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

葛兆光 静嘉读书 2019-10-29

记不得是哪一年,耐着性子读王国维,竟也渐渐读出些意思,但读到《沈乙庵七十寿序》,却有些不明白,王国维说沈曾植兼有清初诸老社会关怀、乾嘉学人经史考据、道咸以来之民族、地理之学,而且"综览百家,旁及两氏,一以治经之法治之,则又为自来学者所未及",隐隐有以沈氏为清末民初学界第一人之意,于是急忙取来学术史著作翻检,却渺无形迹,心里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何被王国维奉若天人的沈氏,竟在后世并不曾享其应享之名?是沈氏浪得虚名,还是王国维曲学阿世,奉承先辈?近来,又读日本人吉川幸次郎所编《东洋学的创始者们》,其中记载七十年代一次追忆先哲的座谈会上,不少亲受内藤湖南教诲的学者都提到,被奉为日本近代汉学开创者的内藤对沈曾植极为敬重,神田喜一郎就回忆,内藤湖南曾对他说,到中国务必要见沈曾植,因为沈氏是"通达中国所有学问的有见识的伟大人物"。看来,当时的沈曾植学问和文章的确使中外钦重,只是后人写学术史有意在他身边兜了圈拐了弯,把他撇在了外面。
  
生前盛誉,身后寂寞,"蓦地黑风吹海去,世间原未有斯人",一九一八年心情十分忧郁的沈曾植写下的《自寿诗》之三里,半是旷达半是伤感的这两句仿佛是谶语,预言了他的学术史命运。看上去,学术史似乎很无情,也似乎不那么公正,不过,读沈曾植《海日楼诗集》和《曼陀罗 词》,又隐隐体会出学术史也有几分"难与君说"的委曲,说来,也许这不干学术史的事,倒是思想史阑入学术史的结果。


  

晚清时事既变,学术不能不变,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渐渐变成了文、史、哲三分天下,过去反身内省的道德功夫、记忆背诵的人文知识和体验揣摩的经验系统渐渐被称作"科学"的东西所取代。在这新旧学术的转型期内,有两种很能反映新变的学问,一个是边地民族历史与地理为特色的史学,一个是以早期佛教历史考据和唯识法相思想研究为中心的佛学。前者打破了中国典籍中心的旧史学体系,引入了国外的记述资料,不仅有了比较,而且需要实测。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说到晚清"地理学之趋向一变,其重心盖由古而趋今,由内而趋外"时,已经说到了"域外地理学之兴,自晚明西士东来,始知'九州之外复有九州'"这种历史意识开放的现象,但没有说到这种历史与地理的研究与"实测"的科学彼此接轨的意义;他虽然一一列举了祁韵士、徐松、龚自珍、魏源乃至同光时代的丁谦,但没有来得及说到沈曾植就匆匆结束。后者既改变了传统佛史的宗派主义与信仰主义做法,也扭转了以"修心"体验为特色的文人佛学传统和以"礼忏"为特色的民众佛教传统,将佛学与科学哲学联系起来,在佛教历史研究和佛学义理阐释上都出现了现代意味的转化,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从杨文会说到了谭嗣同、章太炎,也说到了"哲学的研究"与"宗教的信仰"这两派,"哲学的研究"这一派中他也看到了佛学与西洋哲学理解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晚清人在佛学中建立科学理解系统和从佛教中寻找社会改革药方的思想意图,也没有注意到佛学研究中的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转向,所以也没有来得及看清沈曾植在这一晚清学术"伏流"中作为现代转型期代表的意义。
  
