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部编版五(上):专项训练⑥人物描写

关注☞ 小学课文朗读 2021-04-27


单元知识

阅读训练

生字字帖

课文必背

句子专项

单元提升

每课一练

 经典书单 

 单元测试 

课外积累

综合资料

课文必背
*************************************部编版五(上):期中测试卷1
部编版五(上):专项训练⑤记叙顺序
部编版五(上)口语交际专项练习④


【技法指导】

一篇文章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往往会用一些描写手法直接或间接地把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表现出来。我们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等。
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指人的肖像。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等,外貌往往与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有密切关系。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透过父亲的外貌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执着,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语言描写。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语言不仅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而且能表现其思想感情,反映其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的品质。如《桂花雨》一文中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的这句话表现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也可以看出在她的眼里,老家的一切都比杭州的要好。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描写一个人在特定的场合的举止动作。描写人物,动作必不可少,但我们要选择关键性的、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动作去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等。如《慈母情深》中的句子“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通过描写母亲的动作来表现母亲的忙碌,可见其工作的辛苦。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在习作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揣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岀来,让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如《学会看病》一文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这个句子刻画了“我”矛盾的心理,虽然想锻炼儿子,但是儿子离去后,“我”还是非常担心,表现了“我”对儿子深深的爱。
神态(表情)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或想法。如《梅花魂》一课中的句子“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透过“泪眼蒙胧”这一外祖父的神态,我们感受到他的伤感,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却因自己年老不能回归而极度失望痛苦。

【典例分析】

不能搞特殊

20世纪60年代初,李讷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她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一次,回家时,她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从不乘小卧车。正因为如此,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来临后,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他严厉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辩地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自己骑车子回来。“困难时期,李讷很少回家。一次,卫士尹荆山去学校看望李讷,发现她饿得脸发黄,心里很难过,回来后向卫士长作了汇报。卫士长是看着李讷长大的,李讷从小就和战士们一起行军,风餐露宿,一样吃盐水煮黑豆,如今成了共和国主席的女儿还要挨饿,想到这些,卫士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瞒着毛泽东给李讷送去了一包饼干,李讷怕别人发现影响不好,见附近没有人,才大口地呑下两块饼干。这件事被毛泽东知道后,他又批评卫士长:“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卫士长解释:“别的家长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听到这话,毛泽东更是生气,他说:“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许送!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1.“李讷怕别人发现影响不好,见附近没有人,才大口地吞下两块饼干。”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       ”的句子是       描写,从中我体会到             

3.卫士长为什么要给李讷送饼干?

4.毛泽东两次批评卫士长是因为什么?从中我们感受到毛主席怎样的品质?

 

【答题指导】

做第1、2题时,我们要先把短文读懂,然后回想我们小学常见的五种人物描写方法,第1题通过“大口地吞下两块饼干”可以看出这是对李讷的动作进行描写。这样大口吃,可以看出她很久没吃东西了,非常饥饿。第2题中的这句话是毛泽东说的,这是语言描写,透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对子女要求严格,不准他们搞特殊。


【答案】

1.动作。李讷很久没吃东西了,非常饥饿。

2.语言、毛泽东对孩子要求严格

3.因为他发现李讷饿得脸发黄,并且知道她吃了很多苦。

4.因为他去了学校接李讷,并送了饼干给李讷吃,给李讷搞特殊。毛泽东对子女要求很严格,生活很朴素。


【对应训练】

桑葚娃

又到了桑葚结果的季节,弟弟几乎找遍了桑树坡的每一棵桑树,摘下桑葚一颗一颗喂进妹妹的嘴里。那些半红半青的桑葚,妹妹嚼着嚼着,会从嘴里吐出来,因为没有完全长熟的果子是酸溜溜的。于是,弟弟记住了哪棵树上有红的,哪棵树上有青的,今天该摘哪棵树上,明天该摘哪棵树上的。总之,他想方设法要摘到最好的桑葚,让妹妹高兴得不哭不闹。爸爸奖给弟弟一个外号“桑葚娃那天刚放学,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弟弟该不会在桑树坡吧,我冒雨跑回家,可家里没人,这下我可慌了。只听见弟弟在桑树坡高喊:“爸!妈!快拿斗笠来!“我赶忙奔向桑树坡,只见在一棵大桑树旁的小石洞前,弟弟浑身被雨水浇透了,站在洞口遮挡着雨点;竹背篓里的蛛妹没有被雨淋着,正笑嘻嘻地吃着桑葚,满嘴红红的桑葚汁,从下巴一直流到衣襟上。我说:“弟弟真有办法!”弟弟听了,觉得像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开心地笑了。雨停了,弟弟说:“哥,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们给他摘桑葚泡酒,好吗?”“好!”于是,我爬上桑树,弟弟背起妹妹,双手把斗笠翻过来接着。摘啊,摘啊,直到弯弯的月亮挂到了桑树坡的上空(节选自《青少年文学殿堂•大作家系列〈散文卷〉》,作者:钟代华)

1.用“         ”画出第3自然段描写弟弟妹妹神态的词语。

2.从“瓦華找遍了桑树坡的每一棵桑树”一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爸爸称弟弟为“桑葚娃”的原因是(  )

a.弟弟很喜欢吃桑葚。

b.弟弟总能摘到最好的桑基,并且熟悉每棵桑奁树的果子是否成熟。

c.弟弟每次摘桑葚总带着妹妹。

4.“弟弟真有办法!“指的是哪件事?

5.画“         ”的句子是人物的什么描写?可以看出弟弟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1. 笑嘻嘻、开心地笑。

2.弟弟找桑葚很有耐心,找的地方很多,也付出了很多。

3.b

4. 弟弟站在洞口遮挡着雨点,竹背篓里的妹妹没有被雨淋着。

这句话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弟弟很有孝心,爱父亲,懂得感恩。



下载文档(两种方式) 

1.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小程序码 

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输入提取码:5tzy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