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云”?

小侨 中国侨网 2021-01-31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也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

 

面对挑战,海外华侨华人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也不忘开启“云端生活”,运用现代科技,在最大程度上克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在,来和小侨一起了解侨胞们的“云端2020”吧。

 

“云问诊”

 

预防新冠肺炎,避免人员接触是关键。为了降低侨胞往返医院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各地相继推出线上问诊平台,随时为海外侨胞在线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浙江省上线了互联网医院侨胞关爱健康平台,帮助侨胞们实现“云问诊”;福建省侨务部门多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线上直播,提供科学的心理疏导服务;广东佛山市利用现代科技,打造了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平台小程序,帮助用户查询所属小区及全国疫情等信息;重庆市渝中区卫健委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团队,为海外侨胞建立微信“问诊群”……


浙江省互联网医院侨胞健康关爱咨询平台。 郭其钰 摄

 

疫情面前,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海外侨胞与家乡亲人的血肉亲情。

 

在海外,侨胞们也在积极自救,组织线上公益讲座,并成立各类疫情互助小组。

 

法国华文媒体《欧洲时报》多次组织线上公益讲座,邀请心理专家谈疫情之下的情绪管理、家庭关系等;美国华裔精神健康联盟举行“安心行动”系列网上直播讲座;意大利侨胞建立的“网上方舱医院”,为确诊新冠肺炎的侨胞提供寄送中药、问医咨询及心理援助等服务……

 

这样的“线上诊疗”,在满足人们求医问药需求,保护医患双方免受感染的同时,也使个人防护措施入脑入心,让海外侨胞们吃下了“定心丸”。

 

“云留学”

 

在欧美各国“居家令”和“封锁令”的作用下,各大高校相继停课,留学生们按照学校安排,进行线上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

 

从3月份开始,在巴黎萨克雷大学流体动力学读研二的周同学就不得不过起了网课生活。

 

他表示,自己所在学校有一个线上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老师可以发布教案、作业,还有一个视频会议平台,平时师生们就在这个系统里上课。

 

上课时,每个老师家里都有白板,有的老师会增加课间休息的次数,以防师生连续看屏幕疲劳。

 

为了克服网课带来的时差问题,美国杜克大学经济与计算项目的研究生王志超每周都要凌晨两点半起床。


他表示,学校的课程都提供了录像,如果不上实时课的话,可以第二天早上看录像。但是他的课程是研讨课,需要与老师同学互动,所以只能在夜里上课。

 

今年的毕业季也受到了疫情的波及,国外许多高校的毕业典礼不得不取消或推迟。为了让毕业生们不留遗憾,有的高校推出了“云毕业典礼”。

 

纽约大学的线上毕业礼该有的仪式感一点不少:学校为所有毕业生邮寄了毕业帽、流苏及小旗帜,该校计算机和艺术学院的学生还制作了独一无二的虚拟现实技术版毕业晚会,还原了纽约的街景和地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毕业礼更加别出心裁,除了常规的流程之外,师生们还通过游戏《我的世界》搭建了一个“虚拟校园”,再现毕业典礼的盛况。熟悉的图书馆、呆萌的“乐高版”校长、宏大的毕业会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真的置身校园。


资料图:往年纽约大学毕业典礼。(中新社发 阮煜琳 摄)

 

在家中参与这场毕业礼的中国留学生吴粒粒(化名)说:“相信此次线上毕业典礼将被记入学校的史册,作为一届特殊的毕业生,这种不一样的经历,是我们最好的毕业礼物。”

 

“云旅游”

 

新冠疫情也阻碍了人们出门游山玩水的步伐,多国的中国文化中心推出了“云游中国”系列活动,带领大家足不出户,感受中国美景和文化。

 

卢森堡中国文化中心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在线展示中国文化和自然风景,带领大家“云·游中国”;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则制作了一系列视频讲座,把中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娓娓道来。

 

游客人数骤减,使华人旅游业者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欧来欧去”华人旅行团东欧负责人、旅匈侨胞佟大明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尝试做“直播”转型,带领观众在异国街头且行且看,通过“云旅游”欣赏异国美景,借此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在新西兰,海外侨胞旅游业者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开辟了“直播带货游”的新玩法。


6月8日下午,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宣布,新西兰将在8日午夜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从二级降为一级。图为民众在海边玩耍。

 

中旅新西兰尝试将社交网络直播平台与旅游体验结合,将虚拟旅游体验与当地产品销售结合,乘着直播行业的大潮,渡过目前的难关。

 

受疫情影响,世界多国的线下中文课堂相继暂停授课。

 

停课不停学,寻根上“云端”,2020海外华裔青少年“魅力北京·多彩华夏”中华文化体验线上夏令营就通过“云游”课程,让营员们足不出户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营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夏令营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中国一样,走进了故宫,登上了长城,游览了颐和园。”

 

 “云办证”

 

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多个驻外使领馆相继推出“不见面”办理护照/旅行证服务。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网站截图

 

有办证需求的侨胞可经网上预约,将申请材料邮寄至使领馆。使领馆收到申请人材料后,将对申请人身份进行视频审核。审核无误后,工作人员会将办理好的证件回邮给申请人,全程无需申请人到场。

 

使领馆的贴心服务引得侨胞们纷纷点赞: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截图


“云生活”

 

为了防控疫情,多国政府要求民众减少外出。不方便出门见面,侨胞们之间的“云交流”就多了起来。

 

俄罗斯晋商总商会会长高先中建了两个微信群,“成员们分享医疗防治知识、介绍当地政策法规、传达需求,还互相赠送口罩、蔬菜等物资。”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热心侨胞也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互助群”,侨胞们在网上聊天讲笑话,排解大家的心理压力,还有人开起了免费在线粤语课。

 

疫情期间,因为无法正常开工,侨胞们有了难得的空闲时间,他们抓住时机,重进厨房,忙得不亦乐乎。

 

澳大利亚江苏总商会执行会长王宁说,疫情期间,江苏省统战部门在线推出了“云端菜品视频教学”,枸杞蘑菇蒸鸡翅、金银花翡翠鸡丝、红酒焖牛肋骨……一道道家乡菜品走上云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都一一展现。而且,这些食材在澳大利亚很容易就能买到,做起来也很方便。

 

410日,心心相连、共克时艰,药食同源、健康生活中餐菜品海外推广发布会在南京举行。 顾津臣摄

 

整日研究美食的日子过了太久,很多人发现自己变胖了,侨胞们便组织起来,通过云健身的方式,与肥胖作斗争,增加免疫力,一起抗“疫”。

 

疫情期间,由于健身中心关闭,住在洛杉矶的华人洛先生不得不一个人在家健身,觉得枯燥无聊,缺乏动力,于是就在微信中成立了“疫家人云健身”群,吸引很多朋友加入。大家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跟着健身操视频同步起舞。虽然每天大汗淋漓,但大家都感觉十分爽快。

  

疫情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无法阻挡人们相互关怀、热爱生活的心。侨胞们的“云端生活”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依旧精彩。相信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会成为他们难忘的回忆。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网站、中国驻希腊大使馆网站等。

作者、编辑:刘曦涵

2020年,你“宅”了吗?


全国疫情风险地区都在哪儿?这张图告诉你


年终特稿:“疫”路考验 海外侨胞桑梓之情愈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