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为媒,何以助力“中德文化交流”?| 东西问
作为慕尼黑东方基金会的出资创办者,莱因哈德·帕拉特先生长期热心德国中文教育和中德人文交流,曾推动慕尼黑圣安娜文理中学成为德国第一所将中文列入必修课程的文理中学。慕尼黑东方基金会作为慕尼黑孔子学院的外方理事单位,多年来为孔院发展倾注了大量心力。值得关注的是,莱因哈德·帕拉特先生的儿子雅各布和女儿约翰娜分别是慕尼黑大学汉学学者和慕尼黑东方基金会主席,可谓全家都致力于对华友好交往。
在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莱因哈德·帕拉特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其全家与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不解之缘,以及中华文化对德国企业经营的启示。
现将访谈实录整理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与家人如何与中文、中华文化结缘?在您看来,中华文化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莱茵哈德:1990年之前,我在上海某对外贸易研究所做报告,那时开始对中文和中华文化有了初步接触。当时,我穿梭在上海人民广场的自行车和人群之中,还开车游历全国,到达海南等不同省市。
我和家人对中文、中华文化感兴趣有机缘巧合,但主要是出于自然规律,即一种极大概率。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中国在东方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口总数大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中国都对世界繁荣进步作出很大贡献。在数千年中,中国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如今的发展和崛起是回归常态。作为理性的德国家庭,很大概率会注意到这一点。
中华文化博大包容,东方和西方必须为同处一个世界的人们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2019年,由慕尼黑孔子学院主办的第七届慕尼黑华语电影节在当地举行。图为德国观众参观慕尼黑孔院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主办的“慢慢看”新中国70年优秀电影海报展。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中新社记者:您当初创办慕尼黑东方基金会的初衷是什么?基金会创办以来,在支持孔子学院发展、促进中德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莱茵哈德:慕尼黑东方基金会的作用在于加强与东方世界的联系。除中国外,基金会也为韩国、朝鲜等地的人文交流做一些工作。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帮助德国人加强与中国人的交流交往,基金会也在其中提供了很多支持与帮助。
慕尼黑孔子学院成立的几年前,基金会一直在做相关方面的工作,现在更致力于此,在杜塞尔多夫也可以看到我们的身影。只要基金会能帮到的地方,就愿意发挥力量。
虽然围绕孔子学院存在一些争议,但我想说的是,拒绝陌生事物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正常。竞争和批评也是一种管理方式,会推动进步。因为疫情和线上形式的发展,孔子学院变得比以前更好了,也会在不断改进中成长得更好。
2021年,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在线上成功举办。图为本届比赛评委在施特拉尔松德孔子学院现场。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中新社记者:您推动慕尼黑圣安娜文理中学成为德国第一所将中文列入必修课程的文理中学。如何看待这一举措的意义?德国人学习中文有哪些动机?多年来,中文教育在德国如何发展?
莱茵哈德:在我上学时,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老师都能真正说英语。今天,出租车司机英语都讲得很好,这要归功于美国人以及美国经济、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全球化。我认为,中文教育也应该走这样的路。
中文很重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的人都承认这一点。但只有行动才能将这一理所当然变为现实,那就是将中文列入高中毕业考试。
对德国人而言,中文比英语要难学得多。但是德国人仍然会出于友谊、爱情及日常生活需要等原因学习中文。
据慕尼黑孔子学院调研统计,作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愈加频繁,通晓中文和了解中国的专门人才需求旺盛,为德国中文教学带来空前发展机遇。目前,德国开设中文教学的中小学、职业学校超过300所,其中87所中学把中文作为正式学分课程及高中毕业会考科目,28所高校设汉学或中国及东亚研究专业。越来越多的德国青年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充满热情,在校学习中文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德国的中文学习群体不仅构成广泛,而且教学机构多种多样。中文应用人才在德国各领域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汉学研究也成为增长最快的人文学科。
2020年,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以远程方式在线举行。图为参赛选手公百灵(Berrin Goel)在才艺环节展示自己制作的中文剪纸。(视频截图)
中新社记者:作为企业家,您如何看待德国与中国在经营理念方面的差异?您认为德国企业可从中华文化之中受到哪些启发?
莱茵哈德:结合在几家大公司监事会任职的经历,我感受到巨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中国的竞争者在坚毅性、决断力方面都比我们优秀。他们运用这些力量不断超越。可以说,来自中国的竞争,影响了身处其中的所有人。
孔子思想很早之前便传入欧洲,就像亚里士多德思想在中国一样。人类的传奇具有多样性和同一性,其中多样性会促使进步。如果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我们就不需要接触其他人、不需要语言、家庭和友谊了。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需要人们互帮互助,交流让人们联结在一起。经营企业亦是如此。这便是中华文化教会我们的东西。
帕拉特教授被授予“孔子学院奖章”。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语言在增进不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中德两国应如何进一步以语言为媒,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莱茵哈德:语言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因为发展需要通力协作,而通力协作需要借助语言。借助于语言的合作超越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自原始社会以来,通力协作奠定了人类的成功。
慕尼黑东方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力所能及地资助公益组织和参加中德校际交流活动的学校,促进两国青少年学生往来,增进他们对对方国家语言、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学习与理解。慕尼黑孔子学院调研显示,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年交流,对于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录制的两首中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和《疫情过后》两度成为中文网络上的热门视频,其传递的合作抗疫、团结互助的精神感动了众多网友。图为该校中文合唱团成员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画面。(视频截图)
2005年,德中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文化合作协定,为进一步拓展两国文化关系奠定了更广阔的基石。2016年,德中两国政府共同发起了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截至2019年1月,由德国发起和资助的倡议项目“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在中国共覆盖127所学校,其中52所学校提供德语文凭,83所学校是歌德学院下属的青少年德语学校。截至2019年春,18所德国孔子学院组织了15至19岁的德国青少年团体前往中国学习中国语言、艺术和文化。
开展德中交流,提高德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必须从学校和青少年工作抓起。在交流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语言、文化和中国民众。因此,应当提高德国赴华交流学生数量,开展和扩大德国学校与中国的合作,并将其融入学校教学体系。为促进双向交流的可持续发展,也需听取中方合作伙伴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推动德中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伍斌: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仇亚根源是什么?| 东西问
中国戏曲如何跨越文化鸿沟,展现“真实的中国”?| 东西问
祭扫新形式,“文明风尚”还是“背离古训”?| 东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