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考古文旅 | 刘庆柱:考古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像?

中国新闻社 中国侨网 2022-03-19

100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一铲一铲发掘出五千多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史,有力辩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中新社记者:李贵刚 文龙杰
全文字数:2718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考古正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挖掘,是对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探索,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解读考古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像。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请问考古如何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刘庆柱:在世界历史上,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地区与国家并不少见,甚至有些地区文明历史更为久远,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等,但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历史的国家或地区只有中国。
 
2021年10月2日,游客参观新开放的浙江省杭州市良渚瑶山遗址公园。该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渚文化早期重要的祭坛墓葬复合遗址,距今已有5300年历史。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一铲一铲发掘出五千多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史,有力辩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100年来,在探索研究中华文明与文化起源方面,中国各项重大考古工作并非只向外界展示发掘出稀罕文物、精美玉器,而是通过考古发掘成果分析中华文明何以未消亡、不断裂、始终壮大。
 
从百年考古成果来看,中华五千年来虽然朝代不断更迭,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可以说,一种文明、一种文化延续的时间越长,其适应性、科学性越强。
 
2021年12月15日,陕西西安,考古人员在江村大墓外藏坑内工作。14日,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西端的江村大墓及其周边遗迹,被正式认为汉文帝霸陵。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大多中外研究者都赞同恩格斯之见,认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据此可说,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国五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国家历史。今天的中国就是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代不断走来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族属的国家统治者和管理者都坚守着同一个“国家文化”理念,即“国家认同”。由此,基于“国家认同”之上的“国家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考古学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也揭开了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延续性。
 
中新社记者:中华文明缘何能绵延至今而不断裂?
 
刘庆柱: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裂可以从人类遗传基因和国家文化基因两个方面的延续来分析和印证。
 
分子生物学认为,能传承下来的就是优秀的遗传基因。据中国遗传学研究成果,目前中国境内绝大部分人的基因与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人群基因相近。
 
从考古角度来说,“文物”中的“文”是“人”,“物”就是因为人而成为文物基因。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一些重大历史课题研究,近年来更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华历史文化基因。
 
2019年10月19日,展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洛阳正式开馆。作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早期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历程与成果展示基地,该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洛阳市政府共建、共管。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摄

所有文化认同中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国家文化认同。中华历史文化是多元文化和一体文化,其本质就是基于国家认同的国家文化,即中华历史文化基因。
 
中国一直延续至今的家国同构文化亦是中华历史文化基因核心之一。联系、对比“家”与“国”可以发现,二者的核心理念相通。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即在家叫“孝”,在国叫“忠”;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如同北京四合院形制,突出一个“中”,正房长辈居住,两边厢房晚辈居住。这种“中”与“中和”理念、家国理念、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维系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绵延不绝。
 
中新社记者: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王朝,为何有着共同的“国家文化认同”?
 
刘庆柱:从古至今,中国人历来讲究“中”“中和”。考古发现显示,“中”与“中和”理念历史悠久,其产生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国家认同”密切相关。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一座距今6400年的墓葬,墓主人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了蚌壳堆塑的“龙”与“虎”图像,足下有一个象征“北斗”的蚌塑三角形图案,图案下部与东西向的人胫骨相连。有学者指出,这是古人测量“求中”方位的“髀”。此即中国先民早期的求“中”理念实证。
 
夏代早中晚期的都邑城址登封王城岗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代的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代都城成周、王城遗址,都择“中”而建,东汉、魏晋、北魏与隋唐宋均建都于“大中原”。1963年,陕西宝鸡考古发掘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
 
2020年8月18日,一名女孩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西周早期著名青铜礼器——何尊,何尊内底铭文里包含了“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王朝、不同统治者“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来看,古代都城及宫殿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和”理念被各地区、各民族所认同。譬如鲜卑民族建立北魏王朝,徙都“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东汉魏晋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考古发现的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北方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依次建立的金朝、元朝、清朝,同样承袭了“中”与“中和”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
 
2007年3月21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奠基,标志着洛阳大遗址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中新社发 张晓理 摄

五千多年来,从“中华人文始祖”祭祀看,不止限于“中原”地区,历史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四夷”人群亦然。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海内外中华儿女一样有着极强的祖先意识,一直认同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新社记者:从考古的视角看,在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和相互成就?
 
刘庆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考古学家柴尔德在《城市革命》也对这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阐述。
 
从考古学来看,“蒙昧时代”指的是没有婚姻、家庭制度的人类产生初期,“野蛮时代”指的是新石器时代,“文明时代”就是指国家的出现。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探讨中华文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把人类社会的古代历史概括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这恰恰与中国史学界所说的原始社会、夏商周奴隶社会、秦汉及以后的封建社会对应。这些实证性科学研究,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科学性。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传播论”和“独立演化论”两种观点。20世纪前半叶至70年代中国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已基本解决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即起源于本土而非起源“地中海文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也已证实中华文明可上溯五千多年。
 
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以宗教为例,汉唐时代以来,佛教、祆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得以在中国发展,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包容性。而西方是宗教、政治二元化社会结构,常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引发冲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长历史的国家,能不断地传承发展下来,自有其合理性、优越性、科学性。
 
文明作为一个外来词,在西方构筑的文化语境中,潜藏了一个易被忽视的内涵,即认为“除了西方文化,其他文化都是落后的”。如今西方媒体实际上仍充斥着所谓“西方文明高于一切文明”的作祟心理。
 
其实,东西方文明各有特色。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共建互鉴,彼此尊重,而非仇视和对立。

专家简介: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德国考古研究院外籍院士,先后参加并主持秦都咸阳遗址、西汉十一陵、关中唐十八陵、秦汉栎阳城遗址、西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学和汉唐考古学,专著《汉长安城未央宫》《汉杜陵陵园遗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蜀道》等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夏鼐考古学研究奖、郭沫若历史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


图片编辑:满会乔
编辑:韩辉
责编:李明阳


东西问 | 短评:香港的民主发展利在长远


东西问 | 努木:西藏游牧文化何以与现代文明共存?


东西问·考古文旅 | 娄婕:平山郁夫的敦煌情缘,如何承继中日文化交流与互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