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等!这本护照是假的!”

中国侨网 2022-07-18


“等等!”

“这本护照是假的!”
正当所有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何守卫一锤定音。大家都凑过来,想知道究竟是哪里留下的蛛丝马迹。


原来,虽然护照底纹没有任何问题,但持证人照片墨点结构和该国的护照样本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凭借这一点,何守卫断定这本护照是伪造的。随后,假护照被扣了下来,当事人也交代了办假证的经过。
我就说,没有一个假证能在我们眼皮底下‘活着’离开”,这已经成为何守卫的口头禅。大家边传递着查看刚查获的假护照,一边笑着说:“这种凡尔赛,真让人不得不服!”  


“国门安全无小事,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2016年,北京边检总站证件研究室成立防伪油墨自主研发组,何守卫任组长,牵头担当起防伪油墨技术攻关的重任。

当时,像防伪油墨这样的高等级防伪技术一直以来都被欧美大企业垄断,相关研究在国内还处于空白阶段。
在一次高端证卡票签展会上,何守卫遇到一位欧美知名印务公司的工程师,好学的他立刻打开笔记本,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抛出。工程师草草解答后,突然说了一句:“其实你们没必要了解这么清楚,很多国家用了不少我们的技术,有需要的话买就可以了。”



我们常把出入境口岸比作国门,出入境证件就是门上一把至关重要的‘安全锁’。我们要把这个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外方工程师的话语,让何守卫更加坚定了攻坚克难的决心。

研发过程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一次次的失败接踵而至,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却因为几微克的油墨比例误差导致前功尽弃。
“要不算了,我们费这个劲儿值吗?”项目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同志打起了退堂鼓。何守卫沉默许久,咬了咬牙,“继续干!”


何守卫在研究证件。


何守卫带着组员们一次次走访中国安全防伪证件研制中心、中科院化学所等科研机构请求技术支持,两年间积累的数据和失败样品加起来有半人高。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2月,第一张色彩鲜亮的样品从印刷机中缓缓而出。在紫外光下,一幅幅色彩鲜亮的图像展现在大家眼前,欢呼声霎时间压过了印刷机的轰鸣声。“太漂亮了,我们也有了世界领先的技术!”

何守卫牵头联合中国安全防伪证件研制中心,设计制作了“北京边检总站模拟证件”,实现了防伪技术上的完全国产化替代,为我国下一代护照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储备。


何守卫团队研发的“荧彩紫外荧光防伪图像”在紫外光下的呈现。


“锁”的问题初步解决,何守卫又将目光投向了“钥匙”。

“钥匙”其实就是证件鉴别设备。2018年,由何守卫担任第一发明人的“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检仪”,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这款设备功能更强,成本更低,使用方便,受到了一线移民管理警察的欢迎,许多外国同行在试用时对此设备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1月,“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检仪”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基层技术革新奖。同年4月,何守卫被国家移民管理局授予个人一等功。

国门安全无小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是硬道理。只有握紧自己手里的‘枪’,才能真正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尊严”何守卫坚定地说。


何守卫团队研发的“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检仪”。


今年冬奥期间,一线移民管理警察穿戴着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开展执勤工作,这时,“便捷”就成了工作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而这台便携文检仪为移民管理警察查验冬奥运动员的护照和注册卡提供了便利,有效保障了通关效率和管控安全。
就在冬奥会结束没多久,细心的同事在办公室文检区发现了一份专利证书,在它边上摆着一台大家都没见过的仪器。原来是何守卫新研发的一台国产文检仪,和它的主人一样内敛。
同事激动地跑来祝贺,他腼腆地笑了下,又埋头去工作了。同事不解其为何如此平静,他却说这代表不了什么。
“发明的初衷不是为了申请专利。”他端详着在证书边上的仪器,在草稿纸上继续描着数字。 

为出入境证件穿上“金铠甲”


