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芳华」光见血,不见刀

2017-12-15 大脑门 小鲜电影


文丨大脑门

二十四寸的大脑门




《芳华》我没有哭。

 

很自然地,我把它归咎为当天观影的氛围所致。

 

毕竟当群体中的大多数都在缅怀感叹之时,我这样的另类势必会脱离集体的共鸣圈而遭受到语言上的排挤。

 

毕竟当网上开启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之时,过分纠结形式内容的表达势必也会造成群嘲般的吹毛求疵。

 

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也被集体主义了。



这场大型的排挤运动,在跨越了四十年之后,其中的“感伤”氛围依旧浸染着我们。

 

尤其是《芳华》在连接了一个不可言说的大环境之后,这种孤独落寞感更是被放大了数倍,怎么能不叫人伤感。

 

50后追忆过往,60后感同身受,70后顾影自怜,80后孤芳自赏,90后自怜自艾。

 

至少在这一点上,大脑门是敬佩冯小刚导演的。

 

他拍出了一部属于50后的青春影片,却圈了一票儿老少妇幼的粉。


 

壹 | 《芳华》已经很好了,但我想说,它本可以更好

 

“隔了那么长时间,很多细节模糊了,很多枝节丢失了,留下来的就是最主要的,我能想到去概括的词就是:美。那种身体的、情感的,甚至是环境一起造的美感,就在心里孕育成长,放大,好像它自己也是有生命的。”

 

,是冯小刚拍摄《芳华》最大的执念。

 

《芳华》前期的宣传物料也是同样的基调:大长腿、小细腰、姣好的面容,与飒爽的风姿。最大的噱头就是女演员全部素颜出镜。

 

水房里若隐若现的胴体,阳光下皮肤外表镶起的小绒毛,闪着金光、泛着温柔的大眼睛……就像一管麻醉剂,让冯小刚致幻了四十年


 

以至于当影片结束,大脑门都在反问自己:《芳华》到底痛在哪里了?是我没有看出来吗?

 

从头到尾,冯小刚只是轻抚了一下50后的悲怆,将伤疤亮了亮,再无过多的赘述深论

 

他将他的青春增添进了无数遐想的成分,我们又在《芳华》的基础之上增添了自己对于影片的过度解读。


 

我们是真的被感动了吗?还是只是窥探了一个从未发现的世界,面对第一次接触到的伤痛,我们被震惊到了

 

这个时代本身就是剧本创作的一个巨大空缺,随你们往里面添作料、加想法,它总会让你烹出一顿不会太差的“夜宴”。

 

就像70后的出国,80后的堕胎,90后的留守儿童一样,我们的青春,都被定义了一个关键词。

 

冯小刚第一次为我们罗列出了50后的青春关键词



它与《致青春》的不同之处只在于,一个讲了70后的矫情,一个讲了50后的矫情。

 

对,越战是真的,死伤4万人是真的,导致精神困疾2.5万人也是真的。

 

但细究起来,这并不是拍给父母一代人的爱情片,这只是拍给冯小刚自己幻想中的年华。


被时代欺负过的冯小刚,心底里却留下了最美好的年华回忆。



《<芳华>纪录片:我把芳华献给你》中,有一场在文工团的门口,何小萍送别刘峰下放的戏,冯小刚坐在摄影机的后面,一支烟,两行泪,久久地凝固不动。

 

大脑门相信冯小刚对那个年代是有极大的触动和诉说欲的。

 

文工团实建,香格里拉也真去。镜头语言、色彩搭配、构图讲究都达到了华语电影史的高峰。

 

他大胆启用了大量的新人演员,在稚嫩的外表和演技之下,有他需要的那种没被污染、消费过的东西,也有他需要的那种新人调教。

 

开拍前几个月,他带领十几个演员进行训练,排练舞姿的同时烘托一种集体感。

 

包括选择黄轩,也是他在考虑了属于演员没被明星的光环隐去之后,慎重决定的。



只是这些都被《芳华》以各种原因隐去了

 

