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小鹏:美国中文学校转型之路在何方?| 东西问
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举办的手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第三,社区活动开展骑虎难下。中文学校承担着构建华人文化社区的重任,不少节庆展出与文化传播活动都由中文学校举办。但学校收入减少,社区活动的举办效果和义工参与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第四,亚裔生存环境恶化使中文学校运行受到冲击。近年来,美国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频发,个别中文学校在租用场地、开展活动等方面受到不少冲击。
第五,“觉醒”教育缺失。目前,中文学校在华裔历史、身份认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和教学仍存在缺失。
费城顶好中文学校老师用象形图案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疫情和时局给中文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首先,中文学校应尽快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面对商业网教的竞争,中文学校应增强自身力量,降低运作成本。例如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开发的易趣识字软件,中文学校协会搭好平台,各地热心老师收集教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用户,形成低成本、高收益的项目效应。如能在教案、课件、课程方面共建共享,将有更大的共赢效应。
其次,中文学校需要重新定义教师的技能和培训。调查发现,管理人员和教师对网课教学、线上线下互动、数字化转型具有普遍需求。因此,通过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教学支持,使线上线下教学兼容,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社区活动十分重要。
最后,华文教育的目标应得到扩充。当下,中文学校已不能仅仅止步于文字和语言教学。一方面,课程内容既要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要有本土华人移民的艰苦奋斗经历;另一方面,学校要做育心、育人、培育社区的工作,关注华裔新生代心理和认同上的困惑、挣扎,开展立足本地、立足新一代华裔青少年的课程和学校建设。
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美国加州奥克兰一家公立中文学校的老师给学生线上授课。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华裔新生代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中文学校应如何帮助、引导华裔青年融入当地社会?
倪小鹏:中文学校不是一个有围墙的校园,而是一座连接华人社区和多元社会的桥梁,这是公立学校做不了的事,也是商业网教无法承担的责任。
中文学校以社区为基础,既帮助华裔新生代与祖籍文化相关联,又与美国本土学校和社区建立联系。教学过程中,中文学校强调社区性建设,通过文化推广让华裔青少年感受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
中文学校并不希望在此学习的孩子脱离主流,而是帮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同时彰显自身特质,如中华文化的“处顺境而不骄,处逆境而不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养浩然正气,塑造完美人生”等,使他们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力量。
美国中文学校夏令营。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过去,建立中文学校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语言传承、文化体验和社区凝聚的机会,现在这些功能已基本实现。在新阶段,中文学校要着重帮助他们提升在多元社会的适应力和影响力。
从教育目标上看,中文学校要从过去传承中文、保持母语的目标转向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华裔影响力。比如很多学校开设的领导力课程和华裔历史教育,就是为了让华裔子女把中华文化作为优势,将来在主流社会上更成功和更自信自强。
从教学活动上来说,中文学校需要学以致用,让孩子走出学校,到社区中做调研,或设计、规划服务社区的项目和活动。中文学校会在春节、中秋节组织孩子去社区中心布展,展览包括语言、习俗、食物、剪纸等。其他族裔可以一起参与,了解汉语和中华文化。这些活动使华裔青少年在无形中成为文化大使,既增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丰富了当地多元文化。
美国中文学校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美国华教的发展历程中,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等非营利性组织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组织的积极性,促进海外中文学校更好发展?
倪小鹏:非营利性组织对中文学校和华人社区的发展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组织中的义工多数有全职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文化传承和推广。
为了提升民间组织的积极性,有两件事非常重要。
受访者简介:
倪小鹏,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理事长,曾任俄亥俄现代中文学校校长。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力、在线教学和教育质量评估等研究。热心于社区服务,积极促进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推行教学革新如华裔青少年领导力项目,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如中国节、春节联欢和中秋文化之夜等。
国家移民管理局: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
知名华人医生逝世!中国公使发长文致辞悼念...
“向普京申请加入俄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