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本育儿书,12个月读懂孩子心
2008年,我的女儿萌小妖呱呱坠地,那段时间我没有工作,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孩子,从最经典的《斯波克育儿经》,确实读了一些育儿的书。市面上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真是鳞次栉比,但是真正能让人有反思、有行动的五星好书却如贝海遗珍,不在多数。
最常见的育儿书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养育类:这类主要是帮助新父母学习如何照顾新生命的,这种照顾主要是在身体健康、营养方面。著名的《斯波克育儿经》就是此类。
技巧类:这一类的书籍往往是介绍一种方法或者是技巧,浩如烟海的“如何让孩子。。。。”系列都属此类,下面会介绍其中的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案例类:主要是介绍一个典型个案的成长历程,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散养的孩子也成功》等。
理念类:这一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态势,一种是很散文化的文字,把各种教育孩子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在小故事里,如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另一类是讲道理型的,可以把那些发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事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咀嚼,娓娓道来,也常有令人振聋发聩之作。
我读过的书委实有限,想把书读遍再列个完美的书单,是不现实的事,所以仅就我所读之有限,供诸位参考之万一。定然可能挂一漏万,万望见谅。
整理我读过的儿童教育书籍,我选出了12本,正好一个月一本,够看一年。这12本书只有一本是养育类的,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家庭问题多数出在关系、方法、理念方面,基本的养育常识性书籍读个一两本就足够了。
养育类:
《我从彩虹那边来》
这是一本关于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基础读物,从孩子身体生长与心智的匹配关系介绍这种源自德国,普及在欧美的教育哲学:儿童的发展如同呼吸一般有其韵律和节奏,教育应该遵循孩子发展的节奏。
当时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萌小妖扭骨糖似的在我身边纠缠。我不胜其烦地读出声来,奇迹发生了——萌小妖突然安静下来,问:“这是讲我们幼儿园的书吗?” (萌小妖2.5到5岁在一所华德福幼儿园上学),我说是。萌小妖安静地听我阅读,不需要看任何图片,仅仅是静静地听。过后还主动要求我念这本书给她听。华德福的魔力令我惊讶,连文字里都渗透着恬静的温柔。
技巧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本书特别有意思,整个就像是几堂课,每一章讲一个方法,然后用一组漫画把这个方法呈现出来,之后是练习作业。虽然书名很烂大街,但是内容是真真实实地反映了标题的问题。是我在“如何让孩子。。。”系列里读到的最有含金量的书了。附上一点笔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P.30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P.33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建议或者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法时,其实,我们也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P.33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与我们保持独立,帮助他们曾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他们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我们希望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味、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个体。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人?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P.141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不得不吐槽的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太烂了,一群无比敬仰的小盆友围绕在敬爱的老师周围,这图片也太意识形态了吧,就冲着这封面设计的恶心程度,就让我回避了这本书很久。我承认我是外貌协会的,我喜欢一切质感好的东西或者人,就算是老美的破烂设计,我也不能原谅。
幸好,没有因为这烂封面让我错过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位美国老师记录他在他的班里如何开展教学的,最开始读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觉得这会全是真的。但当我最后确认(我的好习惯,就是无论看什么都要问度娘)这本书里不仅仅是思想,而是这位教师真正身体力行的实践后,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种无力的,自怨自艾的嗟叹情绪就这样产生了。
我认为,儿童在幼小阶段最应该学习是做人的品德,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发现学习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道理很简单,知识在人活着的任何一个年龄段都能学,但是品德、习惯、兴趣的养成错过了就很难建立。然而悲哀地看看我们身边,从学校到老师,从祖辈到父母,都在拼了命地给孩子脑子里塞知识,但是品德、习惯和生活的兴趣不是被忽视就是早早被杀死。送孩子去上学的每一天,我都深感纠结,又无能为力。多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第56号教室,因为这希望的渺茫,所以更觉得沮丧和失落。
