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你的不是锁链,是家庭规条
最早对自由的约束往往是家庭的规条。家庭规条是用来在童年期管理和约束孩子的一种手段,很多都是只适用于童年的,但是因为在潜意识里被强化了,所以成年人还是会受到家庭规条的约束,而陷入不自觉的不自由。
每个家里都会有一些家庭规条,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就被教导了一系列的规条,比如“坐有坐相,吃饭不许吧嗒嘴,走路不许八字脚,进门出门要打招呼,进门前要敲门”等,再大点又增添了“不许跟男生打打闹闹,公众场合不许大喊大叫”等等。
有的规条对我来说成为了教养,可是还有一些规条变成了限制。
就像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每天上学出门时,妈妈都会交代一句“好好上课,别跟男生说话!”我一直谨遵家规,到二十好几了,还不敢跟异性说话。
家庭规条主要分为
• 关于自我信念的规条:比如乖、听话、孝顺、争气、光耀门楣等
• 关于行为的规条:常见的是对行走、坐卧、饮食的各种规定
• 关于关系的规条:比如如何定义与师生、亲戚、家属、异性等之间的关系
• 关于金钱的规条:如何看待钱,定义钱,家里使用钱的规则
• 关于性的规定:禁忌、秘密、丑、美好、羞耻等等
• 关于健康的规定:挑食、生活规律、对疾病、死亡和健康的看法等
群友可以根据上表,列一下自己从小都接收到一些什么样的家庭规条。
随后可以逐一反思以下问题:
想想每一规条想要达成的意图是什么?(家长为什么制定这些规条)
2. 家里是谁在强化这种规条?(谁是家里的规则制定者)
3. 当时你是如何应对这些规条的?
4. 规条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我们之前了解过冰山之下是由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和灵性几部分构成的。在压力之下人会产生自动化的应对姿态。
讨好姿态的问题出在感受层面,指责姿态的问题出在期待层面,超理智姿态的问题出在观点层面。
而压力下最先跳出来的观点往往是家庭规条。
除了以上显性的规条,还有一些隐性的家庭规条,比如永远不许提爸爸的烟瘾,妈妈的疾病等。
还有一些是与沟通方式和情感有关的规条,有的家庭鼓励表达情感,有的禁止情感的表达。有的家庭对亲属之间非常关心,有的家庭是冷漠相待。有的家庭禁止出现悲伤消极的情感,家庭成员都在伪装快乐。
这些规则导致家庭成员个体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观点、期待和渴望,久而久之连自我的独特性也不再明显,甚至当出现与家庭规条相悖的行为或者情绪感受的时候,就会因为潜意识的遵守规则,而感到内疚。这种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事的内疚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当我们梳理清楚了家庭规条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之后,我们需要厘清哪些规条是对童年时的我有用,而对现在的我无用,甚至是在限制我们的自由的,就可以对那些还在限制我们自由的家庭规条进行转化。
转化很简单。
把所有命令式规条改为选择式规条,把家庭规条中的“应该、必须、不许”等词语改成“可以”,例如“不许跟男生说话”改为“可以(选择是否)跟男生说话”。
另一种是对家庭规条中以偏概全的绝对化词语进行转化,把“从不、总是、永远”转化为“有时”,例如“不听父母的话,永远是错的!”改为“不听父母的话,有时会是错的。”
今天就试试看吧。
150905 一念之转,天地宽
150825 与父母链接
150730 那些没成全的,迟早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