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2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阳明论为学——读《传习录注疏》札记

2016-05-15 静嘉张 读书识小录

 


《论语》以“学而”为第一章,开篇孔子就循循善诱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荀子》更是专辟一章“劝学”来讨论为学问题,可见“为学”在儒家的学说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他们所指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似乎特别值得注意,他们均将为学和成人联系起来。那么阳明作为卓越的思想家对此问题又有什么独特的思考呢?




徐爱在《传习录序》中引用阳明的讲话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在阳明眼里,人们的“纯乎天理之心”因“私欲之蒙蔽”,已成为病人矣。“君子之学,心学也”,作为普通人“心有不存,而汩其性,丧其天矣”。先生讲学的宗旨之一就是复其“吾心光明”的本性,学以存其心。针对“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和“茫茫荡荡悬空去想”,阳明认为:“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阳明感叹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是善与人同。”




为学有先后:阳明喜欢以“树”为喻,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他认为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是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如此。”然而一些学者学孔子,却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就如同从枝叶上用功做根本一样,却做倒了。以此为标准评价朱熹,他认为孔子本心是要行道于天下,道不行才退而修六籍;朱熹就有些本末倒置,早岁便要继往开来,著许多书,到了晚年才有所悔悟,在阳明看来,这是舍本逐末。




在为学资质上,阳明认为,圣人是生知安行,普通人是学知利行,另外也有因困知勉而困知勉行的。对于生知安行者,“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对于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因困知勉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阳明因此告诫到:“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因此初学用功,对于声色货利,却需要扫除干净,勿使留积,不断的积累,自然能顺而应之。圣人是可学而致的。关于学与思,阳明也有自己的看法。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阳明对此发挥到:“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想,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关于为学的自修,阳明认为:“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良知在自己胸中,其间的痛痒也只有自己最清楚,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有过,听从别人的劝导而改过自新,远不如通过自己悔悟而来的真切,君子悔过以迁善。一个人在未曾悔悟前,就如同“昔镜未开,可以藏垢”,而一旦悔悟,“今镜明矣,一尘之落,自难住脚”,而这个时候恰是一个人优入圣域之机,其关键就是开悟之后能不能勤勉的坚持住。




阳明逝世之后,王门分为八派,其中的原因之一“致良知”说法的提出,发自晚年,没来得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在阳明生前,他曾经说过,他对于朋友来问学的,都“尽吾所见”,以期有益于斯道也。“若徒入耳出口,互相标立门户,以为能学,则非某之初心,其所以见罪之者至矣”。后来门徒不仅标榜门户,而且崇尚空谈,王学最终走向没落,远非阳明所始料能及。








jinjiareading 静嘉张读书笔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