如果你真心爱孩子,希望TA能自由成长成TA所期待的样子,那推荐你读这类书。否则,还是不要读了,在眼下中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长最需要的是父母抗得住压力的肩膀,如果没有敢于螳臂当车的勇气,那还是随波逐流好了,还能省点力气,反正孩子很快就会长大。
《正面管教》
这是一本特别伟大的书,唯一的缺点是啰嗦。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理念和技巧,对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在开展亲子课程时,帮助其他家长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特别认同本书中所阐述的“积极的暂停”的概念,我觉得跟我自个总结的“温和的坚定”理念特别相似。其他的多说什么都是画蛇添足,还是请大家买书好好读吧。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案例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我一直认为成功案例类的书籍,可借鉴意义有限。原因很简单,成功是很难复制的,每个个案的成功都有其自身的背景、机遇和情境的影响,你可以复制方法,却无法复制其背景、机遇和情境,因此就很难获得与案主相同的成功。
但这本书比较好的地方在于:1、不仅仅是讲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还介绍了这些方法背后的思考和理念;2、作者本身曾经在教育类公益组织工作过的经验,大概对作者本身的教育观有影响,因此可以从更高的格局来看待个体教育的问题。
理念-情感类: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的散文质量是有保证的,再加上这是一本写自己孩子的散文,情感也有保证了,第三龙应台并不仅仅是斗室书房里悲春伤秋的作家,还是一位参与政治事务的社会活动者,因此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更具社会性的深度。同时因为名人效应的缘故,也比较容易被粉丝认同。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这是12本里唯一的一本绘本,毫无疑问是绘本泰斗几米的作品。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每个大人都曾经有充满幻想的童年,每个大人都是从错误中长大的,可是怎么一长大,大人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小孩子呢?
虽然图画和文字有时不太能够对话入座,但是分开来看,无论是画,还是文,都既美好又有内涵。
理念-理论类:
《为何家会伤人》
这本书已经再版了,新版本略有修订,但主旨不变。全书是用一个个社会或诊疗室的实例做分析的方式来阐述观点。还是那句老话:所有的愁都是故乡愁,所有的伤都是家庭伤。因为家是我们安全感的发源地,正是家里发生的一切,在悄悄形塑着我们。
《中毒的父母》
这本书可以说是《为何家会伤人》的姊妹版和加强版,从更系统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父母的行为,打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总是无条件为子女好的”这样极端的神话,而是把父母和子女都还原成人,来看人之间的关系。在关系中,父母与子女都逐渐学会以“爱”之名去控制和反控制,在你追我逃,你强我弱的能量中彼此纠缠,彼此伤害。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
如果读了以上的9本书,对教育子女有了更深层次的困惑,有了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这时候再来一本李中莹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是我目前读过的最系统地梳理儿童成长发展各个阶段身心变化与需要的书籍,完全可以作为一本权威的教科书。里面关于儿童成长的阶段参照埃里克森的心理成长八阶段,并且有更详细的补充和延展。书里还附一张单页的表,把一个孩子从0岁到21岁所经历的5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生命使命和需要的支持,以及满足需求的结果和未满足需求的后果都以表格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家长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教育观非常有帮助。
此书必买,必读多遍。
《吾国教育病理》
走到这里,无论你以前有没有,看完这些书之后,你一定会陷入一个困扰:好的教育如果是这样的,那我们主流的教育体制为什么看上去不是这样呢?这是为什么?教育体制会改变吗?能改变吗?
恭喜你,已经从对自己孩子的那点事被我忽悠到开始宏观地看国家层面的教育问题了。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就是从体制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体制设置的利与弊,中国古代的教育体制设置的利与弊,德国或其他国家教育体制的利与弊。
虽然看完这些,你也没法影响到教育部长,国家主席或者权力阶层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但是你可能会拥有更独立的意志去判断“奥数到底上不上?”“兴趣班学不学?””玩命考进前10名到底需要不需要?”“我究竟是做虎妈,还是做猫爸”这样的问题。在所有人都一窝蜂地冲向那座独木桥的时候,也许你可以发现一条不用过桥的路。
《非暴力沟通》
我在豆瓣上有个关于儿童教育的豆列,名字叫做“养孩子其实是自我重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常使用的,最自动化反映的往往都是童年时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在我们没有学习其他方式的前提下,父母是怎么对我的这种潜意识早已深深地烙印在脑海,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唯一抓手。
如果你真的认真读了以上的11本书,这时候可以从这本《非暴力沟通》开始,学习平等,学习尊重,学习不用伤害的方式处理问题,踏上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关系和情境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