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他们在勤工助学中收获成长……
同学们,提前祝你们五一劳动节快乐!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更创造未来。
高校勤工助学作为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很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重要方式。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成为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快乐!跟小助一起来看↓↓↓
大连理工大学:
防疫物资管理、社区驿站维护、校园安全执勤……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千余名学生奋战在校园战“疫”一线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全方位参与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服务,在战疫中成长,在劳动中成才。
疫情伊始,学校积极搭建校园劳动教育平台,根据疫情防控校园运行保障需求,在勤工助学常设岗位基础上增设200余个校园服务保障勤工助学临时岗位,在有效缓解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疫情期间校园劳动教育载体的供给,促进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校园风尚。
在学校新开的平价水果超市值班的朱同学笑着说:“这个岗位让我对生活更积极、更乐观,挑选水果,把控品质,为同学们提供帮助,服务同学的过程还可以实现水果自由,很开心!”
“比起总待在宿舍,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既可以减轻经济压力,又能为学校抗‘疫’出一份力。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防疫工作。校园里一切正常,我心里就很踏实。” 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协助保卫处开展校园安全流动执勤的崔同学说。
“我的任务是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枯燥的工作过程,让姜同学更能理解安全校园的来之不易。“虽然辛苦,但是为了防疫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能参与其中,我很自豪。”
校园战“疫”一线,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参与到学校事业发展之中,在校园学生事务自我服务、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学校文化场馆运行维护、后勤服务保障等岗位上践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当中,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有学校勤工助学之星获得者……他们看似“开挂”人生的背后,无不洋溢着热爱劳动、不懈奋斗的精神。
中山大学: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学校启动“2021年中山大学学生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去年,中山大学共有341名学生被授予“2020年中山大学学生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们在勤工助学岗位上表现突出、勤学上进、爱岗敬业,展现了中大学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获奖感言吧!
邓同学
2018级本科生、大气科学学院学生助理
我热爱勤工助学工作,它不仅仅给予我生活上的补助,更让我体验到自立自强的愉悦。它让我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艰难,也让我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我认真对待工作,努力成为老师的好帮手,积极为同伴们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公技能,我学习了计算机二级Office高级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此后,我对办公软件技巧熟稔于心,能独立解决很多问题,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王同学
2019级硕士研究生、保卫处学生助理
也许有人认为,参加勤工助学会耽误学习。但对我而言,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才是关键。参加了勤工助学后,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空闲时间,抓紧利用每分每秒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自我督促下,我在上学年取得了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在我看来,参加勤工助学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从而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工作不应该成为我们懈怠学习的借口,勤工和助学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
黄同学
2020级硕士研究生、教务部学生助理
我在教务部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工作,常常需要使用外语答复同学咨询的问题。有一次,一位外国同学来咨询某项业务,我虽然知道答案,但却无法用英语准确流利地表达。当时多亏了另一位学生助理及时帮忙翻译,才得以顺利解决。这件事使我认识到,要想做好学生助理的工作,不仅要熟练掌握办公室业务,还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因此,我抽出课外时间勤奋练习英语口语。渐渐地,我在用英语答复同学的问题时越来越熟练,英语成绩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蒋同学
2019级本科生、图书馆学生助理
在图书馆的工作经历,让我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新兵”,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完成任务的学生助理。在这个书香气息浓厚的地方,我收获了许多知识,比如老师传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比如图书采购的流程,比如对我们极为有用的论文检索方法等等。我深信,这份工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工资报酬,更多的是帮助我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的软实力。感谢所有曾经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同学们!
