民政部原副部长刘景范不到18岁就参加了革命活动,19岁随兄长刘志丹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刘志丹初创红色武装南梁游击队,刘景范是最早加入的游击队员,他吃苦耐劳,作战勇敢,很快就担任了班长、中队长。1931年底,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队在甘肃正宁桥子村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刘景范任第二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协助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刘志丹做了许多工作,有效地制止了一些违犯群众纪律、开小差逃亡的情况,第一大队的战斗力因而得到明显提高。

1932年3月,刘景范返回保安家乡,发动农民运动。经多方努力于1933年领导组建了保安游击队,任保安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保安游击队扩编为保安游击支队,刘景范担任游击支队支队长。他率领这支新建的红色武装转战陕北保安、靖边、定边和甘肃庆阳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和扩大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为发展以甘泉下寺湾为中心的南梁根据地东区,壮大正规红军,陕甘边特委和军委决定抽调庆阳、合水、保安游击队各一部,在南梁阎家洼子组建红26军42师第二团,刘景范任团长。1932年12月,以陕甘游击队为基础创建的红26军只编有第二团,陕甘边的老同志们亲切地将这支西北第一支正规红军称为“红二团”。可惜这支部队在南下渭(南)华(县)地区的军事行动中,被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最终失利。刘景范任团长的新的第二团也称为红二团,虽只辖两个步兵连、一个少年先锋连,却被陕甘边的老战士们寄予了深切的希望,希望他们像老的红二团一样英勇善战。


(南梁革命纪念馆)

新的红二团在刘景范的指挥下果然不负众望,在与国民党17路军、84师、35师等部的战斗中打出军威,在红26军的军史上留下了重重的几笔。

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及红26军、红27军。在随后进行的反击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的作战中,刘志丹把主要用兵方向放在陕北,刘景范接受的任务是:在陕甘边率红26军红二团与红一团等部协同作战,拖住“进剿”陕甘边的国民党军35师、42师、61师,使其不能进入陕北合击红27军和红26军第三团。刘景范指挥红二团以南梁为依托四方出击,死死拖住了从宁夏赶来的国民党军35师,有力地配合了刘志丹部署红27军和红26军第三团,在陕北集中兵力打击国民党晋绥军和高桂滋部84师。国民党军35师系宁夏马家军首领马鸿宾的部队,以骑兵为主,战斗作风极其强悍。1935年8月,红25军长征路过马鸿宾的地盘时,在甘肃泾川遭35师骑兵部队208团追袭,红25军政委吴焕先就是为摆脱险境在率部反击敌35师208团的战斗中牺牲的。35师并不好对付,一旦这支部队进入陕北,会为反第二次“围剿”作战增添许多麻烦。刘景范为牵制35师,付出了许多心血。1935年3月中旬,刘景范指挥红二团在南梁地区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打法,阻击了35师近一个月。以微小的代价完成阻击任务后,红二团转移至陕甘边的西北区、东北区,继续与35师周旋。1935年4月,刘景范接替刘志丹担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月下旬,他看准战机,指挥红二团在杨清川伏击警三团骑兵连获胜。接着,他又于5月中旬指挥红二团奔袭宁塞川、五城镇,歼灭当地民团200余人。随后,刘景范和继任红二团团长孔令甫率红二团乘胜奔袭吴起镇,歼灭了吴起镇民团,解放了吴起镇,为几个月后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准备了一个宝贵的落脚点。

在紧张的反“围剿”战斗的间隙,刘景范还建议创办一所军事学校,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过此建议后,军事学校在王家坪开办,轮训基层军事干部。这所学校为提高红26军和红27军军事干部的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8月,西北红军反第二次“围剿”作战取得胜利,共歼灭国民党军2000余人,解放6座县城。刘景范在陕甘边指挥红二团等部牵制了10倍于己的敌兵,为这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1935年9月,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率红25军自鄂豫陕根据地长征进入陕甘边。奉刘志丹之命,刘景范与陕甘边苏维埃主席习仲勋一起,前往保安县瓦子川热情迎接,引导红25军东进至西北军委驻地延川县永坪镇,与红26军、红27军胜利会师。

刘志丹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军事家之一,在指挥陕甘边、陕北的革命战争中,经刘志丹、刘景范和战友们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一是实事求是、先打弱敌。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弱小的红军不能与强大的国民党正规军硬拼,而应先打战斗力相对较差的地主民团,夺取武器、壮大实力、获得战斗经验后,再打国民党正规军。刘志丹是这样将陕甘游击队、红26军发展起来的,刘景范领导的保安游击队和保安游击支队也是这样发展起来。从在照金、南梁打民团,到第二次反“围剿”成营成团地歼灭敌正规军,证明了这一军事思想的正确。

二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也是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指挥作战的要则。1935年西北红军反第二次“围剿”作战中,刘志丹集中了能够集中的所有兵力围攻靖边县城,而暂时置其余敌军于不顾,以红军3500余人对靖边守军600余人作战,结果一举歼灭了靖边守敌,解放了靖边县城。

三是避实击虚、声东击西。1932年5月底,刘志丹率陕甘游击队东进,兵锋原本指向东北方向,从鄜县(今富县)牛武镇出发后却突然折向东南,突袭宜川县的英旺镇,重创没有防备的国民党军86师一个营,缴枪300余支。刘景范任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之初,指挥红二团明里摆出阻击35五师主力的架势,暗里却集中兵力在杨清川打伏击,将警三团骑兵连歼灭。

四是重视党的领导、政治工作。1931年,“左”倾错误的推行者们下令在全国各路红军中取消了党委制,代之以所谓的“政委最后决定权”制,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却没有执行这一错误的决定,在陕甘游击队、红26军中继续实行党委制。为加强政治工作,每个连除设指导员外,还增设一名专职的党支部书记。西北红军能够屡次遭遇失利后迅速恢复,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壮大,正是刘志丹和他的战友们高度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重视政治工作的结果。

刘景范在创建和巩固陕甘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坚决支持刘志丹等同志,根据西北的具体情况发展红色武装,指挥作战避实击虚,在保存红军的前提下打击敌军;他善于排兵布阵、带兵打仗,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在严峻、复杂的情势下,他顾全大局,维护各路红军的团结。他是一位既有军事谋略,又有政治头脑的指挥员。应该说,西北革命根据地能够成为全国土地革命战争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红色根据地,能够成为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都是与陕北红军的英勇战斗分不开的。

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军政兼优、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前辈。

来源:《中国档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