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 |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如何形塑华人形象?

中国新闻社 中国侨网 2022-03-19


华裔文学进入美国文学主流为历史必然,是“时势造英雄”。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中新社记者:马秀秀
全文字数:2600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自1854年华人移民在美国出版第一份中文报纸,1887年发表第一部英文文学作品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已有百余年历史。文学作品是对时代的记录。百余年以来,华裔文学折射出在美华人群体怎样的形象变迁?华裔文学应如何突破并增进美国对华人及中国文化了解?


近日,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美国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终身教授尹晓煌就以上话题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撰写的《美国华裔文学史》被认为是迄今最为详尽、最权威的美国华人文学研究成果。在您看来,美国华人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如何折射出这一群体的形象变迁?


尹晓煌:根据华人在美经历,华裔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是“早期”,即从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淘金热”兴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此时华人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出两种形象:勤劳奋斗、眷恋故土;抗争愤怒和呼吁之声。1848-1882年是华人自由移民来美时期。彼时,不仅“淘金热”吸引了华人移民,且美国因开发西部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从中国招募华工。华裔文学作品多描述华人移民在美勤奋工作、眷恋故土之情。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社会动荡,经济不景气,不再需要华工,华人移民变为竞争劳工市场的角色,并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1882年直至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案》,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因而更多带有愤怒、无奈与呼吁社会公平之色彩。


2016年5月,《开路先锋》版权签约仪式在洛杉矶举行。该剧本由美籍华人黎锦扬创作,讲述了百年前,数千名华工漂洋过海,建设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中新社发 卢威 摄


二是“转型”,即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为稳定社会,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提出改善劳工状况,提倡族裔公平。二战爆发后,美国更需联合中国抗衡日本。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华人移民大批加入美国籍,同时第二代华人美国作家兴起,其作品转为寻求证明华人是美国社会一部分,展现华人同化于美国社会的形象,华人移民从被美国社会排斥到开始被接受。


三是“当代”,即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是重塑华人形象的年代。1964年美国通过《民权法案》,1965年通过新的移民法,使华人获得同其他国家移民一样的平等机会;60年代也是美国社会多元文化与多元族裔政治兴起的年代,加之华人留学生大量来美,使在美华人受教育比例大幅提高,且许多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作家逐渐成熟,包括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谭恩美(Amy Tan)等一些土生华裔作家开始崭露头角。此时华人形象转变为地道的华裔美国人,保留了华人文化传统,如勤奋敬业、注重教育、诚信务实等儒家文化之长,并旗帜鲜明地反对种族歧视。


2011年11月,首届“中美文化艺术论坛”在北京举行,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中)结合自身经历座谈中美文化的异同。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简言之,如果说美国华人之文学形象早期是无奈,中期是被动加入,如今则是主动重塑华人形象,在美国科技、经济、教育乃至政治等各领域均开始有所作为。


中新社记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华裔文学开始进入美国文学主流。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华裔文学在美国的发展?


尹晓煌:华裔文学进入美国文学主流为历史必然,是“时势造英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通过《民权法案》和新的移民法,越南战争迫使美国重新审视亚洲;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信息革命、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世界进入全球化,中国发展受到广泛关注;1965年至今,华裔人口大幅增长,华人影视、餐饮在美国受到普遍欢迎,美国社会迫切需要了解中国。这些都为华裔文学进入美国文学主流提供了机遇、空间和市场,更多华人作家开始展现才华。


如今,美国各大出版社发行的文学选集都包括了汤亭亭等华裔作家作品,华裔文学开始受到美国主流文学重视。


中新社记者:有一种说法,海外华人文学是建立在中国国内文学基础之上的“旧曲新唱”。据您观察,两者之间是何关系?


尹晓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准确。


美国华裔文学可分为中文作品和英文作品两大类别。


就中文作品而言,因受中国文学影响,使用中文创作的华人移民作家,如严歌苓等,属较为典型的中国现实主义流派,创作风格有中国“伤痕”文学之痕迹。电影《芳华》便可视为怀旧、青春文学的再现。就此而言,可以说美国华裔文学中文作品源于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分支。毕竟中文作品在美国市场有限,作者基于创作背景和读者群体之需,必须同中国文学、市场保持关联。


2017年12月,影片《芳华》在北京举行首映礼。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但英文作品已脱胎换骨。华人英文作品实际已是美国风格的思维和文学体裁,写作手法、主题选择、文体风格等首先适应美国读者需求。比如汤亭亭代表作《女勇士》和中国文学已大相径庭,只能说是在美国社会诞生的带有中国色彩的美国文学。


中新社记者:目前,华裔文学在美国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哪些?有何因素影响华裔文学的受众范围?


尹晓煌:华人中文作品的主要受众是华人读者,尤其是华人新移民。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通晓中文,喜爱阅读,与中国社会联系紧密,故有了解中文作品的兴趣和需求。


华人英文作品受众主要是美国中产阶级,比如汤亭亭的作品深受美国主流女性的欣赏和喜爱,她并因此成为荣获美国总统文学奖的首位亚裔女作家。一部作品如想在美国获得成功,尤其是文学类,首先要打动美国社会的阅读主体,即中产阶级女性。


尽管目前华裔文学已成美国文学主流一部分,但在市场营销等方面仍被习惯性贴上“华裔作家”标签。贴标签虽能带来特定市场群体,但华裔作家首先是美国作家,华裔文学何时把“华裔”标签彻底摘除,才能完全为美国社会所接受。


中新社记者:华裔文学在增进美国对华人及中国文化了解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您看来应如何突破并赢得更多美国读者?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不仅是增进美国对华人及中国社会理解的渠道,更使得美国人民意识到中国文化之丰富和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华裔作家欲赢得更多美国读者,首先需换位思考,站在美国主流社会立场,思考中国故事,突破某种既定主题和框架。既要考虑主流社会之需,更要顾及受众反应。


其次,要明白对谁讲、讲什么、怎样讲和谁来讲。要考虑到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相对陌生。比如,把“抗日战争”简译成Anti-JapaneseWar,我的美国学生和同事会质疑中国是否对日本有偏见;但如稍作改动,译为Anti-JapaneseInvasion War就会使其一目了然。此外,要考虑融贯中西。汤亭亭深受欢迎是因她是以美国文学为载体,从中国传统故事中获得灵感。这些灵感打破了英语文学思维模式,使美国批评家与读者耳目一新。


第三,华裔文学还需建立自身的书评、出版和营销等配套体系。在美国,书评体系极为重要,而华裔文学目前尚缺少完备的书评体系。只有创建了自身的文学评价体系,美国华裔文学乃至中国故事才能在海外具备真正的话语权。


受访者简介:

尹晓煌,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晓煌供图

尹晓煌,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终身教授;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英文著作有《美国华裔文学史》《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等及逾百篇英、中论文和文章;曾参与编辑若干有关华人移民和跨文化交流之学术著作,包括《新美国人:1960年以来的美国移民》(哈佛大学)、《美国通天塔:语言、移民和翻译论文集》(哈佛大学)等。



原标题:东西问 |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如何形塑华人形象?
编辑:曾小威
责编:李明阳


东西问 | 德国汉学家罗梅君:为什么撇开中国建设“中国能力”行不通?


东西问·译家言 | 肖天佑:我为何用“绝句”翻译700多年前的但丁《神曲》?


东西问 | 吴根友:“共享”的世界未来真的是平坦的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