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分,宜出行,来映画廊“大聚合”

映画廊 映画廊 2022-12-25

聚合—2020年全国大画幅摄影精品展

主办:全国大画幅摄影联盟及各省市大画幅摄影协会
协办:映画廊
策展人:朱炯

展览时间:2021年3月20日至2021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




大画幅摄影在当下摄影艺术中属于较为特殊的一个门类,但它从摄影术发明至今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影像数字化的今天从事大画幅摄影艺术创作的摄影师为数并不多,因为大画幅摄影更强调技术性操控与对影像细节极致的把握。2000年前后大画幅摄影开始在国内兴起。同时也伴随着一批大画幅摄影师成长起来。大画幅摄影联盟这个民间自发团体也开始逐步形成,大家从小范围的组织拍摄活动,慢慢形成了全国范围的重要的民间摄影团体组织。

大画幅摄影年会从2007年的第一届在北京召开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全国各地大画幅摄影师借此活动交流摄影作品、结交同好分享摄影心得,提高摄影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大画幅摄影在全国的推广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1年初我们迎来了第十四届全国大画幅年会的主题活动:《聚合—2020年全国大画幅摄影精品展》,借此展览延续历届大画幅年会活动的传统,并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具专业性的作品展示平台和交流的机会。

此次大画幅摄影精品展,共展出来自全国的大画幅摄影师122人的275幅作品,展览内容包括:自然风景、景观空间、肖像、民族生活、静物、建筑、文物、宗教文化等等,更有关注今年疫情主题的创作作品。从作品制作工艺上更是包含:明胶银盐放大、银盐直印、铂钯印相、蓝晒、铁银印相、蛋白印相、明胶蚀刻、单色碳转印、四色碳转印、四色铂金、物影成像、湿版、干版、宝丽来一次成像、激光银盐、艺术微喷等等,种类繁多,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向社会大众展示更优秀的摄影作品,传播摄影知识、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此次展览期间我们还邀请了几位老师为大家进行五场专题讲座,围绕大画幅摄影艺术创作、工艺技法等话题与参展作者及观众共同探讨和研究。



以下是我们这次展览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欢迎各位前来参与我们的活动。

3月20日(周六)
下午15:00影展开幕酒会。展览画册首发
下午16:30策展人与各位作者进行大画幅摄影主题交流活动。

3月21日(周日)
上午10:00讲座《摄影古典工艺及技法介绍》主讲人:汪悦
下午14:00 讲座《湿版影像的媒介考古及当代创作研究》主讲人:朱炯

3月27日(星期六)
上午10:00讲座《大画幅摄影与当代艺术创作》主讲人:袁园

下午14:00讲座《大画幅摄影美学》主讲人:赵刚


3月28日(星期日)
上午10:00讲座《微觀下的黑白膠片》主讲人:林伟杰

下午13:00,影像作品拍卖会



参展摄影师名单:


巴特尔、赵起超、王作鹏、张华斌、陈雨洁、徐可、段大勇、张伟、高朗源、赵毅、崔坚、吴家凯、郑飞、高帆、诺敏·何、梁良、满治理、贾树林、陈震军、卓超、张帆、王正、王琦、尤树彧、林然、沈晓闽、郑黎岗、刘兴邦、上官进、刘建军、许晓斌、昝廷有、董凤安、石守汉、王焕顺、周德文、曹磊、石万里、龙友余、付明翔、王志和、郑建华、芦笛、白帅豪、胡宇峰、余耀明、徐武强、谢松、陆正旭、李宝山、叶明、李东翰、尹铭、徐毅华、李果、吕思林、曲玉良、依长洪、孙韬、隋以进、邢慧礼、丹歌、李慧根、王泽杰、陈生平、张铠栾、罗加亮、陈京伟、戴朕、窦绍林、袁伟、阳琰、梁策、杨奇、陈晓明、尹淦江、曹艳军、田永刚、郭忠诚、时广达、黄庆军、徐文芳、郑雷、李勇、李慧根、田霖、郝国英、王锡纯、孙占涛、金宁潘、林云龙、赵刚、果迅、钱晋、袁平、汪悦、侯剑华、杨柳、刘骏林、郑雨、夏晏、姜睿、王昆峰、曹士春、靳宇、傅百林、老土、佟玉田、祁小龙、孔耐、王建浩、谢小康、赵克明、弓保明、王杨、井源、李进、俞伟明、黄建、赵富义、宫品仁、厉春、王骏华、闫长科、杨桂鑫




参展摄影师作品选登:


