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党委宣传部 2018-05-25

创新人才引进理念 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连续多年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队伍逐年壮大,人才作用逐渐发挥,逐步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助推学校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秉承人才强校理念 推进人才强校工程


近年来,通过回顾学校事业发展历程,特别是成功更名为大学和正在努力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都深刻认识到人才资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对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极端重要性。学校坚持以实现“一三五”发展战略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在公平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人才总量明显扩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载体建设和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打造了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助推教学科研发展

Teichmann教授签约仪式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博士300余人,正高职称人员16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270余人。学校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聘请了数十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校学术院长、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引进了一批四川省“百人计划”专家和海归学者。

从2010年到目前,新增博士以上学历人员200余名,仅2017年引进博士147余名、送培博士近4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了非凡的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人才管理方式 创新人才引进工作


秉承人才强校的理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召开三年一度的专题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重大人才工作,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保证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2018年修订出台了《关于印发《西南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并坚持贯彻执行,形成了非常具有激励导向的专项绩效奖励政策,在职称评聘方面亦对优秀人才予以倾斜。根据目前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实际,学校适当提高了博士以上学历人才安家费,加快了平台建设和人才团队组建,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对外,学校不断寻求地方政府支持,2015年学校更名后,给予了我校1亿元人民币的人才专项奖励,用于高端、急需人才及团队的引进事宜。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公益资金支持,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支持我校60万元开展“金教鞭奖”教学大赛,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在目前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我校一方面坚持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生活、工作、发展细节,把感情留人、工作条件、用人所长落到实处,鼓励人才干事创业。另一方面,转变观念,改革管理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新性地实施了二级院系学术院长、特聘教授等项目,通过柔性引进,组建团队,助推学校事业发展。

1

积极试点学术院长项目

学校现聘任美国贝勒医学院终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徐建明教授为我校基础医学院学术院长,聘任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为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学术院长,聘任第四军医大学梅其炳教授为我校药学院学术院长,聘任北京大学雷剑波教授为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

实施二级院系学术院长项目后,学术院长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学科建设进步显著,人才引进成效明显,科研业绩大幅提升,科研团队初步组建,青年教师进步成长明显加快。

徐建明教授

梅其炳教授

蓝辉耀教授

2

大力实施特聘教授项目

2010年我校高薪引进了吴剑波、傅俊江两位在美工作多年海归博士后到校全日制工作,创新工作合同式管理方式,实行业绩与年薪挂钩,通过合同明确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开启了特聘教授项目。其后,协和医学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一批专家教授相继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与一般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不同的是,特聘教授每年固定到校工作一段时间,负责学科方向凝炼、学科发展规划及组织实施、人才团队组建、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及具体科研指导,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

3

加大博士学历人员引进力度

学校为引进高层次学术人才,优化师资队伍,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增强吸引力,提供较为优惠的安家费、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及待遇;二是在政策范围内解决配偶的调动,积极与市人才办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三是学校采取了目标管理考核,下达博士引进的目标任务,调动二级院系人才引进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加强宣传,实行在商业网站、Sciense杂质等大力宣传学校,加强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单位衔接,加强大财引进力度。


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 全面发挥人才效益


发挥人才作用,最为重要的是搭建好让其施展才华的舞台。我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都量体裁衣、量身定制,搭建了专属研究平台。同时选取优秀研究人员和有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引进优秀博士和具有相应经验的海归人才,组建研究团队。给予负责人充分的科研及学术自主权,着力发挥好人才效益。

以学校为徐建明教授搭建专属工作平台肿瘤研究所为例:近两年,团队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省厅级、泸州市科技局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研究经费超过500万元。近年,徐教授发表西南医科大学署名SCI收录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0,引用频率500余次。其中在国际知名杂志Nature Reviews Cancer、Nature、Development Cell、Cancer Research 、Cell Research、Molecular Cell、PNAS和J Biology Chemistry等发表文章10余篇;2017年发表SCI论文6篇,在乳腺癌发生及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新闻社·新媒体运营中心

图文:人事处

编辑:李怡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