其实,沈氏在当时学术界的声望显然是第一流的。他通语学,精律学,治西北舆地,著有《元秘史笺注》十五卷、《蒙古源流笺注》八卷,在当时都是领先的,后来大名鼎鼎的王国维、伯希和都曾登门求教。有一个很像传说中李白草诏吓蛮的故事很能说明他的学问精湛:在他还在京师当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时,俄罗斯使臣喀西尼将俄人拉特禄夫《蒙古图志》里所载的《唐阙特勤碑》、《突厥□伽可汗碑》、《九姓回□受里登罗泊没密施合□伽可汗圣文神武碑》送到总理衙门,这似乎有些故意考校中国人的学问的意思,于是,沈曾植就写了三篇精彩的考证性跋语,使得俄国人大为佩服,"译以行世,西人书中屡引其说,所谓总理衙门书者也",俄国人前踞后恭的态度变化证明沈氏当时的确为中国学人争了一口气。对当时人来说,他更著名的是精通佛学,王遽常《沈寐叟先生年谱》说:"公梵学最深,始业当在四十前后",并举他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鄂州所作的《跋坛经》为证,但从他《月爱老人客话》卷首的一首诗(少为科举学)看来,似乎他研究佛学或爱好佛教要更早一些,当然,时间的早晚并不重要,应当注意的是他对佛学研究的兴趣与方法都很现代,在他的《海日楼札丛》中可以看出,他很关心早期佛教史,这是中国佛学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渐成为热点的领域,他与过去把佛经所说一古脑儿全盘照收下来的传统佛教研究者不同,关于《吠陀》与佛陀思想的关系已经参照了欧洲印度学的成果,讨论佛陀时代的朋党则依据《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指出"大众、上座之分"的起源,考辩十八部分离始末则比较了《舍利弗问经》与《宗轮论》的不同,论证上座、大众两部的分裂则从经论中梳理出三种不同说法,对大众部所依经典、大众部的大乘思想、马鸣与婆须密迦 延子的关系也有全然不同于传统佛教的论述;还可以举出的是在作为中国佛教研究最具有典型性的中国禅宗史的研究上,他应该是现代研究思路的前驱,胡适当年给早期禅门的命名"楞伽宗"沈曾植早已提到,后代所谓北宗禅史料的"发现"即《法如碑》沈曾植也早已发现,胡适自信为禅宗史上最重要人物的神会的意义沈曾植也早已指出,保唐宣什在禅宗史上的存在、曹洞宗与唯识学的思想关系,也是沈曾植的最先发明;至于今人研究中颇有创获的中唐韩愈、李贺诗与密宗壁画之影响、晚唐诗论以"势"字论诗语盖出自佛教等等,沈曾植也在《海日楼札丛》的卷七、卷五中已经早早点出,仅仅读他的这些札记,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识见。
  
一九一二年,蛰居不出的沈曾植隐于海日楼中读书,身边只有几个学生环侍,这时,一个俄国哲学家卡伊萨林经辜鸿铭介绍来见沈曾植,见面后他大为感叹,写下一篇《中国大儒沈子培》,称他是"中国文化之典刑"、"中国之完人",可是,这时的中国学术界给沈曾植留下的空间已经很狭窄了,除了一九一五年王国维来请教音韵、一九一六年伯希和来讨论契丹、蒙古、畏兀儿文和摩尼、婆罗门教源流,他的学问似乎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只是他那些艰奥深沈的诗歌使他在当时的中国留下诗人的盛誉,他尽管满腹经纶,却因为他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被学术史渐渐遗忘,除了王国维、陈寅恪等与他多少有些相仿的人时不时提起他之外,这遗忘,半是无意,半是有意。


  
沈曾植的确是不合时宜的人,不过他并不是不知世事的人。举例来说,公羊学成了当时变革依据,于是有人就对公羊学讳莫如深,而他称这种态度是"因噎而废食";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人对新政的后果忧心忡忡,而他在一九○一年与张之洞书中所提四条建议中仍有"奉行新政";新思想与旧思想在当时争论激烈,夷夏之争更使这一争论带有民族主义色彩,而他在一九○六年访日时仍能对穗积博士的学说和伊藤博文的宪法理论表示理解,并称赞这是"冶新旧思想于一炉"。无论如何,说他是一个抱残守缺的人似乎并不合适,"道情拯溺平生意,岂问迂儒抱一经",戊戌变法失败和强学会遭禁后,他真的是很伤心的,"世界归依报,衣冠及祸门",从他的那几首诗作里可以看出他的沮丧、愤懑、悲伤和叹息。
  
