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成就了邓丽君,却一生清贫,临老还要卖词养妻

2016-10-15 波叔 bookface

有小盆友问:波叔你玩过音乐吗?

naive。听歌写词弹吉他,波叔哪样没干过?都写歌词,波叔没写两首就抛下不玩了,鲍勃·迪伦写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写了几千首,最后却寂寞逝去。

对,波叔说的就是庄奴老先生。10月11日,著名填词人庄奴与世长辞,享年95岁。

唉,波叔不禁一声叹息……

这位庄奴老先生,带来的可是几代人的美好回忆啊。

小时候的波叔看春晚,港台歌星还很稀罕,轮番上,可是看久了,就会发现他们唱的歌大多数是一个名字很怪的人写的。

庄奴?

连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搞不清楚。

所以如果你没听说过他的名字,波叔也不怪你。

但他写的歌你肯定听过。来,跟波叔一起唱: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原来这首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得到的《甜蜜蜜》,歌词就是这位庄奴写。

这么多年来,《甜蜜蜜》被无数人唱过,可最经典的还是要数邓丽君的版本。

还有《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垄上行》、《冬天里的一把火》……

被惊到了吧?

他一生作词超过3000首,非常高产,即使三天写一首,也要写差不多30年。

这产量,虽然比不上乾隆皇帝,和陆游还是有得一拼的。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于北京。四十年代初,20岁的他进入北平中华新闻学院。那时正是日军侵华,抗日战征打得热水朝天的时候,哪有心思学习?于是他当了随军记者。

后来他还想报考飞行员,可惜身体素质不过关。他被派去重庆训练,后来又去了成都学习。

一天始他家人是不同意他参军的,毕竟那是玩命的事。但血气方刚的庄奴一门心思报效国家,哪管那么多,于是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

谁曾想这次不告而别,竟成了与家人的永别。

1949年他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与亲人相隔两岸,自此他开始日日思念家乡亲人。

他把这种思念化成文字。

当我年幼时

知道得不太多

我向妈妈要什么

妈妈就给我什么

当我长大后

知道的已够多

妈妈从不要什么

我也没给她什么

我给她的那样少

她给我的那样多

为什么为什么

妈妈始终没有告诉我

这首叫《为什么》的小诗就是当年庄奴因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亲人而作。诗写得很简单,但简单的文字不代表容易写,你看里面的情感多么真挚动人。

多年以后,两岸重新通航,他回乡寻亲,父母却早已不在人世,而兄弟姐妹们也在战乱中相继离世,他只能独自返回台湾。

这种家国之情,是庄奴写作的底色。

刚到台湾那会,为了谋生,他干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很快他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作诗。

他自小熟读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自然就开始自己写。他常写些小诗投到报社去碰碰运气,因为质量不错,报社也一一采纳,不久后他在文艺界便开始小有名气。

当时台湾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叫周蓝萍,就是创作《绿岛小夜曲》的那位,也是大大有名。他在报纸上看到庄奴的诗,眼前一亮,哎哟,不错哦,可以像我那样写歌词嘛。后来周蓝萍成为庄奴进入乐坛的引路人。

周蓝萍(左)与妻子

庄奴写的歌词通俗易懂,又清丽脱俗。尽管战火曾摧毁他的故乡,夺去了他的亲人,可在他心中,总是描绘着一幅安静详和、如诗如画的景象,听着让人动容。

比如波叔最喜欢的《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庄奴对祖国的情感,波叔觉得在他写的一首词里表现得最真挚朴实。那便是1980年台湾电影《原乡人》的主题曲,由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原乡人》。

“原乡人”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台湾同胞对中国大陆祖籍同胞的称呼,原乡人即是中国人。

来欣赏一下歌词:

我张开一双翅膀

背驮着一个希望

飞过那陌生的城池

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在旷野中 我嗅到芬芳

从泥土里 我摄取营养

为了吐丝蚕儿要吃桑叶

为了播种花儿要开放

我走过丛林山岗

也走过白雪茫茫

看到了山川的风貌

也听到大地在成长

自己有本事,又有大师的推荐,庄奴在乐坛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找他作词,应付不过来了,庄奴也开始“挑人”。

不是想耍大牌,而是要找演唱风格,声音和气质与他的词相配的歌手。因为他相信,只有歌词与演唱者达到完美融合,才能做出传世的经典

《甜蜜蜜》便是这种完美融合迸发出来的传世经典。

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有人拿着一首印尼民谣曲谱给庄奴填词。庄奴问,这歌是要给谁唱?对方回答说,邓丽君

在这之前,庄奴并没有与邓丽君见过面,他只是在电视上见过邓丽君,那时她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

嗯,小姑娘唱得挺好,对胃口。那就写!

他一气呵成,只用了五分钟就把歌词写出来了。

这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甜蜜蜜》。

年少的邓丽君

在庄老爷子的印象中,邓丽君不算很漂亮,跟林青霞那种令人惊艳的美是两回事,但邓丽君气质温婉大方,有种邻家小妹般的亲切,独具中国女性之美

就是《甜蜜蜜》的味道!

