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一个死亡迷局
在菠菜园里,波叔曾推荐过《人类群星闪耀时》,1927年问世至今,经久不衰。
讲的啥?
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有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有滑铁卢关键的一分钟、有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拜占庭的陷落......
他们,有强大的征服者,有勇敢的探险家,有文学家艺术家发明家也有无名小卒,有显赫的成功,也有伟大的失败……
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充满戏剧性的紧急攸关时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决定了个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走向。
咦?这不是跟波叔你天天干的事一样吗?
波叔见贤思齐还不行吗?
可以说,波叔每天都在向他致敬,伟大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可能有小菠菜知道,1942年,61岁的茨威格不堪忍受二战的残酷,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告别了这群星闪耀的舞台。90年来,他激励着这么多人努力奋进,自己却是一个胆小的失败者?
波叔当然不这么觉得。
茨威格出生于犹太贵族家庭,跟世界上最顶尖的大脑们交流思想,他和爱因斯坦通信,与高尔基互为知己,更与罗曼·罗兰惺惺相惜。
即使没有看过他的书,大家肯定也都听说过他的名人名言: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
他通过无形的音乐,说明人类伟大的东西不属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它像一束神圣的火炬,超越时代的界线,从一个大师手里传到另一个大师手里而永远光芒四射,除非人类停止呼能吸,才会熄灭。
……
我不埋怨你,我爱你,爱的就是这个你:感情炽烈,生性健忘,一见倾心,爱不忠诚。
……
太多太多了,与其看波叔一句一句摘,不如自己把他的书买回来,一页一页翻。
还记得2014年上映的那部经典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吗?开篇则是向茨威格致敬,其灵感来源便是他的自传体著作《昨日的世界》。
恰好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伟大的传记作家。
跟大部分穷困潦倒的作家不同,茨威格从小便是个富家公子。
1881年茨威格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老爹经营一家织布作坊,后来发展成了一家大公司,老妈呢,出身上流贵族家庭。
十九世纪是欧洲的全盛时期,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与经济飞速进步,人们知道为房屋上保险,为自己买老年保险金,还会预先存一笔丧葬费。
安顿好这一切后,老有所养,人们觉得生活不再有忧虑,便尽情享受工业繁荣带来的盛世。
当时的奥地利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中心,人们不追捧富商、权贵,反而更欣赏举止体面、谈吐优雅的知识分子。整个欧洲就像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人们狂热追求艺术、文学、音乐、戏剧.......
在《昨日的世界》里,可以一窥当时的情景:
谁都知道维也纳是一座享乐者的城市,而所谓文化不就是用最美好、最温情和最微妙的艺术和爱情美化赤裸裸的物质生活吗?享受美食,喝一瓶上好的葡萄酒和一瓶微苦的新鲜啤酒,品尝精美的甜食和大蛋糕,在这座城市里是属于一般享受。
而从事音乐演奏、跳舞、演戏,讲究修养和风度仪表,才是这里的一种特殊艺术。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头等重要的事,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不是商业。
有颜有才又有财的茨威格,经常在欧洲各地旅行,一场宴会接一场宴会、一个演讲接一个演讲。
他17岁在杂志上发表诗歌,20岁出了第一本诗集,23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个天性温和但又有点傲娇的少年,对自己的成绩也是相当自豪:
我的每一本书,当它第一天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要销售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
波叔觉得两个字形容这种生活蛮贴切:精致。
然而,进入20世纪,这些优雅、辉煌、和平,随着纷至沓来的战争,开始逐渐崩溃。
1914年,奥地利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到萨拉热窝视察时,被枪杀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当时茨威格已经33岁了,却跟青年人一样满腔热血,一心想上到战场为祖国效力。
但是年纪大了,体检没通过,不能参军上战场。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笔杆子,“用我最最强壮的力量——我的头脑去工作”,写战时新闻报道。
