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专栏|沈瑶:给孩子留一座永续、缤纷的城市

文章来源:长沙儿童友好成长树
“80后”的沈瑶毕业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现任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负责人、国务院妇儿工委办智库专家、湖南省妇联智库专家。初见沈瑶教授,强大的气场第一印象便给人有三分严肃,但随着交流的深入,她总是有着恰到好处的幽默与细腻。

长沙,一座千年文明古城,有着诸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铜官窑遗址等一系列珍贵的文化遗产;长沙,一座具有国际视野的前沿城市,领先地接触和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儿童友好建设经验。彼时,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沈瑶,与长沙一拍即合,投身规划领域,研究儿童友好城市。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在规划领域研究儿童友好城市的研究者,沈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长期扎根社区,边科研边做社会服务,致力于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营造实践。2015年,沈瑶成立了国内首个“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带领团队陆续以长沙市丰泉古井社区、八字墙社区、万科魅力之城等为基地进行研究。2019年,牵头成立湖南省社科联等联合授牌的省内首个以儿童友好社区为主题的“校社共建”型省社科科普基地,将儿童友好理念、评价体系等向学术界、规划界传播。
沈瑶

长沙儿童友好成长树采访的

第1位有故事的儿童友好专家

以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特色展开探讨



         成长树:长沙是国内首批申办创办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代表,我们的优势和沉淀是什么?

沈瑶:瑞雪下的厚积没有一片雪花多余,作为国内首批申办创办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代表,长沙有着先发优势。
站位更高的长沙,已经在规划上采取了行动,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同时长沙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做起事来没有那么多负担,自由且更容易做出特色。
        成长树: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要为儿童规划城市?面临哪些挑战?
沈瑶:城市的快速发展挤压了儿童的自由空间、游戏场,已经给不少儿童带来了负面影响,诸如儿童抑郁、肥胖等,为儿童规划城市,就是为了还原儿童的自由游戏空间,给予自然性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要理解“儿童友好”和“儿童友好型”之间的差异,提“儿童友好”要更贴切一些。这样的话就不会被一些条条款款束缚住,毕竟儿童友好建设是自由的,是符合本地特色的,甚至具体到每个社区、每条街,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设计、建设儿童友好。而“儿童友好型”更多地像一个固定的文件来规范似的,其显然容易造成“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后果,这样反而不易于儿童友好建设。
当然,作为“儿童友好”的一名探路者,遇到的挑战自然不少:
  • 经研究,高层住宅(尤其是居住在20层以上)的居住因为缺乏近地面性和近自然性,需要电梯出行等,对母婴及学龄儿童的欲望和独立出行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国外有很多国家曾掀起过反对儿童居住高层住宅的浪潮,比如美国,有些州规定有幼儿的家庭只能住在不超三层的建筑内。

  • 机动车道路挤压了儿童的自由迁徙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以车辆为出发点去设计城市的道路,只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让其面临交友障碍。希望未来随着儿童友好建设的推进、或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后,这种不利儿童成长的道路环境能有所改善。

  • 教育设施布局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客观上对儿童成长是不友好的。教育设施的布局,应该让其辐射效应尽可能大,尽可能实现空间上的均质性。

  • 儿童活动空间有限,束缚了儿童的天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儿童友好街道、社区、公园等,多腾出一片地,就是尊重儿童游戏的本能,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


         成长树:长沙丰泉古井社区和万科魅力之城,是长沙很有代表性的两类儿童友好型社区,您是推动者,也是您团队研究的重点案例,哪些亮点可以分享给其他社区?
沈瑶:丰泉古井社区和万科魅力之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友好社区。不同于建设更多的儿童友好硬件空间,丰泉古井社区走的路线是丰富软件,通过儿童友好社区把儿童、居民、街道、学校四方黏合起来,四方联动共同形成一种儿童保护体系。
丰泉古井社区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是以社区党组织牵头,然后联动社会力量、高校、中小学校。有核心牵头力量,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正因此,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将儿童友好嵌入进去,行动协同。


丰泉古井社区有老街道的肌理,没有机动车道分割破坏,老城区的居民融洽,孩子的朋友更多一些,也能够很好地一起玩耍,我们从有限的街道空间入手,在社区的学校、步道等小地方做好微设计,让孩子有停留玩耍空间。

丰泉古井社区中有一个商贩的孩子,就读三年级。原本要到对面小区学校去读,但是因为本社区儿童友好方面做得更好,有更多孩子一起玩,所以,这个孩子更喜欢丰泉古井这个社区的学校。
与丰泉古井社区不同,万科魅力之城是个新社区的建设案例,其以企业牵头,然后与高校、居民联动。建有欧标游乐场等项目的万科魅力之城,也靠着儿童友好吸引更多年轻人聚居,提升了小区的宜居性。

新小区的儿童友好相对于古街道更好做,类型更多样,只是在游戏设计方面许多家长观念不一,需要积极去宣传——“现在买房子不是为了学区,而是需要游戏场”的理念。

       成长树:
您一直主张“友好社区怎么建,儿童最有发言权”,这样一个儿童参与机制如何才能在更多社区更好落地?国内外有哪些案例值得我们学习的?
沈瑶:其实,儿童参与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师认为的儿童友好;第二阶段,在儿童友好的设计过程中,社区规划师领着孩子一起来创意、一起来做,比如logo、停车空间等让孩子们参与讨论;第三阶段,设计师退场,儿童完全参与设计,设计师只观摩,然后落实孩子的观念。
国外学习的案例有许多,例如德国的波茨坦案例:他们都有专业的社会组织,这些人来组织孩子做设计儿童游戏场,组织每年一次木屋节。这些专业的社会组织需要非常专业地了解儿童的习性、心理等,并有能力引导带动儿童参与。目前国内这类了解儿童的专业组织还相当少。

结语

“未来的城市环境将受到人工智能植入、疫情、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影响,除保证基本的儿童生存权利之外,城市环境对儿童的友好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怎样做才好?这是空间设计者值得深入思考并实践的课题。从现在开始,通过设计,给孩子们更多样化的游戏体验,更丰富的五感刺激,更多的自然接触和邻里接触。为儿童争取更多安全出行空间,留给他们可以自由探索的街巷和公园,增加让青少年表达自己、认识自我进行社交活动的空间与机会,让城市社区里老幼共生,全龄互动,给孩子留一座永续的、缤纷的城市,这也是我们设计师的必修课之一。让我们一起俯下身来和孩子们一同思考,让未来的城市充满希望,富有生机。”(中外建筑,2021年7月刊)


沈瑶教授部分成果分享:

《安全、连续、共生的城市儿童游戏空间体系规划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儿童参与视角下“校社共建”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研究》(中国园林[J])

《城市建成环境对儿童独立出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规划对策研究》(国际城市规划[J])

《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论的公共空间规划策略——以长沙与岳阳的民意调查与案例研究为例》(城市规划[J])

《儿童友好社区街道环境建构策略》(建筑学报[J])

《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城市收缩时代的规划对策研究》(国际城市规划[J])

《走向儿童友好的住区空间——中国城市化语境下儿童友好社区空间设计理论解析》(城市建筑[J])

《城市更新视角下儿童放学路径空间研究——以长沙中心城区案例为基础》(建筑学报[J])

《“育儿友好”视角下城市竞争力提升启示》(城市发展研究[J])

《基于国外文献综述的社区环境儿童出行安全评价指标》(景观设计学[J])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