庄奴后来说,如果不是因为邓丽君,他可能写不出这样的歌词。如果当时对方说是给另外一位歌手唱的,那他脑海中产生的印象肯定不一样,写出来的就一定不会是我们后来听到的《甜蜜蜜》了。

从此以后,庄奴的词就撑起了邓丽君歌曲的半壁江山。

聪慧的邓丽君总能看懂庄奴歌词中的含义,唱出其中独有的情怀。

邓丽君说,是庄奴成就了她。而庄奴也说,是邓丽君成就了他,因为大家认识庄奴,多半是因为邓丽君的歌。

他用的笔名是“庄奴”。这个怪怪的名字,其实出自宋朝诗人晁补的《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

他曾说:

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庄奴对自己的作词人的定位认识得很清楚,就是为人作嫁。人前风光的,是唱歌的明星,而创作出这件作品的作者,只能隐身于后,默默无闻。

这有点无奈,但也恰恰是创作者的本分。创作是要坐冷板凳的,如果连创作者都不甘寂寞,本身没有做明星的能力,却非要跳到前台争夺眼球,那他一定会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来。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庄老先生给天后写了那么多词,赚大发了吧。

波叔告诉你,并没有。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家徒四壁,两袖清风”。

自己的作品虽然街知巷闻,但写歌词毕竟不是当明星。如果每个人唱一次《甜蜜蜜》庄奴都能收到一分钱,那他也早就成为千万富翁了。

可惜不是。写歌的不能致富,唱歌的才行。庄奴的家境很普通。

他还偏偏为了治病而倾家荡产。他的原配夫人不幸患有尿毒症,有整整10年的时间,庄奴想尽一切办法为妻子治病,可最终钱也花光了,妻子的生命也没能留住。为此,庄奴在乐坛上沉寂多年。

直到1990年偶然回到重庆,庄奴认识了一个比他小23岁的山城女子。这个名叫邹麟的女子仰慕他的才情,不在乎他的清贫。而他也被女子的真挚打动,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两年后,已经古稀之年的庄奴终于再婚,同时落叶归根,回到大陆,跟妻子生活在重庆。

庄奴与老伴邹麟

在重庆定居多年,夫妻俩生活依然清贫,没买下一套房产,只靠稿费生活。

晚年的庄老先生,有妻子的陪伴,在重庆过着《小城故事》般的生活,早已看淡名利声望。

但他放不下的是妻子。如果他离开人世,往后的几十年妻子又该如何谋生?

他这个“中国好丈夫”,自己一生清贫低调,却害怕自己去世后妻子受委屈。朴实的庄奴认为,供养妻子是一个男人终生的责任。

思来想去,他决定抛头露面。

2014年,当时已经93岁高龄的他竟然放下矜持,登上综艺节目的舞台,上电视“卖词养妻”

在节目中,主持人问到他有什么梦想的时候,庄老是这么说的,波叔一字不漏给你们摘下来:

如果说我没有梦想,那是骗人的。我要说出我内心很沉痛的话。

为什么是很沉痛的话?

因为庄奴今年已经是93岁高龄, 不是39岁,拿我来说,应该生活很稳定,收入也不错。

其实不然,庄奴今天可以说是寸金不入,生活很清苦。

庄奴只靠卖歌曲有收入,我希望我自己能够还笔不停,能够多少把我这歌词卖出去,改善我的生活。

我希望我的歌词让大家喜欢,更希望我的歌词能够卖出一分钱、两分钱,能够养活我的老伴。

这样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一生作品无数,广为传唱,却到老没有豪宅大院,也没有锦衣玉食,守着老伴住在一家老人公寓里,临了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述说自己的窘境,请求众人的支援。

波叔感到心酸。

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他可以不大富大贵,但他至少应该衣食无忧,拥有一个能够让他安心创作的优越环境。

因为他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精神食粮,波叔的精神世界里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波叔相信,你们也是。

清朝诗人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意思是社会动荡会引发诗人的感慨,产生更多的好作品,安逸的环境反而让人创作力消退。

也有人反过来说,诗家不幸国家幸,因为诗人生活困苦,写成诗歌,他自己承担了现实的重量,却让读者领略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这是国家和人民的幸运。

我们何其幸运,有《甜蜜蜜》和《又见炊烟》陪伴成长。但波叔希望这种幸运不要再建立在诗人不幸的基础上。

庄奴已逝。还在创作的那些人,不管是作家、画家、音乐家,波叔都希望你们幸福。

波叔也相信,庄老先生的词,会跟随邓丽君的歌,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想重温庄奴老先生最好听的两首作品《小城故事》和《甜蜜蜜》吗?波叔特别找到了邓丽君的版本,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即可观看。波叔已经哼起来了,你呢?


波叔说:再困苦的生活,也无法磨灭一颗真正纯净的心。
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发出重重的叹息



天天都在斗图的你,知道表情包怎么来的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