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 | “开题”和大宋朝嘉佑二年的春天
开题
俗话说“万事开题难”,哦,“万事开头难”,不过开题正是完成一篇论文的开头工作。确立一个有价值的论题,用几句话阐释透彻,并由此草拟好整篇论文的基本架构。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写文章有个步骤,叫作破题,虽然开题是自己想出来的,破题破的是考官给的题,但是面对题目冥思苦想时那一番抓耳挠腮,怕是古今一致的吧。
科
举
嘉佑二年的春天,乍暖还寒,汴京城外的大路上些许泥泞。早早的就有一些行人,三三两两,自城内而出。这些人有的是为了生计,有的一身风尘可能是为了赶路,还有一些人看上去兴致颇高,身后跟着小厮,怕正是那些刚刚完成礼部省试的书生们。这一年的试举,在后来被目为“得人”,理学大家程颢、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变法的重要人物吕惠卿以及古文大家曾巩都在这次试举中为人所知,当然对主考官欧阳修而言,最大的收获还是苏轼、苏辙这一对兄弟,尤其是苏轼。
目光沿着笔直的大路,跳过那些不相干的行人,迎面所见的正是那个名动京师的年轻人,此时的苏轼刚过弱冠之年,还未及蓄上一口浓髯,脸上犹带着几分稚色,不过我们知道很快他就会成为大宋朝最显亮的文化巨星了。
这次考试的题目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挥笔写就一篇六百余字的古文,通达流利,一扫骈文的繁缛之风,为欧阳修所叹赏,按理说在所有的答卷中应为第一,但欧阳修担心如此精彩的文章出自门生曾巩之手,推为第一会被人诟病,于是录为第二。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在文章里苏轼引用了一个关于尧与皋陶的典故,阅卷的梅尧臣从未听说,但害怕暴露自己有所不知,故而没提出质疑,后来问过苏轼,方才知道这个典故竟是苏轼自己杜撰出来的。不过此时阅卷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这些之后发生的事情,苏轼当然不知。
所以当面对“考试结束之后你最想去哪儿玩”的问题时,苏轼来回打量来人几番,才一脸紧张地说当然是坐等考试结果。而当被问及“你是怎样完美‘破题’并且有什么经验传授”的时候,苏轼颇为西式地耸耸肩,“我从不按这样的套路开始我的论文!”
是的,宋代无论是策、论还是经义写作,都有一套定式,“破题”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在嘉佑二年这场考试之后的几十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体式,像苏轼、苏辙兄弟的文章,都是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直到南宋时期,才形成诸如“破题”之类的严格的程式化要求,成为后代八股文写作体式的先河。
何谓破题?
简而言之,破题就是用几句话点明题意,后来的八股文变为要求只用两句,别小看这几句话,之后的所有议论都要围绕这几句进行,这是开篇写文的第一个步骤。陈傅良说:“破题为论之首,一篇之意皆涵蓄于此,尤当立意详明,句法严整,有浑厚之象。
最早系统地总结论体文程式的正是生于南宋绍兴年间的这位陈傅良,他写了一篇《论诀》,认为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论体文,总共分八步:“认题”、“立意”、“造语”、“破题”、“原题”、“讲题”、“使证”、“结尾”。其中“认题”和“立意”,是做题之初要做的准备,而“造语”是对语言素养的要求,而“破题”才是真正写作的第一步。
《四库提要》中对于宋代科举考试的论体文写作,有这样的论述:最开始的时候写作是没有什么成法的,像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样的文章,完全是自出机杼,不屑于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到了南宋之后,才要求得越来越严格,讲究越来越多,就算有苏轼这样的奇伟才华,也不可以不遵守这些规范......并点明了破题等程式,是“八比之滥觞”,“亦足以见制举之文源流所自出焉。”
破题的时候,题目中的文字一般不能出现在破题中,但题目的意思却要包涵在内,也就是换一种说法来阐明题意。我们来看苏轼的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按理说,如果“破题”,当开篇围绕刑与赏的问题,用几句精辟之语点写出来,但苏轼开篇却这样写道:“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这就是北宋不按套路的论体文风格。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篇文章,出自陈傅良之手的《山西诸将孰优论》,题目来源于《汉书·赵充国传》中的一句:“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陈傅良是这样破题的:“习俗之移人,虽贤者不能自免;于贤者不能自免之中,而挺然特异者,是未可以习俗之移者例论矣。”紧紧围绕原题,阐释清楚,立意明确,三言两语,为下文定下一个足以施展得开的论点,深得套路之三昧啊!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破题”有多重要呢?还是启功先生在《说八股》中讲得最到位,虽然主要是说八股文,但对于南宋以来的科举文章都很适用。
“在科举考场中,考卷数多,阅卷人少。题目一律,文体一律。阅卷的时限又短促,每日要看若干本。阅卷人精神情绪,不问可知。所以有人阅卷,一看破题已可预见到全文的水准。很简单,一本卷子,头两句即不通顺,下文怎能忽然变好?况且即使后边较好,而开头不通,一座没顶的房屋,也难算合格。因此阅卷者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多投在破题部分。作者对破题部分也多煞费苦心,极力把它作好。还有仓促之间测验一个人才智,出一题令被测验的人去‘破’,破得好,便过了这一关。可以算是最短最快的考试,前人记录的也非常多。”
道尽个中真意!
我们在开题答辩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便做好准备,要在短时间内将论题阐述得当,用几句话解释得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破题要准,开题要稳,虽然仔细想想二者还是有些差别,但都需要的是那切中理致的敏锐和能点破精微的要言,而更相同的是应考前的那一份忐忑和顺利结束后的纵情欢歌。在此,恭喜各位圆满完成开题大业!
嘉佑二年,省试第二名的苏轼又通过了随后的殿试,被赐进士及第,三年后,在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中,再次如愿高中,自此名扬天下,成为了一世名臣和大宋王朝的文化符号。而一千年后,文学院完成开题答辩的年轻人们,则开始奋笔书写各自的人生,之后,也许有人会甘于身隐蓬蒿,有人会皓首穷经勤于其业,也有的人会明星闪烁,弄潮于一个时代。谁知道呢,就像汴京城外的行人们,也并没有意识到,那个春天,是嘉佑二年的春天。
主要参考
林语堂《苏东坡传》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
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
启功《说八股》
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撰稿及主持:张童洋
(中国古典文献学2015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