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在的小孩

随喜廖瑾 随喜堂 2021-10-13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和一对“内在的父母”。这是对孩提时代自己与父母关系的内化,每当一个感受或者一个场景出现时,那个孩提时代的模式就会重现,在这一刻,人就退行到童年。

小睿工作辛苦,离异抚养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儿子学习不好,小睿经常因为儿子的学业责打孩子,可每次打了孩子自己的心里更难受。一看到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小睿就想到小时候自己做不好作业时受到母亲的责打,内在的父母就会出来教训儿子,同时那个内在的小孩又会感受到那份痛苦。

阿荣收入颇丰却十分吝啬,她五岁的时候未经父母同意,用存钱罐里的钱买糖果,被妈妈发现后挨了打。阿荣长大后对花费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五岁,只要一花钱,那个内在的父母就会出来指责,内在的小孩就会屈从,即使再喜欢的东西也觉得不能够买。

屈先生在婚姻中总是感到委屈,他说妻子咄咄逼人,自己一直在忍耐,不愿意发生冲突。每次当屈太太与屈先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屈先生的脑海中就浮现童年时的场景:父母在吵架,自己躲在小屋里瑟瑟发抖。所以屈先生会避免发生任何冲突,只要面临冲突,自己就会退行到童年无助恐惧的感受中。

童年时的孩子是缺乏力量去回应外部的评价和信息的,但那种无力感会深深地镌刻在内心,有时当困境重现成人就会退行,有时人们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只是为了避免那种痛苦的感觉重现。

咨询师的工作是带领来访者看到自己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并且回到当下,以一个有力量的成年人的视角再重新审视那个内在模式,走出童年的模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