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朗读者」:假借文学之名的「感动中国」,换汤不换药的央视综艺

2017-02-22 绿撸 小鲜电影

 

今年的国产综艺迎来了一波新鲜血液,前有《见字如面》被评为综艺清流的成功,后有《中国诗词大会》上热搜的武亦姝,再到今天要说的是由董卿主持并首任制片人《朗读者》,刚播一期,一水5星好评,豆瓣高达9.2分




但遗憾的是,我个人并不喜欢《朗读者》,因为它不够纯粹,如果非得要概括一下的话,它的内容就像语文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而形式则是缩水版艺术人生+低配版见字如面+非表彰版感动中国的集合体。

 

这是一档央视气息扑面而来的节目,什么是央视气息?简单概括就是从不间断刻意煽情的钢琴曲,提着气说话张口就像写作文的主持人,以及富丽堂皇但其实并没什么卵用的舞台。




我们先来聊聊形式。

 

整个节目基本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董卿面对观众简单引出即将出场的嘉宾,然后走入一扇门,与嘉宾握手寒暄,然后门就关起来了……两人进入访谈间,沙发上对坐聊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把观众关在外面看大屏幕。




这一部分就是缩水版的《艺术人生》,基本属于煽情不足,尴尬有余。

 

而整个舞台设置,依然是大而空洞,那道门的设计如果不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就是大写的形式多余,而门上方的墙上,很应景的摆满了书籍,不过目测是摆设。

 

进入第二部分,聊天结束,董卿和嘉宾一起走出访谈室,来到观众前,嘉宾开始读一篇豆腐块长短的文字,结束,请出下一位。



 

第二部分基本属于低配版的《见字如面》,为什么这么说?


《见字如面》在形式上胜在简洁,大篇幅点题“见字如面”四个字,小部分进行介绍和解读,而《朗读者》在形式上则是一个完全的组合体,访谈+朗读+感动中国,三大块的割裂感很严重,反而显得不伦不类,侧重点最终落在“者”字上,其实还是借文学之名而做的一个“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的变种。


拿十分成功的《奇葩说》举例,无论它怎么作妖,它的辩题如何博眼球,但它的内核仍是辩论,辩手们仍继承着辩论的传统,需进行专业培训。但同时它又能将传统辩论赛进行解构,打破人们对辩论的常规认识,那些人人穿西装,戴着眼镜站在两张桌子后理性的样子,如今完全改头换面,辩手们也可以如此时尚艳丽,也可以如此不顾斯文


打破人们对一种形式的常规认识,这是解构,是突破,是创新,而《朗读者》只是旧形式的重新组合,且并没有达到1+1+1>3的效果。

 


很多人评论《朗读者》比《见字如面》好看,非常理解这些人的G点在哪,这就要说到内容层面。

 

《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钢琴伴奏请了李云迪,董卿穿得超级粉嫩就上来了,风采颜值依旧在线,只不过下巴有点怪怪的……



 

言归正传,这期嘉宾一共请了6组。

 

第一位是演员濮存昕,讲述了儿时腿部残疾的经历,朗读了老舍的《宗月大师》节选,送给当年让他能正常走路的大夫;


第二位是一位在阿富汗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讲述了在每日死伤无数的阿富汗迎接新生命的经历,朗读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




第三位是商界传奇,联想前董事长柳传志,朗读了他写给儿子的结婚致词;


第四位是一对全国范围内撒狗粮的夫妻周小林和殷洁,朗读了朱生豪情书节选;


第五位是世界小姐张梓琳,朗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送给自己的女儿;


最后一位,也是最厉害的一位,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爷子特别可爱,他的同事及学生们朗读了他多年以来的一些翻译作品。



董卿(左)与翻译家许渊冲(右)

 

光这样讲一遍,估计也能感动一批人,这就要说到这档节目的本质了,真正感动你的,是故事,不是文学。带着文化诉求而来的观众势必要跟我一样失望而归了。

 

如果说歌唱选秀节目是讲故事之中插播几首歌曲,那《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讲故事之余朗读几行文字了。

 

这也是我最不喜欢它的地方。当然,这与上文聊到的形式不无关系,但我们还是可以与《见字如面》来做一个对比。

 

《见字如面》是文字的演绎版,嘉宾是功力深厚的演员,一封书信在他们的演绎中有穿越历史之感,感叹在时间的洪流中,曾有那么多的情感借由文字传达,虽眼不能亲见,但彼情彼景被拉近,演员声音加肢体的表演是加分项,但最终动人的还是以书信为载体的文字的魅力。



而《朗读者》则不同,在朗读之前是大量的个人故事讲述,极长的情感铺垫,而朗读的文字只是这些故事的增味剂,这是借前人的笔墨来烘托自己的故事,当然这无可厚非,“朗读者”重在讲人,但在关于它的介绍中,却提到了节目的最终诉求是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三美并重,但好文章却成了点缀,故事显然喧宾夺主了。

 

当然一切都是为了收视率,因为观众就是那么爱听故事



 

《见字如面》是遥远的故事千里迢迢走到面前,《朗读者》是将文字中故事的翻版再现,《奇葩说》用故事立观点,脱口秀编撰虚拟人物说故事,早年间的《百家讲坛》为什么比语文课有意思,因为故事讲得好,大家都爱看。

 

无故事不成综艺,早已是惯例,唱个歌要摆家族史,跳个舞要说曾经差点没站起来,对自己的技艺不自信没底气才需要靠故事来增加戏剧性,而《朗读者》或许还不完全信任文字自身的力量。

 

严肃、干货的文化类节目其实早就有一批,只不过它们终究是曲高和寡,比如“理想国”与土豆网合作孵化出的“看理想”系列,分为三档视频节目——画家陈丹青的《局部》,讲述艺术与文化;


作家梁文道的全新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他还在凤凰卫视主持一档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


评剧家马世芳的《听说》,透过台湾流行音乐讲述台湾历史。


 

这类节目依然十分小众,但却是有真正文化需求的人所期待的节目,它带来的是硬知识,同时开阔你看待问题与世界的视野


所以反观《朗读者》的大热,或许还并不能因此高估观众的审美以及对文化的渴求。

 

诚然,在综艺节目被真人秀强势洗劫一番之后,这种表演式的主流娱乐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快节奏中的现代人开始转向品质与人文的大众审美,但要说《朗读者》等代表着人们对娱乐有了更高级的认识和诉求,可能还为时过早,毕竟故事已经盖过了文学的风头,催人泪下的也与其他节目里常见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不无二致。

 

但不能否认的是,故事仍有故事的力量,在最新的一期《一千零一夜》中,梁文道推荐了一本《观看之道》,它的作者约翰·博格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个概念来自于德国思想家本雅明“说故事的人负责打开圈子,让我们重新得回一些共享的经验”,如若从这经验中获得神秘的智慧,这就是一件值得的事。



《一千零一夜》

 

所以,《见字如面》的火是必然的,应运而生的《朗读者》也将在一番对比之中成长下去。


在它们的成功之后,势必还将会出现一大批类似的跟风之作,它们的出现对打破目前生态下的综艺格局有绝对的积极意义,但对它们的盲目追捧和过度吹嘘却是值得警惕的。


而随着它们的播出,讨论声和评分也会慢慢回落,《见字如面》由于糟糕的主持人也减了不少分,但如果能激励更多文化人创造出更多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节目,那就是一件好事,希望泛滥成灾之后,还有去粗取精的环节。

 

不过,我们不能将对文化的诉求完全寄托于一两档综艺,如果你真正渴求文化,求真求知,希望我们都能回归古老的方法,去书中找寻答案吧。


- FI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