战争从来都不是美好的,从来就不像书本上截取的那些荣光片段。
在战场上,茨威格第一次真实地感受这战争。在运送伤兵的列车,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列车)令人毛骨悚然。
简陋的担架一副副放在那里,担架上躺着的全是不断发出呻吟、额头流着汗珠、脸孔如死人一样苍白的人。
他们在粪尿和黄碘的浓烈气味重,拼命地吸着空气。
之前没有人记录战争这不堪的一面。
但在当时的奥地利,不在战场上的大众却克服了最初对战争的恐惧,变成了对战争的狂热期待。
每个车站都贴着征兵广告,年轻的士兵在开往葬身之地的列车上欢呼、唱歌,他们坚信,为祖国民族而战,是无上的光荣和正义:
那时无知的一代人的战争,恰恰是各国人民一味相信自己一方事业的正义性,成了战争的最大危险。
身负重伤的士兵、热情高涨的群众、鼓吹爱国主义的文章……
社会的脱轨,让茨威格冷静下来,对这场战争的爱国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的好友罗曼·罗兰是坚定的反战活动家,在中立国日内瓦罗曼·罗兰发表了一系列反战文章《超然于纷争之上》等,却遭到欧洲其他作家的批评和谴责。
茨威格决定,通过自己的笔,让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
然而一个作家的笔杆子,无论磨得再怎么锋利,也难以阻止一场战争的进程。该入伍的还是在入伍,该杀敌的还是在杀敌。
一战结束后,为了警惕人们再次被强权和政治裹挟,茨威格写了《异端的权利》等著作,告诉全社会,一战的噩梦已经结束了,大家都要醒醒,不能再卷进战争了。
独裁只会让人类倒退:
不论支配思想的是什么,一旦借助于恐怖统治作为工具,对不同的信仰强求一律,他所实行的不再是理想主义,而是野蛮行为了。
反对独裁的同时,还应该维护一个人的言论自由:
暴君的永恒悲剧在于,他们总会害怕那些思想独立的人,哪怕这些人已经被剥夺了武器,封锁了言论。
然而一战的战败,让奥地利陷入了极度贫困,物价飞涨,那些精致的精装书现在只能用来换点黑面包,贫困激发了仇恨,也煽动起了民族情绪,人们立志复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疯狂拥护希特勒和纳粹。
即使是这样,茨威格依然笔耕不辍。
他不断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法西斯暴力的憎恨:
日内瓦便再没有自由。独夫的意志统治了一切。
起初,他还认为单凭希特勒一个人,不可能将几百年来的欧洲文明摧毁,他也相信,德国还是有良知的,整个欧洲也是有良知,野蛮可以被良知驯化。
他曾乐观地对朋友说过,希特勒有自己的军队,硬碰硬输的肯定是我们,但是我们可以用笔作斗争。
屁咧!
笔杆子挑战强权机器,注定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战斗。
文学艺术能使我们每个人得到满足,但是却对现实无济于事。
纳粹浪潮一天比一天狂热,以前热爱艺术的文艺青年们,摇身一变成了疯狂的纳粹信徒,每天都在烧书、抄家、折磨犹太人。
他们不仅要清除犹太人,更要清除犹太人的思想。
1933年5月开始焚书运动,茨威格的书是第一批被烧掉的。他也位列第一批被封杀的作家黑名单之上,他没法再出版新的书籍。
整个二战阶段,被德军烧毁的所有作家的书籍超过1亿册。
眼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优雅欧洲文明、太平美满的欧洲生活方式,被强权狠狠地碾碎,一步步走向堕落,茨威格感到失望、耻辱,却又无能为力:
我们的世界已经非常适应惨无人道、无法无天和野蛮粗暴的行为了……那些日子对我来说,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日子,每天都有从祖国传来的尖叫的呼救声。
不只是精神上的折磨,就连之前有序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934年,奥地利政府抄了他的家,逼着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4年之后,整个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对奥地利的犹太人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20多年前才经历过一战,文明的秩序尚未恢复元气,现在又被卷入噩梦般的战争,茨威格又一次感到了生活中的地震。
他宁愿流亡,也不愿向纳粹德国低头。
茨威格向英国当局申请了一张无国籍者的身份证明,在申请书上,他写着:
宁愿无国籍,也不愿得到德国国籍。
1941年,绝望的茨威格流亡到了巴西。
在世界大战中,巴西像是世外桃源,没受到战火波及。
在巴西,茨威格同样是欧洲文学的代名词,也有一大波迷弟迷妹,每次讲座台下都座无虚席。政府高层亲自接待,还陪着他到处参观游览。
茨威格和妻子住在里约热内卢风景如画的房子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这对夫妇,表面上过着非常惬意的日子:
我们尽一切可能远离人群,生活在美好的自然之中……典型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一切好到不能再好了。
大洋彼岸的欧洲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种族屠杀,而巴西,没有战争,没有疯狂的洗脑。
这种巨大的反差,偶尔还能让茨威格看到人类文明的希望:
我已经看到了世界的未来。
这难道不是流亡作家的最幸福结果?