冯小刚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绝不是吃的最好的那个人。

 

贰 | 冯小刚搭建了一个时代的框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空无一物

 

在《芳华》的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话针对严歌苓。“严歌苓有一种本事,一把刀悄没声出手,皮肉翻开,再捅深一刀,左右转一转。”

 

有人说冯小刚在《芳华》基础之上,对严歌苓做了减法。

 

这种“减”,有三:

 

大集体环境之下人性的复杂。揶揄、嫉妒、自恋、腹黑……

 

刘峰前后命运的变化永远有一条线在始作俑,那个时代对人性欲望的泯灭是无可估量的;

 

何小萍与刘峰作为主角的出场率明显减少了,影片将他们的戏份替换成为其他四位女兵零零碎碎的支线上。

 

这三种减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前半段和后半段失衡般的割裂。


 

文工团象牙塔般的梦幻美好,与里面极易压垮的人伦道德,在本就不协调的基础之上,又因为抛弃了原著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导致后半段突然出现的6分钟战争场面,只剩下一堆“肤浅”的痛。

 

所谓的拉帮结派、欺凌揶揄皆被描绘成为小打小闹当中的小插曲。尤其是那六分钟一镜到底的战争场面,喧宾夺主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

 

但是《芳华》应该如此吗?

 

那个朴实尴尬的年代,真的全是大长腿、小细腰与洁白的皮肤吗?

 

那个毫无“生”气的年代,真的有这种来来往往的战争思痛吗?



痛定思痛,他本可以将故事讲的更好,却依然只留下了一堆“自己幻想过的青春”。

 

《芳华》单拎出来的每一场戏都是精品,但是更多的是冯小刚呼啸一过的点子拼接、情绪拼接,风一出,就散了。

 

他执意让《芳华》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伤痕文学,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别无更多的解读。

 

我回想起影片的整个故事,发现头脑中真的只是一连串的场景氛围,什么都不缺,但什么又都缺。


 

“就是那么多年来的一个欲望想拍出来,我希望它最后出来的时候,治愈了我,也终将治愈很多观众”

 

严歌苓笔下对人物含蓄的讽刺,在小说的呈现上来会很丰富,立场会很隐蔽。但冯小刚也直言“但在电影上肯定吃亏”

 

这是冯小刚固执地坚持只保留那一份“美好”的原因。

 

它通通都建立在冯小刚的情怀之上,好在这一份的“美好”,它普通也普通在只是一份“小美好”。


 

我猜想,如果换做旁人来做《芳华》,必定不会引起这么大的阵仗。但《芳华》恰恰就是冯小刚的。

 

1981年谢晋的那部《高山下的花环》,同样反映了那段越战时期。

 

光荣与梦想并存的年代,一个老将军毫无犹豫地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了战争的炮灰,上层领导随意地对军队进行指挥,副连长开路牺牲却因为生前话直不予评功。

 

后半段以人死不赖账为主线揭示了老区人民的贫困,阵亡通知书、遗物交接、哭坟等环节的含蓄处理将情感、反思更加上升了一个大的高度。


同样都是“痛”,但这种“痛”,我们会反思,会慎重。


 

60岁的一个老人,固执在甲子之年选择将自己的青春幻想悉数展开,我们敬佩这种勇气,敬佩这种毅力,但我们却回望不了过去,反思不了未来。

 

光见血,不见刀。

 

在《芳华》哐哧哐哧的年华里,说到底,“刘峰一批”还是历史的配角,被历史忽略,又被历史拿来编排。


-  FIN  -




截止明天中午12:00

鲜女会选

1个沙发+4个走心评论

被回复直接扫码加 wo

领【现金】红包




>>>查看往期内容<<<

金马影帝,给了一个“老混蛋”

  重构梵高之死

人人都爱这个“熊孩子”



 

 看看其他 

红衣女孩菅田将晖看不见的客人

使女的故事那些爱人

一些怪人海边的曼彻斯特

 托尼·厄徳曼女教师

24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