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裔青年说·观点|李睿: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不能只靠武侠剧!

中国侨网 2022-03-19


华裔青年说

现在的华裔年轻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中国侨网推出“华裔青年说”栏目,邀请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年,分享他们的有趣经历,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


华裔青年说·观点


“过去更多的是泰国影视剧进入中国,现在随着中国影视制作越来越精良,泰国观众也能看到许多中国作品。“谈及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时,中山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李睿表示,深挖中华民族深厚底蕴,锚定其中中国元素,能够帮助全世界观众正确理解当代中国。



自中学时代起,李睿先后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求学。大学毕业后,离家已久的他为更多陪伴家人,到父母工作的泰国,开始从事中泰跨国贸易工作。


▲李睿在华裔杰青视频座谈会现场发言  受访者供图


在进行两国影视作品版权贸易的过程中,李睿发现,虽然进入泰国的中国影视作品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但最受泰国观众欢迎的仍然是经典古装武侠剧。


“武侠剧能够营造一种历史感,但不能帮助观众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理念。”李睿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远,孕育有大量多样的优秀文化资源,如何广泛发掘和运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元素是当前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的“必修课”。


“韩国影视剧的文化传播方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李睿介绍,部分韩国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支持,收获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如“炸鸡配啤酒”等饮食观念借助影视剧深入人心,甚至带动相关餐饮产业发展。


▲一家位于中国的韩餐厅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纪录片的内容真实可追溯,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李睿表示,在众多影视作品类型中,纪录片在深入展现国家形象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虚构作品,纪录片不会因一时热度衰退而淡出观众视线,是能够长久播放的影视形式。”


针对中国影视作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时会因叙事语境不同而“水土不服”的窘境,李睿提出可以考虑与当地制作团队合作,邀请其以“旁观者”视角记录中国发展,讲述中国故事,可以一定程度避免“文化折扣”现象。


以有世界“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河南林州红旗渠为例,李睿说,若要将这条“人工天河”介绍给国外观众,需要适应当地市场主流话语方式。可以邀请国外制作团队到实地参观摄制,以其惯常的镜头语言介绍红旗渠周围的自然风光,讲述该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过程等故事,进而顺应其商业模式发行,更容易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在其他类型的影视形式上,李睿认为,综艺节目对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和翻译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在两国间交流相对较少,而泰国文化输出中较为成功的广告形式则值得参考借鉴。

  

“泰国广告兼具趣味性和故事性,往往在结尾处升华主题,能够引起观众的想象和思考。”他介绍,广告内容最重要的是形成记忆点,许多享誉世界的品牌广告经过多年塑造和积累,其形象价值已不仅停留在商品层面,更成为其民族性格的标签、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广告在这方面还有进步空间。”李睿坦言,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品牌还没有形成典型的“中国特色”广告叙事方式。如何挖掘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强化广告中的中国元素,把握广告显著的时代特性,是帮助全世界观众正确理解当代中国可以探索的方向。



# 征集令 #

“华裔青年说”是中国新闻社社属媒体中国侨网推出的专题栏目, 若有意向或推荐人选, 请联系中国侨网“华裔青年说”项目组。


人选要求:年龄15至35岁左右的华侨华人、海外华裔、中国留学生等, 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或有趣的故事,本人愿意配合采访并提供相关图片、视频。

 

联系方式:发送邮件至

huaren@chinanews.com.cn: 邮件主题命名为“华裔青年说”推荐人选,并在正文中说明被推荐人的具体情况及联系方式。也可直接联系中国侨网工作人员。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编辑:门睿

原标题:《华裔青年李睿: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还需深挖当代中国元素》

责编:陆春艳



华裔青年说丨张靖晨:不好意思说的话,就用唱的


华裔青年说•观点|海外华裔青年让中外文明交流年轻化、多样化


旅欧大提琴家梁宁:第一次去大提琴班那天,我哭了一上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