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人物风采】我的二十年律师生涯回顾 ——汪晓迅律师
15201199710729042,律师同行看到这样一串数字,都会感到熟悉。是的,这是律师执业证号码,它的拥有者是我,汪晓迅律师。 ”
1995年,我毕业于贵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加入了当时贵州大学设立的贵州光明律师事务所。大学毕业就进入律师行业,是受到我的哥哥汪晓谦的影响,他是我的大学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兼职律师。自然,到了律师事务所后我就做了我哥哥的助理,一做就是六年。
1996年,我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那年的律师资格考试第一次考英语,有二十分的分值,所以考试通过率很低,记得当年贵阳市只有二十四人考取律师资格。实习一年后,我于1997年10月获得律师执业证书,开始了我的律师执业生涯。那一年,我二十三岁。
第一次写诉状是帮一位女当事人撰写离婚诉状,获得了五十元的报酬,正好有几位同学来看我,就请他们吃了一顿午餐,还挺丰盛的,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第一次独立出庭是一件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纠纷案件,我代理原告。虽然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整个庭审,我都是“照本宣科”,低头读诉状、证据清单、代理词,与人没有眼神交流,紧张到浑身冷汗。
律师执业第一年,我认识了来我们律所实习的师妹周军,后来她成为我的妻子。二十年来她一直坚定地支持我的律师工作,几次重要的决定,都离不开她的支持。
2001年初,在我律师执业的第四年,有一天,周军看到报纸上有一家本地知名药企招聘法务部经理的广告,就劝我去应聘。她说,“你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律所,都没有了解其他行业、了解社会的机会”。就这样,我参加了招聘会并应聘成功。在这家民营制药企业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我领导一个有几位女会计的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催收和市场工作人员的职务侵占。一年多的时间,几乎跑遍了长江以南的各大城市,通过民事、刑事、诉讼、非诉等各种途径,帮助企业挽回不少损失。不仅增加了很多执业经验,认识和积累了一批客户,更为重要的是,真正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对法律服务行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2002年,我回到律所的时候,已经能够完全独立执业了。这个时候,国家不允许大学开办律师事务所,已经从贵州光明律师事务所更名的贵州筑光律师事务所只能注销了。包括我在内的原贵州筑光律师事务所的大部分律师转入了贵州济仁律师事务所继续执业。我在济仁所执业了二年多,2004年9月,我与大学同学共同创办了贵州维拓律师事务所,一直干到2015年10月。这一干,十多年过去了。
2002年至2015年这十三年间,可以概括为创业发展阶段。期间,随着执业经验的逐渐丰富、服务口碑的逐步建立、客户的不断积累,执业境况也从解决生存过渡到如何更好发展上来。这段律师生涯的执业获得感,更多的是来源于办理各种类型案件的成功,来源于对当事人权益的维护。不管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沉冤昭雪,重获自由;劳动案件的当事人补办社保,获得保障;还是法律援助案件的被告人享有了法定的权利,最终认罪伏法,都让我感受到了当事人的尊重和律师职业的价值,也让我因此更加热爱律师职业。
时间来到2013年。这一年,律师的民间交流走进贵阳,蒋勇、段建国、胡清平的分享和培训给律师同行带来震撼,也带来对律所管理、律师业务发展的思考。2013年和2014年,我连续二年参加了ICOURT组织的律所主任年会,会后决心改变未来的发展模式。幸运的是,当时我们维拓所四位主要合伙人一致同意寻找新的平台合作,促进自己的律师事业发展。经过权衡,2015年,我们选择了盈科,将其引进贵阳,成立了北京盈科(贵阳)律师事务所。二年间,盈科贵阳所组建了十四个专业部门,拥有近二千平方米办公面积,发展到70多名律师、40多名实习律师、律师助理、行政人员的规模。我本人带领其中的商事诉讼法律事务部,实行团队化的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单兵作业方式,采取流程化管理模式,期翼打造一支专业的从事商事诉讼的律师团队。
“沉舟侧畔千帆过”,唯一不变的是改变。这几年,贵阳律师行业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很多80后、甚至90后开始崭露头角,更难能可贵和值得尊敬的是,比我们年长的80年代开始从事律师执业和法律工作的很多大哥、大姐们仍然坚守着律师职业,不断地尝试变化,带领更多的年轻律师坚定地走在法律人执守的道路上。为了这份激励,我期待着自己律师生涯的下一个二十年…
汪晓迅律师的主要荣誉: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全国优秀律师”称号
司法部“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律师标兵”称号
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优秀党员律师”称号
贵阳市律师协会“贵阳市优秀律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