才不是!
在巴西,语言不通,他写的文字,不能直接最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对作家来说,才是致命的:
往日里对作品的欢愉之情已不复存在,在写作时,我感到已经不再有真正的读者了……有时,我下笔不免草率,因为我的写作只是为了译者。
茨威格骨子里,最惦记的,依然是自己的家乡。他始终没法在巴西真正地扎根。
祖国沦为了战争的机器,犹太同胞遭到了种族清洗,集中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当初自己拼命用笔斗争,就是为了防止这一天的出现,可惜,没人听得到他的声音。
在巴西的国际笔会上,一位年轻记者采访时,恳求茨威格,能够对希特勒政府进行公开指责。
但是茨威格没有同意:
我们隔着大洋呐喊,这样做没有意义,只会逐渐消退。反抗者所做的缺乏风险或者影响的每一个行为,都不过是在作秀。
会议的最后一项是为那些被迫流放或者身处集中营的德语作家默哀,茨威格眼泛泪光,站起来致敬。
在场所有人都希望他能说点什么,可他一句话没说。
采访他的年轻记者说他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懦弱胆小鬼,真是这样吗?
不是的。
就像他在《人类群星闪耀时》所说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而他,正是这么一个幸运的人。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并且不畏困难,坚定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用笔唤醒人性。
大半辈子,他都在用自己最强的笔,试图去唤醒人性中的良知,去警惕强权和暴力的发生。
但他的声音,屡屡被洗脑式的疯狂淹没。
到了60多岁,他已经有心无力了。年轻时的热情,一次次被泼冷水。希望一次又一次变成失望,谁都会心灰意冷。
这种绝望,把茨威格推向了死亡。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42年新加坡的沦陷。法西斯的铁蹄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强大,已经步入中年的茨威格深感无力:
我已经61岁了,一个61岁的人,再让他重新开始生活是不可能的。
他写不动了,也骂不动了。
1942年2月22日晚上,茨威格和妻子吞下了大剂量的毒药巴比妥酸盐之后,穿戴整齐,双双倒在了卧室的床上。
他们依然像贵族一样,走得平静安详,没有半点痛苦。
自杀的计划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他研究过毒药,自杀前一段时间,两人还将订好的遗嘱交给了律师,最后一次拜访了出版商,将几部作品的手稿交给了他们的手中。
巴西为这位流亡作家,举行了国葬,总统亲自主持仪式,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他送葬。
在生命的尽头,茨威格在遗书中,继续表达了良知战胜邪恶的希望:
在我自愿和神志清醒地同这个世界诀别之前,一项最后的义务逼使我要去完成:向这个美好的国家巴西表达我衷心的感激之情。她对我是那样善良,如此好客地给与我和我的劳动以憩息的场所。我日益深沉地爱上了这个国家。
对我而言,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重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
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想要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
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结束这个认为精神劳动一向是最纯真的快乐,个人的自由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的生命。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年逾六十的老人,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后来者身上。自己虽然没法亲历光明,但却仍期待曙光:
这种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的;
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个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却超越时间。
在这里,我想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群星闪耀的某些时刻——我这样称呼这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人类群星闪耀时》
在他去世三年后,二战结束。历经战争折磨的人类,科学、文化、经济,都迎来一次最高速的成长。
可惜,茨威格没能亲眼看到。
这一辈子,他既是能谈风月的浪漫作家,又是坚定维护和平的反战斗士。
他是真正有担当的作家。
即使屡屡被忽视,依然继续拿起自己的笔,企图唤醒所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他始终坚信,人类是有希望的,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每个人都将在历史上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辉。
波叔每天都在写人物故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曾在人类历史舞台上有过闪耀的时刻,也正是这些时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更好的时代迈进。
今日心情 致敬
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点击蓝字,阅读更多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