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迷茫?这位华侨华人“六院院士”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通过科学技术让食品在好观感的基础上兼具高营养和安全性。”食品科学家孙大文这样解释他的职业理想。
自2010年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以来,孙大文先后获得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国际食品科学院、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和国际制冷科学院等6个科学院的院士头衔,成为欧洲历史上唯一的华侨华人“六院院士”。“作为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传授所学知识、探索科学的未知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我投身科研的初衷。”孙大文说。
孙大文获颁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证书
“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在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孙大文自幼立志“要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1978年,他通过高考进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就读。“当年高考录取率只有7%,我深感求学机会来之不易,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孙大文回忆。
经过10年“宿舍——课室——饭堂”三点一线地求学,孙大文于1988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取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考虑到当时发达国家在科技上拥有的领先优势,他选择出国深造。
资料图: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鸟瞰 柳诚 摄
“在国外打拼并不轻松,除语言困难外,我还曾频繁切换研究方向,每加入一个新研究项目,就要从头学起。”在远赴欧洲的前几年,孙大文先后在不同国家从事氢能储存、塑料加工、谷物干燥、制冷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多学科的科研经验扩充了孙大文的知识体系,培养了他独特的研究视野和创新能力,也让他逐渐明确了研究方向。1995年,孙大文受聘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发力食品工程领域。作为第一个在都柏林大学取得教职的中国人,他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在最短时间内从讲师晋升为终身教授,也成为爱尔兰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授荣誉的亚洲人。
食品科学家孙大文 受访者供图
如今,孙大文已经成为国际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系统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他看来,正是此前“多面跨界”的经历让他在如今的科研工作中得以把握主动权。
“食品工业助力‘双碳’大有可为”
2010年,孙大文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建立低碳食品体系的概念,希望“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的各环节都能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最低水平。
他介绍,现代食品工业产业链规模庞大、环节众多,积累了不容小觑的碳排放量,世界食品体系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人们日常食用的肉、蛋、奶本质上均属“高碳食品”。
资料图:工人们在加工鱼肉制品。 李信君 摄
以果蔬采收环节为例,快速去除“田间热”一直是行业“卡脖子”问题。为此,孙大文带领团队开发了真空预冷技术,利用水在低压环境下沸点降低、快速蒸发吸热的原理,大大缩短了果蔬采摘后的冷却时间,延长保鲜期的同时,降低了碳排放。
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孙大文认为,食品工业在助力达成“双碳”目标上大有可为,可通过宣传健康饮食习惯、优化食品产业结构、产学研联动升级配套技术等方式推进产业控碳减碳,于一日三餐平凡处开辟低碳减排新路径。
孙大文认为,以技术进步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变革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经之路。在母校华南理工大学,他创建了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聚焦食品的“安全”“营养”,实现了快速无损检测食品品质和安全性、高品质绿色加工食品原料、以新兴冷链技术提升食品的货架期和贮藏品质,让“冬天吃上一口新鲜荔枝”成为可能。
“迷茫产生思考,思考是蜕变的开始”
在孙大文看来,科技进步离不开不同知识、技术体系间的交流学习。因此,他致力于推动专业人才的跨地区、跨领域合作。除华南理工大学外,他还与不少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专业领域人才、资助中国学生前往海外学习进修。
“只有让人才流动起来,才能永葆其创造力。”孙大文表示,年轻人走出国门,不仅能够学习他国技术、了解异域文化、培养全球视野,也有助于向外展示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而在人才“引进来”方面,亦需完善岗位需求精准化、地区管理特色化、信息建立层次化等政策,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资料图:孙大文在首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发言 陈骥旻 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学生调整、延缓留学计划,对未来感到迷茫。作为前辈,孙大文表示,“迷茫不可怕,迷茫就会产生思考,思考是蜕变的开始。面对焦虑情绪,抓住一切机会夯实自身基础才是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从长远看,应鼓励年轻人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孙大文表示,知识是共通的,但应用知识的背景环境和驱动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逻辑却千差万别。“年轻人要在了解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多了解他人;既不妄自菲薄,也忌盲目自满;既坚守原则,又兼收并蓄。”
作者:门睿
编辑:戴晨
责编:韩辉
中国这十年·侨声|在韩侨领栾敏:以小我之力服务社会发展
中国这十年·侨声 | 侨商王国金:黄金时代的“架桥人”
中国这十年·侨声|匈牙利中医师陈震的海外“拓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