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到杀死你。38年了,他依然无法被原谅

俺就是波叔 bookface 2018-08-29

下个月,63岁马克·大卫·查普曼的第10次假释听证会将在纽约举行,自2000年以来,他的假释申请就一直被拒绝。

网友纷纷表示:让他继续待在监狱吧!放他出来,他也活不过10分钟。

为啥大家这么恨这个人?

马克·大卫·查普曼

因为在38年前,他杀害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披头士神话人物约翰‧列侬(John Lennon)。

查普曼跟列侬有仇吗?

并没有,据他自己供述:

简单地说,约翰·列侬的死除了我之外不是任何人的错。我并没有吸毒,也不是有的人为了解释我的行为而给我贴上的标签所体现的那样。我迷失了自己,急于寻求答案,当我看到一次机会——我可以成为一个人物——不管这有多么误入歧途、有悖人伦,我决定了,要结束这个我甚至并不了解的人的生命。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残酷地完成了这件事,完全没有考虑过任何人的感受。

一代巨星,就这样殒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永远年轻的容颜。

如果他还活着,今年78岁了。

列侬被害当天的照片

1980年12月8日晚上的五声枪响之后,列侬就成了一个符号。

38年来,他的名字常出现在「伟大人物」的榜单之列,甚至水星上的陨石坑也以他命名;

他学生时代的草稿纸被拍出了每页8500英镑的天价;

而他的一缕头发则被以3.5万美元拍卖出去;个人专辑在美国大卖1400万张,单曲《Imagine》更是被BBC票选为英国人的最爱。

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无论你从哪方面去谈列侬,恐怕都避不开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

披头士乐队是英伦摇滚的先驱。

在披头士出现之前,摇滚乐在英国只是一种靠边站的小众音乐,本土内大行其道的是传统爵士乐。

当时音乐界的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爵士乐被当成是有品味的、上层阶级欣赏的音乐,而来自美国的摇滚则被看作是工人阶层、甚至更低级的没有品味的人才会去欣赏的音乐。

1960年,四位年轻人组建了披头士乐队。他们创作的音乐,歌词朗朗上口、立场态度鲜明,迅速席卷全球。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音乐应有尽有——欢乐、节拍、美好、时髦。

1964年,当他们抵达美国机场时,机场黑压压一片,少女们为他们尖叫、哭泣、疯狂。

披头士抵达美国机场

这就是传说中的「英伦入侵」(British Invasion)。

媒体报道中随即抛出一个词“Beatlemania”,特指美国年轻人都陷入了一种痴狂的不治之症,这个单词已被收录到字典中。

这一年,正值日本东京奥运会,战后经济迎来巅峰,全民西化,家家换了彩色电视机。

披头士就像从西太平洋吹来的疾风,昭和青年们久旱逢甘露,瞬间就痴狂迷醉在英伦摇滚乐中。

1966年夏天,披头士乐队4人来到日本武道馆公演

日本青年对披头士的狂热,从当代文学家的文字中,就能深深体会。

小菠菜们喜爱的村上大叔,把披头士写进《挪威的森林》,东野圭吾将他们写进《解忧杂货铺》,伊坂幸太郎写下了《金色梦乡》。

而在苏联,披头士一度因为太过狂热而被禁。

著名纪录片导演莱斯利·伍德海德写过一本书叫《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他的向导陀伊茨基是一名苏联乐评人,在描述披头士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冲击时,他是这样说的:

披头士或多或少地融化了百万俄罗斯少年的心灵,并让他们做好准备来面对苏联的终结。 

可惜在中国,我们完美地错过了披头士。

披头士模扫世界的时候,国内正在文革。文革还没结束时,1970年披头士就解散了;文革结束4年后,列侬被杀了,披头士重组的希望破灭了。

直到改革开放,国人才开始慢慢接触到欧美音乐……

约翰‧列侬,是乐队的主唱和吉他手,兼歌曲创作。另外一名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他和列侬几乎担任同样的工作,两人相爱又相杀。

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争论,这两个人究竟谁更有才华,谁才是乐队的灵魂。

小菠菜肯定都听过他们的经典曲目《Hey Jude》,这首歌就是保罗·麦卡特尼为一个五岁孩子所写。

当时,他为了安慰列侬与前妻生下的儿子Julian,担心大人之间的婚姻变故,会对小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所以写下这首歌鼓励Julian不要为父母离异沮丧,勇敢面对现实。

列侬就像李白,随性而为的天才诗人、哲人,一个爱自由而不愿服从任何拘束的人。

而保罗更加细腻,内敛但又不失热情。

两人既是对手,又是好基友。

列侬和保罗,由David Bailey拍摄于1965年

1966年,列侬似乎厌倦了娱乐大众,开始越来越向前卫艺术靠拢,曲风一度非常迷幻,而保罗则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披头士进入迷幻摇滚时期。

两人理念的偏差,也预示着披头士解体的必然性。

60年代末,列侬认识了小野洋子,从此便着了魔。

很多人不喜欢小野洋子,因为列侬跟她在一起之后,披头士就解散了;为了她,列侬宁可抛妻弃子。因此,小野洋子几乎被披头士的粉丝骂了一辈子。

但不管你接不接受,小野洋子就是列侬最爱的女人。

在认识列侬之前,小野洋子就已经是一名小有成就的艺术家,她与列侬因艺术而相识、相知、相结合。

196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列侬和小野洋子上演了著名的行为艺术《Make Love, No war》。

当时列侬和已有身孕的小野洋子住在位于蒙特利尔的皇后伊丽莎白酒店1742号房间,整整7天,他们开着房门一直待在床上,就以床上的装束,接待记者和政客的访问。

这张大床和半裸体的列侬和小野洋子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1975年,列侬发布了一首传唱度非常高的 IMAGINE,这是一首反战,倡导和平、自由和爱的歌曲,也是他独唱生涯中最赚钱,最受好评的歌曲。 

披头士正式宣告解散那年,他们都还不到三十岁,他们在最颠峰、最成熟的时刻断然结束,此后再不曾相聚。

所有酸甜苦辣的故事,都封存在一帧帧照片、一段段影像和一张张唱片里。

直到列侬的突然离世,一切都只能定格在过去。

如今披头士早已走下舞台,但是由他们唱响的旅律,却回响至今。

我们怀念的是他们用摇滚乐带来的快乐、自由和创新,怀念那个让人们思考很多东西的时代,无论是艺术、服装还是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这样的音乐,越来越少了。

今日心情 收场

他的梦结束了,我们继续。

<更多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