余耀明作品《疫情下的武汉之三》华南海鲜市场,2020 年 1 月 28 日,作品尺寸:20x24 英寸,制作工艺:收藏级艺术微喷


李勇作品《日常的风景 -5km》,2008 年 ,作品尺寸:75X60cm, 制作工艺:收藏级艺术微喷


窦绍林作品《植物》,2019年,作品尺寸:16x20 英寸,制作工艺:手工银盐

侯剑华作品《鼓浪屿》,作品尺寸:25.3X20cm,制作工艺:四色碳转印

靳宇作品《一叶一菩提》之一, 作品尺寸:16x20 英寸,制作工艺:直接正像物影成像(自主开发工艺)

李东翰作品《陀螺,信息集合》,2020 年 3 月,作品尺寸:22×27 1/2 英寸,制作工艺:数字打印

赵刚作品《百鸟图》,作品尺寸:144cmX180cm,制作工艺:数字打印

郑黎岗作品《岩石·物语》—1,:2020 年 7 月,作品尺寸:11X14 英寸,制作工艺:银盐放大

傅百林作品《树》系列,作品尺寸:10.5x13in,制作工艺:8x10 湿版 ,Hahnemühle 308gsm Photo rag 输出

罗加亮作品《午后阳光》,2020 年 10 月,作品尺寸:10×10 英寸,制作工艺:铂钯印相




展览前言:

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摄影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依赖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众多的摄影器材与技术都随着时代而消隐了,摄影美学也在技术变迁中不断地融合、演化。大画幅摄影是摄影的来路,自摄影诞生之时,就是这些笨重的设备和繁复的工艺流程,创建了摄影是什么和怎么做的本质。如同大河位于高山冰川的源头之水,一路奔流前进,穿过宽广的平原,最终汇入大海,水的本质在不断地变化。摄影一路的发展,是不断地摆脱技术的限制,不断地拥抱大众,直到数字影像繁荣强大的今天。在中国,大画幅摄影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历史的深处重新走回人们的视野,带着摄影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数字化的时代愈发散发出醉人的檀香。

回溯大画幅摄影协会的创办,彼时正是数字影像技术席卷而来的时刻。一些摄影人有一种孤傲之情,要在这快而绚的世界中独尊一方静土。他们追随胶片美学、手工工艺、机械控制,并陶醉其中。选择大画幅摄影不是与炫富、耍酷为伍,而是将拍摄的过程提纯为一种精神的体验,以工匠精神不断打磨,最终结果因可遇不可求而更显现出摄影的神性。 

十多年过去了,数字技术愈发成熟,大画幅在技术上的诸多优势也许将随着科技不可逆转的发展而衰减。大画幅相机本身是一个工具,胶片或者数字材料都是一种感光材料,它们都不是摄影创作的魔法棒。一组好的作品,并不因为采用大画幅摄影即一蹴而就。一位摄影师的创作如何形成风格,并不只因为他使用了大画幅相机。准确地说,大画幅摄影经历了 180 多年的发展,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气质,也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在数字影像日趋成熟的今天,大画幅摄影必然要与摄影内部和外部的其他技术结合,在媒介、语言、审美等所有层面跨界与融合。就像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弘扬与发展一样,摄影的传统文化“大画幅摄影”也要探索它的当代性发展。

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近300幅作品。展览按照摄影题材分类,并根据展厅空间分为两条展览路线。一条是以“肖像”、“疫情”、“静物”、“景观空间”、“历史文物”连成的人类社会影像,另一条是以“大风景”、“小风景”、“植物”构成的自然世界影像。这两条路线的交汇处是“工艺语言”单元。观看这个展览,希望观众首先忘了“大画幅”这个前提,而是从摄影的题材、主题表达、造型语言与作品最后形成的审美情趣的整体评价作品。肖像单元中,凝视那些身体和面孔,或庄重、或隽永、或嬉戏,不同的作者采用完全不同的视觉语言,表现出人的复杂和人类文化的广饶。静物单元别有洞天,活物、死物,微小之物和庞然大物,梦中物,想象之物等等。拍摄对象的性质不同,即依据拍摄题材的特质,摄影师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工艺和拍摄手法来展现。景观空间和历史文物单元,都是以无人的空间讲述着人的故事,讲述着社会的变迁。摄影师强大的造型能力让空间的叙事和隐喻无处不在。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摄影师钟情于自然,陶醉于自然。影像中的山水豪情或一沙一世界,体现出摄影者从自然中学到的平等情怀。

当然,本次展览的作品因为都采用了“大画幅”相机拍摄而聚合在一起。这些作品的汇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画幅摄影的多样性,包括手工工艺及材料方面、胶片与数字结合方面、摄影题材和视觉语言的结合探索等等。摄影是技术的产物,大画幅摄影技术的独特性造就了影像在影调、层次、造型结构和透视等方面的视觉特色。但是大画幅美学是立体的,深厚的,需要与题材、造型语言、主题等等结合才能形成创作的风格。希望这次展览能够为大画幅摄影美学在数字影像时代的发展提供实践的印证。

朱炯 
2021 年 3 月于北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