不过,他又确实与时宜不合。本来,辛亥革命时他并不是很震惊,也许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时代从此结束,也许他对于清代中兴本来就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但是,当新的时代并不那么使他心情愉快的时候,那个刚刚逝去的王朝就在他的心里成了一种批评现实的依据,成了时时追忆的象征。追忆本是一种悼念,但当追忆的对象不再是一个实存的东西时,它总是把过去幻化为追忆者的主观投影,寄寓着五彩流溢的理想,特别是过去的零星片断一再地出现在眼前提醒自己去追忆的时候,它就不断地强化这种对过去的恋眷和对现实的不满。辛亥革命的第二年,一个朋友从光绪陵墓归来,携来一片石头,就让他们这批人唏嘘不已,"孤臣下拜鹃啼苦,率土精诚马角催",再一年后,光绪的皇后去世,消息传来,又引起这批人的感慨万端,"空传朝夕奠,穷海蛰孤臣",当他们集会吟诗,分咏当年京师胜迹的时候,他们的追忆就挟裹了怨气和悲愤,沈曾植的诗里说是"身在南藩且无预,心悬魏阙怀千忧",他的好朋友陈三立的诗里说是"尔来铜驼窜荆棘,承平故事过者迷",一九一九年,已是前朝灭亡的八年之后,当那个满清情结最强烈的郑孝胥写了一首怨气冲天的《六十感愤诗》发泄着"所耻伍群盗"的委屈和"廉颇得赵卒,妖孽犹可扫"的期望时,沈曾植也跟着感慨"意尽虚空都粉碎,道亡歌哭倍绸缪"。"九日登高有故常,不知何处是故乡",不知故乡是一种无家的感觉,他在这种无家的感觉中,真的是自己把自己当成清朝的遗老了。
  
其实,不必在乎沈曾植是否算是前清遗老,倒是有必要来检讨一下"遗老"这个词语里所蕴涵的一种叫做"正统论"的历史价值观念。一个王朝新建立的时候,有一批人不与它合作,站在这个王朝立场上说,这批人就是"遗老"或"遗少",在"遗老""遗少"这两个词语里就有一种站在本朝立场说话的意思,多少有些贬义;但是,如果不站在这个王朝而是站在前一个王朝的立场上来说,这些人就应该叫"遗民",像宋遗民、明遗民等等,在"遗民"这个词语里就有一种站在前朝立场说话的意思,多少是个褒意(和这个词语相反的叫"贰臣"),从没听到有人会讽刺顾炎武、王夫之、郑成功是"遗老遗少",就是因为评价者不自觉地就把立场放在了汉族的明朝上而不肯把自己的屁股挪到满族的清朝上。从刘知几写《史通》起,历史学家就为这件事伤透了脑筋,不知道该把伯夷、叔齐夸奖成"义不食周粟"的"遗民"还是斥骂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余孽",也不知道"于旧朝存抱柱之信"是讲义气的忠臣还是"良禽择木而栖"是识时务的俊杰。
  

也许应该有一种超越王朝立场的文化眼光。其实从文化的角度看,沈曾植们的依恋旧朝,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生活、稳定秩序的企盼,在社会变动中,他们的旧经验无法适应新变化,于是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对于那些有高度文化修养、已经拥有了应付社会的知识、并且自认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与价值的人来说,心理上的冲击尤为强烈,他们未必特别重视一家一姓的天下更替,倒是更关心他们获得价值与尊严的文化传统的兴亡,在李 灼《海日楼诗补编序》里有一段沈氏的喟叹很能表现他的心底意思,他叹息"道"与"术"的分裂,觉得这样一来就没有了"定"即不证自明无须质疑的价值本原,而这种价值本原的社会体现是秩序,价值的阐明应该是知识人的承担,是文化人的责任,可是,在这种社会大变动时期,"学者"都背弃了自己的价值理想,转向一种实用主义的追求,所以秩序也就出现了混乱,"学士者,国之耳目也,今若此,则其谁不盲从而踬蹶也,且学者,礼之所出,礼也者,国人之准则也,若今学士,可谓无学,国无学矣,而欲质之以礼,其可得欤?",对上层文化的偏爱和对终极价值的看重,正是这批文人的所谓"旧朝情结"的来源。我很同意列文森(J.R.Levenson)在《历史与价值:当代中国思想选择的张力》及《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对近代思想史上维新派文人的分析,他说这批人们意识到对中国现存价值结构进行改革的必要,但在情感上仍然向传统倾斜,他们承受不了一种非中国化的价值体系在生活中成为普遍观念的中心,因此在精神上一直处于紧张与困境。这种对于传统的价值的依恋,有时会寄寓在一些具体的事物上面,通过它们来呈现,一张旧得发黄的照片,一本从箱子里突然找到的旧书,一件过去时代的衣服,一首依稀记得的老歌的旋律,其实人们未必一定就是依恋这些早已过时的东西,但没有这些东西似乎那种对于过去的情感就无处落脚安身,沈曾植《致汪康年》说:"所谓补偏救弊者,非邓将军捐其故伎之谓也,就固有之物加以节制,如临淮王入汾阳军,一指麾而壁垒旌旗变色,斯乃为善救弊者",他们并不真的反对变革,也不是真的拒绝未来,但是,把"过去"彻底地扫地出门,来个"旧貌换新颜",连一点回忆都不给他们留下,对于他们来说太严酷,他们忍受不了完全的陌生。
  