中南民族大学:
2021年11月至12月,中南民族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举办了“勤者自立,达者自强”系列主题活动,活动涵盖了十佳自立自强代表人物评选,勤工助学先进集体答辩及自立自强论坛暨勤工助学评优评先颁奖典礼,全校共有500余人参与其中。
在2021年度十佳自立自强代表人物评选中,选手们用自己的勤工故事诠释了“勤者自立,达者自强”的活动主题。美术学院的彭同学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签约视觉中国成为独立供稿人,实现经济独立。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麦同学讲述了自己受助、自助、助人的全过程,在班助岗位上收获了更好的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他人。十位同学自立自强的精神信念令人动容,展示出独特的风采,赢得阵阵掌声。
学生心语
我始终铭记这样一句话:勤劳=自力更生,节俭=锦上添花,勤劳+节俭=丰衣足食,勤劳×节俭=大富大贵。初次接触勤工助学,我并不了解相关的岗位,于是糊里糊涂地进入到了辅导员助理的职位。但后来,我真心对能接触到这份工作而感到庆幸。
在勤工助学的日子里,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这不单单是指接办公室电话时的迅速与礼貌,还指表达的简洁、清晰和措辞的恰当性。有时候会有其他人来找辅导员,但辅导员却不在的情况。这时候,作为助理,我就需要把事情记录并转述给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我学会了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动自己的思维,运用语言组织能力去想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总结这么长时间的工作,我学会了很多。首先,要有思想,要用脑子去工作,对有些事要有自己的看法并说出来;再者,做事要用心,做任何事情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这份工作给了我磨炼自己的机会,我学会了如何摆正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一定要用心,不能心不在焉,要做好老师吩咐的每件事;最后,要学会自信、礼貌和说话。每个人都要自信,我在工作中学会更自信、要坚强、不要畏惧任何事情,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老师交待的一切事情。
总之,助他的同时要先懂得自助,唯有此才能更好成长。
——杨同学
时间流逝,都道往事不堪回首。彼时参加勤工助学时那忐忑心迹犹然在心头。但已经过一年历练的我,再也不会害怕,再也不会彷徨。最初加入勤工助学,是怀着即使被同学嘲笑,也要尽力来减轻家庭负担的决心报名的。而真正坚持做下来后,它带给我的除了意料中的报酬,还有许多珍贵的经验以及由之而来的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过程中,勤工活动较好地提升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我在耳濡目染的实践中学习到了其他同学的处事信条和工作方式 ,学会了待人有礼、态度真诚、自信大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柴米油盐的价值只有持过家的人才了然于胸。挣钱不易,也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其滋味。勤工助学让我尝到了收获的甘美、充实的快乐、同时还有汗水的苦涩。我学会了尊重劳动,再也没有了大手大脚的挥霍。汗水值得被尊重,这是勤工助学教给我的朴素真理。
——向同学
山东大学:
一、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功能,搭建劳动教育平台
学校将勤工助学作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和重要阵地,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功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更多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平台。
一是丰富岗位种类。在行政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学校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项目化岗位设置,如劳动实践、学业辅导、技能提升等,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设置各类勤工助学岗位约3600个,受益学生达6000余人次。二是注重技能提升。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岗中培训—岗后总结的模式,开展以勤工助学基本知识、办公软件实用操作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
二、优化添翼工程内容设置,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能力素质,自2006年起,山东大学开始实施“添翼工程”,探索出了以“心灵力量—阳光生活—学业导航—实践体验—就业无忧”为核心的五大培训模块共30余项培训项目。历经15年改革创新,“添翼工程”已成为具有山大特色的资助育人项目,累计受益学生五万余名,育人成效明显,2019年获评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学校持续推进“添翼工程”创新升级,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将劳动教育理念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开设“山大美食课”,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学校食堂餐品,感受“舌尖上的山大”的独特魅力,丰富生活技能;二是开设“中华文化素养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动手体验“茶艺”“编织”“装裱”等传统手工艺,通过文化互动与文化体验,帮助学生掌握手工艺制作技能;三是开设“应急救护”课程,围绕生活中存在的各类急救事件进行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学习急救常识、提升急救技能、培养急救理念;四是开设“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组织学生走进工训中心,实地体验各类仪器设备,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科创兴趣。
三、推进资助育人项目质量提升,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都要好”的资助理念,依托学院、爱心社团开展资助育人项目,不断丰富劳动教育项目内容。
一是提升学生社团建设质量。学生资助中心负责唐仲英爱心社、自强社、真维斯爱心社三大爱心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劳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通过“长者学院”“兴趣课堂”、关爱自闭症儿童、爱心家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与劳动精神;通过商河夏令营、生源地迎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带领学生走进相关单位、公司实习,感悟劳动精神。
二是提升资助育人项目质量。以项目制方式围绕劳动体验、专业实习、就业指导、学业帮扶、科研提升、心理辅导等方向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设立“新心向荣”小农场,组织学生分组认领责任地,种植瓜果蔬菜,让学生切实经历劳动过程,磨炼意志;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践,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开展就业指导项目“启航成长计划”,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启蒙、技能提升、就业分类指导,组织学生到名企及校友合作企业参观,提升就业能力;开展“星火联盟”“励学破茧”系列学业帮扶活动,鼓励朋辈帮扶,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意识、综合成绩及沟通能力;开展科研提升项目“梦想引航——学术互助大讲堂”,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建设“田园心语”心理实验室,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院落生态系统建造,在劳动体验中融入心理学、生态疗愈的相关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生态意识。
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所高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并在活动中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生们在劳动中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