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2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读《诗》—江有汜

2016-07-21 yolanda 读书识小录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诗经·召南·江有汜》


坐在桌前翻《毛诗序》,读到《江有汜》一篇,真恨不得糊这毛老夫子一脸!

瞧瞧,老夫子是如何为这一首诗作序的:“江有汜,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

咱们白话讲来,便是说这是一首赞美小妾的诗,嫡妻出嫁之时舍弃了陪嫁小妾。小妾勤事无怨,倒叫嫡妻后悔不已。

且不说《江有汜》本意如何,单说这毛序,也是逻辑醉人。

一位姑娘出嫁,不曾带上陪嫁的媵妾,这媵妾再怎么殷殷期盼无怨无悔又如何?出嫁的姑娘可见不着她的好处,哪里来的自悔?莫非还有人巴巴地跑去与姑娘说:“哎呦夫人呀,当初你没带来做妾的姑娘可好啦,善良极了勤劳极了,夫人你可后悔了吧!赶紧将那姑娘接来与你分享夫君呀!”

真有人如此,估计这夫人得一巴掌将她呼到墙上去了。

或许,悔的不是夫人,而是将自己代入丈夫角色的读书人吧?

这毛老夫子与其说是为《江有汜》写序,不如说是为天下男子代言:为人妻子,不但不能独得丈夫的爱情,还要欢欣鼓舞为丈夫纳妾,不妒不怨,心甘情愿与丈夫的心上人们和乐相处!

这可不是读书人臆想的美梦,而是几千年时光里无数女子的血泪书写的历史。

先秦时诸侯一娶九女,一国嫁女二国往媵。连诸侯之女,也不过是政治联姻的工具,男子内宅的玩物,在漫长的人生里与其他女子夺爱争宠,更遑论地位更为低下的姑娘们。

这样的道德,于男子自是千好万好,于女子却是剜心刮骨。

《江有汜》当真是这样的道德文章么?


读书看文,最不过将心比心。少女出嫁,为什么不愿意带上媵妾?自然是不愿与他人分享丈夫。既是不愿分享,甚至有与社会礼俗对抗的勇气,又怎么会为此后悔?莫非当真有人以为这古代的女子之心不是肉做的,不知道痛,不知道妒?

韩非子说买椟还珠的故事,并提了秦伯嫁女做例子。秦伯将女儿嫁给晋公子,陪嫁媵妾七十人,结果公子独爱妾室而以嫡妻为贱。

这秦伯之女可会后悔?当年若不曾带媵妾同行,又哪里会有今日之苦。

可见这毛序不过是牵强附会、夹带私货的谬说。

再看《江有汜》。这诗一气儿读下来,分明是被抛弃之人的咒诅之辞:“今日你舍弃我,往后自有你后悔伤痛之时!”

诗中三章末二句应是因果关系,因“不我以”得“其后也悔”之果;因“不我与”得“其后也处”之果;因“不我过”得“其啸也歌”之果。

如此推想,“悔”、“处”、“啸歌”皆是作者的诅咒。“悔”是后悔不必多说。“处”字,闻一多解为癙,取病意,《吕氏春秋·爱士》有“陽城胥渠處”,也是病意,可见用得。“啸歌”或解为悲伤的曲调,或解为号哭、哭诉,此处似是“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啸歌,当是蹙口吹奏悲伤的曲子以抒发内心的伤痛。

屈万里说这诗是女子出嫁,男子被弃而作;方玉润说这是商妇为夫所弃而作。仔细计较,不同处在“归”字的解释上。归字若是“归去”之意,“之子”便是男子,归字若是“出嫁”之意,“之子”便是女子。目前从《诗经》各诗来看,“归”字作两种解释都常用,此处或也当是男子归去之意。如此,方玉润之说更近此诗本意吧。

滔滔江水,分合支流,那少年归去,不携我同行。不携我同行,日后必悔恨不已。滔滔江水,州渚支流,那少年归去,不与我同行。不与我同行,日后必忧思成病。滔滔江水,如沱支流,那少年归去,不过我同行。不过我同行,日后必啸歌当哭!

掩卷细想,真是觉得悲凉。诗中人无奈到这样的程度,只能以这样无力的咒诅来宣泄内心的痛苦。昨夜浓欢,今朝别酒,明日行客。爱情如流水落花,拖不住、挽不回,一去无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