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 | 吴应辉:中文为何在全球受到欢迎?

中国新闻社 中国侨网 2022-03-19

中国强大了,中文才会真正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记者:马秀秀
全文字数:2409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中文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长期以来,中文的运用保障了联合国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民心互通。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
  
中文为何在全球受到欢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中文热”发展、海内外中文教育对中外人文交流和文化互鉴的作用等议题作出解读。

资料图:泰国留学生慈诚婉正在用毛笔写字。赵晓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国际中文教育有助于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理解,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文走出国门到越来越受世界欢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吴应辉:中文走出国门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但几个重要时期主要在唐宋、明清和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唐宋时期中文走出国门,是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大批来华留学生归国后传播中文、中国文化,而后形成汉字文化圈为标志。明清时期,则以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区的大批民众移民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并在南洋形成华人社区,将中文传播到南洋为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则是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经济、科技等领域快速发展带来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需求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实施为标志。中文价值快速提升,从而激发了世界各国开展中文教学的积极性,许多国家制定了中文教育相关政策,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中文课程。
  
此外,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范围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文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播。

资料图:肯尼亚留学生罗珃正在练习汉字。赵晓 摄
  
中新社记者: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什么?中文在全球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吴应辉:一个国家将某种外国语纳入本国国民教育课程体系,是该外国语在本国获得许可的重要标志,意味着该国已将此外国语纳入本国的外语教育体系,并将配置相应的政府资源支持其在本国的教学。
  
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这些国家对中文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的良好预期,也预示着这些国家的中文教育将获得更多的政府及社会资源支持,从而使这些国家的中文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语言的国际传播主要取决于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因素。硬实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量化,经济、科技、军事等都属于硬实力范畴,经济可以用GDP等指标量化,科技可以通过专利等许多指标量化,军事可以用评价各类军事装备的数量和先进程度的指标量化。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感觉到,如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可大概作判断,但很难对不同国家的形象进行量化比较。
  
硬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软实力附着于硬实力。因此,语言的国际传播以硬实力作为基础。中文在全球受欢迎的根本逻辑在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快速增强,提升了中文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价值,学习中文的根本动力,是世界各国与中国开展包括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合作而形成的刚需。中国强大了,中文才会真正走向世界。

资料图: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冬令营学生穿汉服合影留念。叶秋云 摄

  
中新社记者: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好钥匙。可否举例说明,海内外开展的中文教育对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文化互鉴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吴应辉: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王祖嫘、吴有进(泰国)和龙威(缅甸)三位博士关于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民众中文水平对其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影响的系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国民众中文水平与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呈正相关关系,即中文水平越高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越好。此外,高水平中文专家还可发挥同时通晓中文和本国语言文化的优势,面向本国民众使用本国语言阐释中国,面向中国民众使用中文介绍本国,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缅甸籍博士龙威参与翻译缅文版《习近平喜欢的典故》,龙威还在缅甸电视台和其他媒体经常介绍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情况。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海内外开展的中文教育对促进中外人文教育和文化互鉴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资料图:外国老师Thomas在课堂里教中文 温千里 摄
  
中新社记者:当下世界面临疫情挑战,全球中文教育的现状如何?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吴应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全球中文教育总体呈不断发展态势,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中文教育也遇到一些困难,许多国家中文师资短缺,但中国的中文教师又派不出去,许多学校的中文课程改为线上教学,与线上教学相关的教学理论、方法、资源、设备都面临许多挑战。疫情对各国经济的打击也波及到中文教育,一些学校开设中文课程的经费难以保障,部分国家因疫情防控关闭国门,也导致中国国内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文教育受到影响。此外国际政治对中文教育也产生了局部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极少数发达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受到打压。
  
对海外中文教育的支持应分类施策,要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文作为外语教育和华文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关心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支持。
  
中新社记者:您对在海内外学习中文的语言爱好者有何建议?
  
吴应辉: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懂中文的人必将在未来人生获得更多机遇,然而学会一门语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建议有志于从事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人抢抓机遇,尽早开始学习中文,并建议一定要到中国学习一段时间,感受、体验、理解当代中国,并向本国人民介绍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受访者简介:


吴应辉,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基地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担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世界华文教学》等编委。出版《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传播与管理、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方法。


编辑:徐文欣
责编:史词


东西问 | 短评:异于西方,中国式现代化“新途”何解?


东西问 | 张国雄: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为何出现在这个地方?


东西问 | 独家!杨宇光:中国特色航天之路如何与世界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