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央视元旦晚会上,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出现在小品《夜归》中。金发碧眼的“大山”穿着军大衣,一口带“洋腔”的普通话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此,这位“大山”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大山其后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成为第一个正式拜师的外籍相声演员。近年来,其自创节目《大山侃大山》推出,受到众多中国观众喜爱。自称“多年来一直在中西文化环境里来回折腾”的大山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对相声表演、中西方喜剧异同、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解。中新社记者:作为一个加拿大人,您是如何与中国相声“初遇”并与之相伴几十年的?大山:1988年我到北京大学留学。因为此前已在多伦多大学学了4年中文,比一般留学生汉语水平稍高一点,北大的老师推荐我参加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夜归》这个小品有点“歪打正着”,成了我的成名作。“大山”这个名字也是从小品里来的。正是这台晚会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相声,看到两对黄金搭档的节目,一对是姜昆和唐杰忠,另一对是侯耀文和石富宽。
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在表演相声《虎口遐想》。中新社记者 杨佐桓 摄
以前在海外学中文都是学教材,第一次接触这么生动有滋味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我一下就被吸引了。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了以后,我欣喜地发现可以正式学习相声,于是拜姜昆老师为师,同丁广泉老师合作。就这样我边学习边演出,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最初我们的节目靠新鲜感,洋人说土话,还会说绕口令,唱两句京剧......但这些都是很表面的东西,认真背词练一练就行。当“大山”在中国成为公众人物时,我觉得更需要从内容上突破。多年后我以单口形式返回喜剧舞台,开始创作“大山侃大山”,以这种方式跳出过去“老师vs学生”的模式,打破之前的“瓶颈”。《大山侃大山》介于“脱口秀”和单口相声之间,有相声元素,也有“脱口秀”特色。我一直希望把自身文化背景中的一些元素带进来,进一步丰富相声。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相声的魅力在哪里,与西方传统的单人喜剧有何不同?大山:在我眼中,相声最突出魅力在于它的感性。追求情感上的交流是很高的境界,别小看演出中的逗大家一笑,笑声意味着表演者和观众有了共鸣。有一个特别触动我的事情:姜昆老师在一个节目里讲到自由市场时说,“鸡蛋诚可贵,鸭蛋价更高,要买松花蛋,还得添五毛”。词儿一出来,观众哄堂大笑。都是“大实话”,为什么可乐?因为它套用了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段词就是喜剧艺术的跨文化混搭,特别智慧。中国相声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艺术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又讲究传承;西方单人喜剧是西方口头喜剧表演的普遍形式,是一种松散的表演风格,演员更能在舞台上自如发挥。与西方喜剧相比,中国相声多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有技术要求,比如贯口等语言技巧表演;在一些传统节目中,观众要品评演员技巧的呈现,西方喜剧对这方面不太重视。二是文化传承,西方喜剧更关注当下,几乎没人表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传统段子;但对相声而言传统内容很重要,观众会以艺术欣赏的眼光看表演是否正宗。
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天津老城小梨园相声茶馆为留津过年的外地医护工作者免费提供相声专场表演服务。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中新社记者:各类艺术中,喜剧对观众文化习惯的要求相对较高,您怎么看中外大众喜剧艺术间的融合?大山:与音乐、戏曲、戏剧等艺术形式相比,喜剧表演更需要观众主动用笑声参与,对观众文化习惯的要求更高。比如,相声传统节目《歪批三国》,就建立在观众熟悉《三国演义》的基础上,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理解其中的“歪批”。西方也有很多经典喜剧段子“歪讲”《圣经》里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今喜剧更少聚焦语言技巧或传统故事,转而更多讲述当代日常生活,更容易超越国家界限。中外大众喜剧艺术的差别正在减少,主要归因于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中国观众通过网络接触到西方单人喜剧,中国本土产生的单人喜剧形式“脱口秀”正快速发展。相声仍然受中国观众的喜爱,一些表演者能在中外两种表演风格中自如切换,有时他们会采用“脱口秀”的自由形式,有时会回到相声的传统形式。“脱口秀”的发展为沟通中外喜剧表演艺术提供了独特机遇。中新社记者:您曾说《大山侃大山》是东西方文化的混合体。您认为理想的“东西方文化混合”是什么样?
大山:《大山侃大山》形式上偏西式,因为我在有意跳出以前表演的固定模式。作为一个60分钟专场,《大山侃大山》从头到尾有完整结构,以自传体讲故事,有明确逻辑。既不同于单口相声整段讲一个故事,也不同于西方单人喜剧的纯“散装”。如果和现在流行的“脱口秀”比,其实我还是在以相声表演经验和观众交流。虽然在舞台上没有典型的相声腔,但长期受相声熏陶,一站上舞台我还是这个习惯。我的语言不像一些年轻“脱口秀”演员那么生活化,而是有设计、有节奏,“铺平垫稳”,比如甩包袱是有规律的。这都让人觉得“有相声味道”。我希望通过中外两种表演艺术形式,实现与传统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表演形式,通过创新为相声艺术做出一点贡献,以喜剧为媒促进中外更紧密交流。中新社记者:在中国,大山被认为“是外国人,不是外人”。多年来您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积累了怎样的认识?外界有时对中华文化存在一些误解,您对此怎么看?大山:我很喜欢“大山是外国人,不是外人”这句话。我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近中国,可能我的出现也是当时文化交流现象的一个符号。我现在常录制一些中国古诗词朗诵的视频,这背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时间学习、尊重、了解和热爱。事实上,在不同文化的最初接触时,人们看到的都是差异。但差异不是坏事,某种程度上会带来彼此吸引。我生活在东西文化之间,越来越体会到长时间生活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环境中,会更多感受到文化的共性。很多东西从表面看会觉得不同,但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其实背后很多东西是共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习惯轨迹不同。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差异造成的问题,不如说是包容度、接受能力的问题。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东西方幽默的不同。在中国,南方人、北方人的幽默感有差异;在欧洲,英式幽默和法式幽默也不同。各地都有自身特色,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幽默的本质还是相通的,完全可以互相理解。
2013年12月10日晚,大山(Mark Henry Rowswell)在天津大学与师生们一同分享自己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趣事。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这是我作为一个在中西文化环境里“来回折腾”的人的真实想法。喜剧表演需要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找共鸣。作为一个外国演员,我面对的大部分是中国观众,其实一直都在差异中追寻感受共通的东西。事实证明,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山(Mark Rowswell)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加拿大友人。他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师,学习相声并成为各类电视节目和大型活动的双语演员和媒体人。
除了舞台表演,大山也积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加拿大特使”,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中国媒体代表团成员”,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加拿大总代表”,大山逐渐成为一位中外友好使者。
2006年,大山被授予加拿大公民最高终身成就奖“加拿大勋章”,2012年被加总理命名为“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2018年被阿尔伯塔大学授予“文学博士”荣誉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