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福师大研工部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2019-05-25


2018年,前天还在过六一儿童节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后一批90后的同学们已经成年,转眼间,拿到身份证已经好几年了

从前渴望成年,现在却想回到过去。“历经沧桑”似乎成了成年人的标志之一,百度百科里,对“历经沧桑”的解释是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但是仔细想想,许多“听说的故事”增加了我们的阅历,仿佛自己是一个有故事的青年,感觉自己饱经沧桑。

然而,蒋方舟——这个有故事的女青年,却说这么多年来,她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1989年生,湖北襄阳人,中国青年作家。

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

方舟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蒋方舟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作者在做客《天天向上》时说,这本书的书名来自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的回忆录《我承认我曾经历经沧桑》,而她认为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她觉得这本书并不只是写给她个人,更是写给这一代的年轻人,要有承认自己无知和幼稚的勇气。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



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她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在书中,有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中产阶级的孩子,出走的天才,被“绑架”的“盗火者”,长安青年······生命当中多得是燃烧青春却不如意的奋斗,而这些,虽然是失败,可也不应该被遗忘。方舟以她作为旁观者的视角,描摹群像,剖析标本,而这又何尝不是在剖析她自己,剖析这一代人?

书中同时也不乏她以作家的身份来评论作家,评论中国,评论世界,这个世界太大,一个人的力量太过弱小,但只要坚守本心,也难保不会成为中流砥柱的力量。在这本书中,没有稚嫩,也没有锋利的尖锐,只有真诚。那些被我们忽视遗忘的细节,总会有一个人将它们付诸笔端。其实这个世界可能没有这么美好,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我们不想去接受和面对的东西,当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或许会以一种愤世嫉俗的眼光,又或者只是希望它变得更加美好。

今天推荐书中的代序《故人无少年》,让我们一起读读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故人无少年

五年前的冬天,我坐火车来北京,在清华最老的建筑“清华学堂”里接受自主招生的面试。面试从早上持续到中午。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正午仍冷,呼出的白气依稀可见,我却从内往外冒着燥热之气,燥热是因为觉得自己面试得并不好。

高三的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洗脑成了一个贫乏而绝望的考试机器,少年成名的骄傲已经全部消失褪去,我残存的全部的内心世界,就是放在课桌左上角不锈钢杯子上贴的励志话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往校门外走,每走一步心就往下顿一顿、沉一沉,心想: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来不了北京怎么办?完全丧失了写作和思维能力怎么办?校园很大,路长得没有头。

半年之后,我收到录取通知书,在小城市的大酒店摆了酒席,和几十桌我不熟识、以后也许不会再见的人碰杯,听了很多“光宗耀祖”、“前途无量”之类的话。

不久之后,我收到《新周刊》杂志从广州寄来的聘书,聘我为特约记者,之后又成为主笔。我一到茫茫的北京,就有了个投奔的去处。
这一次,我踌躇满志又稳稳当当的。我爸说:“有几个年轻人能有你这样的机遇,要珍惜。”



整理自己来北京的几年,整理自己的光阴和作为,才觉得惶恐:不仅没有显示出任何“前途无量”的征兆来,应付琐碎人事的时间多,耐得住寂寞的时间少,甚至愧对“珍惜”两个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现在,写作对我来说越来越困难了。

自己的文章还是以批判为主。批判的对象,则是微博上那个水深火热的社会,新闻里耸人听闻的中国,口口相传的那个恐怖的怪兽。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让我只能去想象自己的敌人。



作为批判者的写作者,我陷入了鲁迅那种尴尬的英勇的姿势之中,一方面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另一方面,攻击的对象却缥缈虚妄,自己陷入鬼打墙一样的“无物之阵”。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我和一个同级的建筑系同学聊天我们高中时候就认识,那时候交流人生理想、江山社稷什么的,也会彼此感动和自我感动,他们理科生把这叫做“有人文情怀”。



前两天再和他聊天,被他一句话触动,他说:“这几年,我觉得世界上要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可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能改变的只是一小件。”

他能做的,就是造好心目中的好房子,而不是花里胡哨投机取巧,或是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考入体制内的设计院。

匈牙利作家乔治?康拉德把这叫做“反政治的政治”:精英阶层为自己的权利和与之相伴的些许自由而奋斗,抛弃简鄙的宣传语言,尊重现在,而不是恐惧或梦想明天。

我听到同学这样说,脑海中浮现出贾岛的句子:“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实际上,我从未离开过故国,只是因为自己在长大,坐标在变化,坐标中的中国,也就随之变化着。中国人擅长相忘,我和中国倒是一路相望,不曾相忘。


世事无常,愿你,不曾经历沧桑



推荐阅读


毕业照征集丨难忘的毕业照就该这样拍……(内含福利)

关于举行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的通知

收藏!研儿们应该知道的50个提升自我的网站~

研途有我丨四六级在即,超级攻略上线,请坐稳扶好

学海无涯苦做舟,压力太大不要愁,小研给你准备好锦囊啦!



♢End♢

爱你,我们走心。


部分图文来源/青岛交通广播FM897

编辑/黄文琳

校对/曾瑾、欧芳艳、曾诗怡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