清王朝对于相当多的文人来说就是这样,它不是令人眷念的生活世界,却是理想中传统的象征,就象清朝末年并不是太平盛世而是让人揪心的乱世,可在事后的追忆中却成了"太平年"了一样,所以沈曾植看到曾有道光二十七年人题字的郑所南兰花图卷,就勾起往事如烟的旧京繁华梦,"题诗原是太平年,黄阁紫枢眉寿愿,十年我辈草间存,一老不遗箕尾远",看到道光二十二年《椿香圃图》时,就难免引起他离黍之思,想象八十年前的"海宇承平之日",还自比司空图写道"起我王官谷里思,图成意足不须诗",表现着自己的遗民情结。其实,他何尝不知道道光一代的内忧外患,正沉甸甸地压在人的心头,让人实在没法子自欺欺人地说"太平"二字。


  
当历史已经走到了二十年代时,作为沈曾植心目中传统象征的逊清皇帝已经只是绻缩在紫禁城里的寓公,过不了多久就连那紫禁城也住不成了,传统的象征的失落,象征着传统的失落,人们也在自己的记忆里很快地淡化着对前朝的记忆,连同对于前朝"遗老"的记忆。居住在上海海日楼内的沈曾植虽然有一批声气相投的朋友赋诗唱和、有一些慕名来访者登门求教,但毕竟蓬筚不再生辉,往日只是梦境,旧日一而再再而三地只是在梦中重现。一九二二年,他其实已经明白他的这一命运了,四月,他在给五年前写给康有为一首诗后写下了一段跋语说:"当时境厄而神王,颇自信,又信天道不我违也,于今五年,学说益昌而事实属左,余病益甚,岁不吾与矣"。不幸这是谶语,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初二,他与世长辞。这天,他起得很早,向人说到昨夜"梦境极佳",还写了一首诗,说他"每日至戌、亥、子时,神情特定",在别人即将入睡时他倒清醒起来,作为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这似乎有些反常,诗的开头就是一句"黄叶飘如蝶,青冥逝不遐",连他的梦里都是凄凉秋风,把黄叶刮得纷纷扬扬地漫天飘落,这秋景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兆头,预示了他肃杀的结局。其实,在这以前,医生就说过他,"心血太少,脑血太多,心房之力太弱,神经之用太强",看来,处在紧张和忧郁中的沈曾植命中注定难以越过七十三的大限,而他的一肚皮不合时宜也就随着他的躯体的消失而消失,时间却没有一点儿女情长的留恋,照旧把传统越来越远地忘在身后,真个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不合时宜的人的命运本来常常是被思想史遗忘,可是,他们似乎不应当被学术史遗忘。沈曾植和他那一批朋友们学术精湛、知识广博,视野也绝不狭窄,甚至可以说他们在近代学术转型期中一手牵着传统,一手攥住现代,今天我们的学术研究会是这个模样,正是从他们那个时代一点一点地转化过来的,正像王国维说的,他本来是"继承前哲"、"开创来学"的,"使后之学术变而不失其正 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但是,他们终究被渐渐遗忘,虽然胡先 说他是"清同光朝第一大师,章太炎、康长素、孙仲容、刘左庵、王静庵诸先生,或未之先也",可后来记得起他的意义的人并不多,只是像王国维、陈寅恪等一批人想起他来就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对长辈学者的一种尊崇,内藤湖南、伯希和等外国人提起他来就情不自禁流露对中国学术的一份敬意,数来数去,也就是一个俄国人卡伊萨林、一个日本人西本白川和一个中国人王遽常还记得起来给他写了介绍、传记和年谱。但是,在王国维、陈寅恪等人不再被学术史看重的时候,沈曾植的学术史意义就更加隐晦,因为,他们在思想史上属于"保守",而"保守"在以进化为线索,以进步为主流的思想史上是被贬斥到思想史之外的,思想史有时就象一本功劳簿,没有功劳的人没有资格在上面,他们只能发配于"另册"。
  
