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以后我有一个女儿,一定让她读这本书

2016-08-28 bookface

这两个周成人的世界真是喧闹,或复杂或愚蠢,激情共奸情同舞,鸡血与狗血齐飞。


波叔上了年纪,心脏不是太经得起这样的起伏。


所以,偶然看到几条总结,有眼睛一净的清凉感。跟大家分享一下——


1.祈祷的力量是强大的;


2.自然环境能带来中感悟;


3.良知会如影随形;


4.善行无敌;


5.幸福有时只要新鲜的空气、新鲜的食物和干净的水就足够了;


6.孩子有时比成人更聪明;


7.山羊也挺讨人喜欢的;


8.抗拒改变不如拥抱改变;


9.语言充满力量,特别是当它从一个可靠之人口中说出;


10.怪脾气老爷爷需要一个小女孩陪伴。


这是波叔在浏览goodreads.com(英语世界最活跃的阅读社区)时偶然看到的,一位读者写的《海蒂》读后感。


今天,波叔就跟大家讲讲这部风靡百年的童话经典。大人的世界需要乡村小萝莉的率真来治愈。




《海蒂》,有时也译成《小海蒂》(Heidi)称得上是瑞士“百年经典”读物了。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海蒂的学徒和旅行时代》发表于1880年,另一部《海蒂应用她学到的东西》发表于1881年。


该书现今已被译成5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量超5000万册(瑞士全国人口才七百万哦)。


波叔简单统计了一下,《海蒂》有超过140个中文译本,几乎成了各家出版社镇熊孩纸之宝。


从1937年起,《海蒂》就被搬上屏幕,其拍摄次数你用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完。


当中最经典的,当数1937年秀兰·邓波儿(20世纪30年代偶像级童星)主演的好莱坞版和1993年的迪斯尼版。




1974年,高畑勋导演的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让海蒂成为当时日本少女的偶像。这也是高畑勋的代表作之一。


而在瑞士,如果你不知道海蒂,那可真是太out了!


在瑞士,有以海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海蒂村、海蒂酒店、海蒂巧克力、海蒂咖啡杯......



书里究竟讲了什么?


其实,它的故事情节比《小王子》还简单:一个乐观善良的小孤女治愈身边亲人和朋友的故事。


你一定不知道,写出这样一本清新萝莉风作品的,竟然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奶奶。


约翰娜·施皮里(Johanna Spyri),1827年出生在苏黎士湖附近的一个小山村。


父亲是个乡村医生,母亲是个诗人。约翰娜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16岁开始就读瑞士西部法语城市伊韦尔东的一个寄宿学校,那是当时上层社会家庭子女的不二之选。


毕业后在家待了几年,自己读书顺便帮母亲教导弟妹们。


25岁时,约翰娜与一名律师结婚了。由于丈夫是个工作狂,经常冷落约翰娜,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怀孕时约翰娜精神压抑,且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朋友建议约翰娜写写东西,她照做了。


1871年,她发表了第一部作品A Note on Vrony's Grave。作品反响不错,她的写作生涯就坚持下来了,虽不高产,但始终继续往下写。


1880至1881年,53岁的她终于完成了《海蒂》。



《海蒂》的原版是用德语写的


之后不太久,1884年,老奶奶28岁的儿子去世了,不久后丈夫也随之而去。


可是她没有停止写作,或许这是她治愈丧夫丧子之痛的一种方式。


为了写作,她常出去旅游,结交朋友,变得自信而独立。她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而变得愤世疾俗,而是选择在挑战中实现自我。


1901年,74岁的约翰娜在自己的床上安详去世。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还创作了多部作品,好几部作品没能亲自出版。




如此积极乐观的作者,她创作的“小海蒂”也必然是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


一个狂奔撒野的乡村丫头,虽然无父无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孤儿,但成天乐呵得像只小狗,不费吹灰之力就融化了独居多年的爷爷那冰冷的心。



2015版电影剧照


成年人对这种无敌的治愈能力压根就没有抵抗力呀!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的,只要不伤害到他人,就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

波叔说:一个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只讲牛逼人的故事


<更多阅读>


这才是我憧憬的爱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