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裔青年说·观点|王天佑:回到中国发展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中国侨网 2022-03-19


华裔青年说

现在的华裔年轻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中国侨网推出“华裔青年说”栏目,邀请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年,分享他们的有趣经历,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


华裔青年说·观点


“虽然在国外出生长大,但我学会的第一门语言是中文。”美国华裔青年王天佑表示,留住语言能力和文化氛围,就是留住了海外华裔青年的“中国根”。从多年往来中美之间到如今在中国创业,王天佑的成长经历始终诠释着“绿叶对根的情意”。




在王天佑的成长环境中,会讲中文的人并不多,能讲一口母语水平的流利中文,全靠王天佑的父母一直以来的坚持。“他们不希望我失去中文语言能力,不仅坚持在家里用中文交流,还送我到华文学校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


华裔青年王天佑 受访者供图

  

“父亲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在华裔后代身上的传承。”王天佑回忆,自己童年时就跟随当地侨胞学习武术,父亲与当地侨胞联合创办起美中实验学校后,他在这所华文学校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的大部分课余时光。


“学校会安排学生与来自中国的高水平武术选手交流互动,是很特别的学习机会。”谈及学习武术的经历,王天佑称通过练习中国功夫,自己对中华文化有了具象化的感受。“传统的中国功夫强调自修,与国外流行的对抗性格斗形式相比,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修养德行。”


2011年,王天佑与赴美中国武术队交流 受访者供图


王天佑介绍,虽然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外属于小众体育运动,但仍然能够吸引一些外国人对中华文明产生更深入的兴趣,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有的外国人在中国学成后,回到美国开办武馆,还会招收许多华裔学生。这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但相比其他格斗形式,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外民众间的普及程度有限。考虑到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更受国外民众欢迎,相关赛事市场广阔,王天佑认为可以增加散打的教学推广力度。“散打是一种中国现代武术,但目前国外能教授散打的老师很少,教学资源稀缺。”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散打56公斤级决赛,中国选手申国顺(红方)对战越南选手TRUONG GIANG BUI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除学习中文和武术外,王天佑的父亲还多次鼓励他在暑假期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希望他在融入真实中文语言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中国社会发展速度。


2010年,王天佑在北京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活动 受访者供图


王天佑坦言,和大部分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他在来到中国之前,对多数中国城市的印象并不深刻。“香港是一个例外。”王天佑说,香港电影的流行在他心中留下了“既保留传统又引领潮流”的香港城市印象。


“直到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发现上海的城市发展水平与香港不相上下。”王天佑补充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很伟大的故事,当我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二线城市泉州有超过八百万人口时,他们非常惊讶。”


航拍2020年上海浦东陆家嘴夜景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就像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的历史传统了解得不多,但是对美国的流行文化、影视形象比较熟悉一样,我认为要塑造一个更立体、鲜活的中国形象,还需要从时下的流行元素入手,在传统形式之外抓住年轻受众的目光。”王天佑补充道。


“两头跑”的习惯延续到工作后,成为王天佑留在中国创业的契机。随着对中国社会环境了解得更多更深入,他选择抓住新机会“闯一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中国合作创业。


“我的家人在中国,我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环境中。”王天佑认为,自己决定在中国发展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希望能够利用在国外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为中国的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征集令 #

“华裔青年说”是中国新闻社社属媒体中国侨网推出的专题栏目, 若有意向或推荐人选, 请联系中国侨网“华裔青年说”项目组。


人选要求:年龄15至35岁左右的华侨华人、海外华裔、中国留学生等, 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或有趣的故事,本人愿意配合采访并提供相关图片、视频。

 

联系方式:发送邮件至

huaren@chinanews.com.cn: 邮件主题命名为“华裔青年说”推荐人选,并在正文中说明被推荐人的具体情况及联系方式。也可直接联系中国侨网工作人员。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编辑:门睿

原标题:《华裔青年王天佑:回到中国发展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责编:李明阳



华裔青年说丨张靖晨:不好意思说的话,就用唱的


华裔青年说•观点|海外华裔青年让中外文明交流年轻化、多样化


旅欧大提琴家梁宁:第一次去大提琴班那天,我哭了一上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