我在前几年写的一篇学术史笔谈里提到,学术史与思想史是可以分家也是应当适当地分家的,如何分,当然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不过让人忧虑的是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价值上的双重性常常被用一个尺码来衡量,被用单一方式来处理,以致于思想与学术搅在一道。如果思想史在高屋建瓴式的褒贬人物,学术史只好投鼠忌器,跟着思想史的褒贬而褒贬,单一的尺码中,要么一白遮百丑,要么一粒鼠粪坏一锅汤。思想史常常不得不用一种"当下"的立场来审视思想的过程,去取之间不免有时代的价值局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史家,自然对依恋旧时代的思想者不必假以辞色,也有理由把"主流"之外的思想家暂时放置一边,尽管去拣主流思潮进行描述,因为它的处理对象是"思想",思想是有时代性的,思想史也是有时代性的,可是,学术史则应该用另一种眼光与另一种价值来观看学术的发展,学术史处理的是"学术",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以及学术价值的断定,它似乎与思想史并不一样,如果思想史的判断过多地干涉学术史的描述,那么,学术史是很难公正地还原它的本来历程的,像胡适、像王国维、像陈寅恪、像郭沫若,思想史的干预已经使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能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了,只是他们名声太大,离我们太近,学术史既躲不了又绕不开,可是像沈曾植这样离我们远一些的学者呢,难道学术史的遗忘就可以是顺理成章的遗忘么?
  
其实,无论是思想史还是学术史,用法国年鉴学派史家布罗代尔的术语来说,如果不是站在当下的立场或王朝的角度进行选择,如果不是用简单的进化或狭隘的价值进行评价,而是在一个"长时段"中来估量他们的历史意义,从一种"文化"的观念来分析他们的思想学术,也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当然,这对于沈曾植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本来,他还很看重学术与思想的意义,一九一九年,他给罗振玉的信里称赞罗氏"地学精确,石史甄核,因以轶驾前贤,而殷篆一编,绝学遂通……在环球学界伟人中高踞一席矣",这是赞人,也是自期,表明他心底里还是很在乎自己是否能"在环球学界伟人中高踞一席"的,可是,越到晚景他越是明白,当他从有意使自己的心情从激愤转而悲凉,从悲凉转而旷达,他就在佛教思想中已经找到了自我平衡的心理方式,思想史也罢、学术史也罢,身后名声谁管得,"世界是空还是色,先生非有且非无",可是,又有谁看不出他的心境,实际上是旷达中潜藏了悲凉,悲凉中弥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迷茫呢。

一九九五年五月于京西寓所

原载《读书》1995年9期



你不可不知的十大思想家
台大傅佩荣:中国人必读的六本书
这11本史上最难文学经典名著,读过5本算你牛
《史记》什么会成为历代帝王教科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学人一览  陈独秀 梁启超 | 胡适 | 梁漱溟 | 顾颉刚 | 桑兵 | 钱永祥 | 周雪光 | 彭刚 | 周保松 余英时 | 黄仁宇 | 阎步克 | 王汎森 | 仇鹿鸣 | 田余庆 | 裘锡圭 | 罗志田 | 葛兆光 | 李零  | 朱光潜 | 陈平原 |  胡恒 | 张敢 | 瞿骏 | 罗志田 | 罗新 | 侯旭东 | 陆扬 | 陈尚君 | 孟彦弘 | 黄宗智 | 贺卫方 | 邓小南 包伟民 | 李新峰 | …

微信精品专题 | 历史学家余英时(60篇)北大阎步克(50篇)复旦仇鹿鸣(35篇)北大田余庆(20篇)翻译家巫宁坤(36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