近些年,北京边检总站证件研究室多次接到公安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下达的“外派紧急支援”任务,何守卫成为第一人选。
“守卫,抓紧准备一下,晚上就随局工作组赴案发地。”2019年8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支援的任务,从办公室收拾几件衣服就连夜赶往任务所在地。
此次任务,是对该地查获的伪假证件进行认定和追源。



在北京开往案发地的火车上,何守卫就对案件资料进行了细致梳理。
到达案发地后,他立即与办案人员一起提审了嫌疑人,并对涉案证件进行了实验分析。
终于,打印机追踪码上出现了突破点。
当详细的报告交到专案组手中时,距离他到达案发地还不到20个小时。
返京的火车上,何守卫反复思考这次伪假证件鉴定任务的各个细节,他想着回去就抓紧梳理总结,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护照防伪技术提供参考。


移民管理警察使用“便携式电子多光谱文检仪”检查护照。


2019年10月,一份请求协助鉴定函交到了何守卫手中。原因是某专案涉及的伪假护照上疑似使用了一项高级别核心防伪技术,而该防伪技术一旦流失,很可能威胁到我国各类证件和人民币安全。
事实若真如此,后果不堪设想。专案组对此非常重视,专门请求国家移民管理局协调证件鉴定领域专家协助工作。
实验室外的领导和专家对何守卫的到来寄予了厚望。两个小时的鉴定,时钟仿佛停摆一般。“经过采样分析,伪假护照上使用的并非大家怀疑的那项防伪技术。”何守卫的定论给在场的领导和专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何守卫在研究证件样本。


高手不吃老本。6年印刷专业知识学习、6年印刷工厂工作经历,决定了何守卫在印刷防伪技术上的先天优势。但他依然刻苦钻研,深入研究各种防伪技术的外在特征、形成原理,常被同事“戏谑”地称作理化实验室的“钉子户”。

我国的出入境证件穿上‘金铠甲’,优化升级核心防伪技术,是我将用一生去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对何守卫而言,证件研究工作有着巨大吸引力,是他毕生的追求与选择。


要担得起“何老师”这个称号


“何老师”这个称号,是在何守卫开始从事出入境证件研究工作之后慢慢喊开来的。
起初,因为业务能力强、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找上门来请教他问题的人都很自然地叫他一声“老师”。慢慢地,何守卫在证件研究领域名声越来越响亮,就连领导都开始改口了,以前叫他“小何”,后来也叫“何老师”。
何守卫知道,要担得起老师这个称号,不仅需要自身业务素质过硬,还得将本领传授下去,往大了说,就是要为国家移民管理系统证研培训授业育人。



于是,只要是有关证件研究教材起草任务,何守卫就积极报名参加。这几年,他先后参与起草了《出入境证件鉴别教材》《重点国家护照识别要点》《人像比对》《身份证件防伪识别手册》以及50多个证研培训课件和讲义,参与完成移民管理系统第一届警务技术序列副高级任职资格考试命题工作,“何老师”这个头衔更加响亮了。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受邀为其他单位行业进行证件防伪技术授课。其中《重点国家护照识别要点》已成为基层公安机关和我驻外使领馆的学习教材,《身份证件防伪识别手册》也被多家银行确定为培训授课教材。


何守卫在为移民管理警察讲授证件知识。


就这样,“何老师”走进了各行各业。上过何老师课的“学生们”都说,刚开始见何老师,面容、言语中都透着一丝拘谨和害羞,可一旦他开始讲课,就“口若悬河、自信从容”,课间为大家答疑解惑时,更是“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2017年以来,何守卫承担了多期全国移民管理系统证件研究鉴别培训授课任务,先后为全国各边检站700多名证研人员进行授课,为全国移民管理系统证研人才储备贡献了力量。

何守卫曾经跟大家分享过自己对证件研究工作的体会,与其说是天生聪慧或是专业对口,他更愿意把成绩归功于长期的专注和坚持。


2022年5月,何守卫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在何守卫看来,他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对证件研究领域有着源源不断的浓厚兴趣,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何守卫,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入警誓言,守护国门安全。

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北京边检总站 供稿)

作者:徐世君 刘莉

编辑:韩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