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秀士|从学术史角度看待“史学即史料学”

2017-03-11 秀士 读书识小录


王汎森先生《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一书,很久以前就读完了。里面有一篇文章,叫作《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原先以为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观点,应当可以作为大家的常识,然而现实并不如此。于是打算写一篇小文稍加发挥一下。

在当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到历史,大家张口即是四大家,当年处于学术中心的胡适、顾颉刚、傅斯年反倒很少有人提了。很多人似乎一致认为胡适“无甚高论”,而提到顾颉刚就是古史辨和层累说,提到傅斯年就只有两句话,一句是“史学即史料学”,另一句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里着重说说傅先生。

颇有一些人很是认可傅先生这两句话,平时追求的就是“竭泽而渔”、“让史料说话”,有人说是不断找新材料来证明旧问题。论及方法,似乎又不出章学诚所说“参互搜讨”与“整辑排比”了。

其实很多人对傅先生有一种误解。尤其是对这几句话的误解。傅先生当时说这个话,可能确有其义,但就好像一个家里有钱的人喜欢强调一个人的努力一样,不是钱不重要,而是人家不缺钱,也没这个意识。如果拿学术史上的事实与傅先生的话相互比照,取得一种学术史的了解的话,会发现傅先生说这个话的时候,本身忽略了一些东西。

傅斯年先生的史语所初一成立,就做了两件学术史上的大事。并且都同扩充新史料有关,第一件是明清档案,第二件就是殷墟之发掘了。两者经历都颇为曲折。如果换成今日好说新材料的人,那他嘴里的新材料,是别人没见过、没碰触过的,我第一个发现,一个拿出来,自然独一份。而史语所这两种新史料却不如此。以下简略概述两者发现之经历。


明清档案



1908年冬,光绪与慈禧相继去世,醇亲王令大臣在内阁大库中找一档案不得,于是上奏称其无用,请求焚毁。一人在其中偶得一宋人玉蝶残叶,于是呈交张之洞。张之洞便去请教罗振玉。罗氏认为内阁大库为明代文渊阁故址,应当有不少有价值的古籍。于是便将这些档案拯救下来。装了八千麻袋。之后不断有人在其中搜求宋本残页,退而求其之,则是明刻本。

最终当人们在其中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后,便被卖到纸厂作还魂纸。这时罗振玉出现了,抢救了这一批档案,择取重要的刊成《史料丛刊初编》。再之后,这批档案被卖给了大藏书家李盛铎,李氏依然想找宋版书。

之后当李氏透露要出手时,史语所立刻下手。李氏仍心系宋版书,史语所便许诺若发现宋刻残页,一律归他。因二者追求实在不同,即陈寅恪先生所说“又我辈重在档案中之材料,与彼辈异趣,我以为宝,彼以为无用之物也。”


殷墟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是上世纪一大事,过程很多人早已熟悉。当时人多看重甲骨与青铜器,所以,当1917年罗振玉亲自踏上殷墟,确定“宝藏几空”的时候,就出版了《殷墟古器物图录》,有些告一段落的意味。

1928年,傅斯年请董作宾赴殷墟发掘,董作宾身为“甲骨四堂”,大名鼎鼎,但也只停留在“甲骨”了,在只发现一小部分甲骨后,便请傅斯年放弃。在这里,便体现出二人学术眼光之差距。

董作宾称“弟甚觉现在工作之无谓,不但每日获得之失望,使精神大受打击,且劳民伤财,亦大不值得...

傅斯年则回复“连得两书一电,快愉无极,我们研究所弄到现在,只有我兄此一成绩....但即如兄弟第二信所言,得一骨骼,得一骨场,此实宝贝,若所得一径尺有字大龟,乃未必是新知识也。此兄已可自解矣。我等此次工作目的,求文字其次,求得地下知识其上也。盖文字固极可贵,然文字未必包新知识。”

但董作宾依然不能理解,于是傅斯年请李济去负责。果然,李济一去,便有了好消息。李济称董作宾“除甲骨文外,概视为副品”,然而“其所谓副品者,有唐磁,有汉简,有商周铜石器,有冲积期之牛角,有三门纪之蚌壳”,最后总结是“观之令人眼忙”。

 

以上简要说明了这两次新史料扩充的经历。如果新史料仅仅是找别人没看到的,藏在不知道哪里的材料,然后“让史料说话”,那为什么内阁档案和殷墟没有说话呢?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让材料说话的永远是史家。哪怕你只是把材料列出来,你在选择要列什么材料、为什么要列这个材料的时候,已经代表了史家的作用了。

有一个常见的比喻,是史家好像一束光,把材料打亮。就好像点石成金一样,史家不点,石永远是石。陈寅恪先生写书喜欢用史料附按语的方式。记得当初读陈先生的书时,往往读完陈先生列的几个材料,感觉不知所云,知道看了按语,才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什么是新材料呢?这其实就是了。就像陈先生说的“我以为宝,彼以为无用之物也”。

傅斯年先生认为那些关注宋刻本的人是“不懂得新材料,只懂得文字资料”。实际上,根本原因不在于新史料,而在于新问题、新方法。傅先生无疑是因为本身具备新问题与新方法,于是将这两点有意忽略了。

实际上,追求新史料其实是大家共同的,那些人拼命搜集甲骨文、宋刻本不是追求新史料吗?当然是的。真正区别在于大家问题与方法的不同。对于明清档案而言,旧式学者的问题是经学问题与文献学问题,对于这二者而言,宋刻本当然是新材料了。而新式学者的问题是清史研究,于是更重视档案材料(当然,也有新方法的影响,国外素重档案,认为是第一手资料)。而对于殷墟,则是方法的不同,他们的问题都是为了还原上古史,探究上古的问题,没有区别。但不同的是,李济掌握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而其他人没有,于是在李济眼里“令人眼忙”的东西,在旧式学者眼里完全无用了。

罗振玉在新史料的发掘中都有很大的用处,但对比最后收获,似乎可以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便是新问题、新方法的作用了。很多人认为史料重要,要找新史料,排斥对新问题、新方法的接受,并且认为是中了洋人的把戏,对西方人亦步亦趋。实际上,缺乏了新问题、新方法,他围着打转的永远是类似“宋刻本”这样的旧史料罢了。

建国后,郭沫若有一句话,叫“在史料掌握上超越陈寅恪”。过去人总喜欢以此来强调陈先生的博闻强记,实际上,郭沫若坐拥国家资源,论涉及史料的广度与难度,哪里是陈先生能比的。但为什么他会说这种话呢?就是因为,同样的东西放在那里,陈先生看到的东西,其他人永远看不到,材料因史家而新。

在梳理学术史过后,对史学就是史料学我们无疑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与认识。也可以看出来,所谓提倡问题、方法与重视史料之间并无冲突,不具备新问题、新方法,只跟着前人人云亦云,永远是对史料的忽视。如果说我们要“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话,那么最后会发现,找到的过程往往不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秀士系列作品:


读《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有感


思索历史的可能性——读《马丁·盖尔归来》之后


【七夕特刊】也同欢乐也同愁


       西湖朔漠两般秋——读《未尽的才情》书后


        从碎片到思考

     

        被决定的思想

     

        我想象中的友谊——不完全理解下的揣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