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爸爸能像马皓文那样,我可能会成为不一样的大人。
说到暑期档电影,昨天我有个硬汉朋友去看了《银河补习班》,
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和我们这群没看过的朋友说自己看完在电影院哭了好久。
然后?然后我们都笑了。
朋友说,《银河补习班》和《狗十三》差不多,就怕观众设身处地的看懂了,
如果毫无触动的话,那么说明你是幸运的,起码,你的家庭坏境和教育都不太糟糕。
朋友是个男孩子,单亲家庭,从小学开始就跟着爸爸。
父与子之间总是有无法言说的尴尬,两个雄性动物碰到一起很容易就是一场战火。
他说记忆中,爸爸就没有夸过他,成绩不好就任意打骂,
小时候他拿回去一张60分考卷,爸爸看了说,像你这么笨的人,我现在给你一只碗出去乞讨,就是我对你最后的宠爱。
工作,爸爸对他唯一的期望就是不要在大城市饿死就好了。
有一次他干了个大单子发了5位数的奖金,想着和爸爸“炫耀”下,爸爸却说,你是不是在外面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那一刻,他仿佛觉得,奋斗好像对他的人生意义不大,毕竟唯一的亲人从来都不认可他。
由于和父亲这样的相处模式,他整个人也很自卑。
工作上也从不主动争取,遇到一点点小问题,他就想马上辞职逃回老家种地。
话题末尾,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我的爸爸能像《银河补习班》里的马皓文那样,我可能会成为不一样的大人。
如果爸爸在意我喜欢什么,而不单纯是成绩就好了。
《银河补习班》里的马皓文,是个怎样的爸爸呢?
他的儿子马飞成绩非常不好,迟到旷课是常有的事情,
马皓文因为工程事故入狱7年,这期间妻子为了儿子的前途选择离婚。
出狱后和儿子第一次碰面,就是马飞被教导主任当着全校的面开除,
面对这个已经被母亲后爸还有学校放弃的差生,马皓文却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和校长打赌:
“期末考试,我儿子要从倒数第一,考到年级前十,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学生。”
但他真正在意的不是马飞的成绩,所以别的孩子在家赶作业的时候,马飞在家用电脑画火箭。
别的孩子死命往学校赶害怕迟到的时候,马皓文带着马飞在上学半路躺在草坪上,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他写作文。
他对马飞说,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不知道长大后要干什么的马飞,母亲的回答是:“当然是要考清华北大。”
但马皓文的回答却是:“清华北大不是目标,只是个过程。”
马皓文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影响了马飞一辈子。
在得知儿子喜欢飞机的时候,马皓文公开对抗教导主任,在考试前夕请假半个月,徒步去外地看展,也是在那个时候,马飞确认了心中的热爱,在学习上也有了驱动,长大也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原来的被放弃的差生,最后也终于成为了那个博喻学校最优秀的孩子。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无比触动,作为应试教育的孩子,从小到大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家长的梦想是要孩子考211、985。
时间久了,孩子也误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为了211和985而活。
反观那些从小被家长开发兴趣爱好的同龄人,他们很早便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在追梦的路上一直目标坚定。
今年,一名@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的up主,因为拍摄了”5G在日常使用的真实体验视频”,涨粉数百万走红网络,内容还获得人民日报转载。
在视频下面,OPPO的老板向他抛去橄榄枝说要不要去公司上班。
他的视频,信息点密集,节奏鲜明,逻辑也清晰到爆炸,明明很晦涩的东西,经过他手都会变得很明朗,网友都说他是天才。
但何同学只是一名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只不过在同龄人偷懒,恋爱的时候,他爱上了玩相机拍视频。
他的视频很好看。何同学这个人也超级可爱,超级天才,
翻了一晚上他的微博后,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关于父亲节的一条微博。
何同学说自己为了视频能拍得更炫酷一些,买了300张卡纸把卧室贴成了纯黑色。
放在别的家长眼里,这可能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
但是何同学的爸爸,说年轻人有想法应该支持,
他把支持也落到了实处,下班回来帮着一起贴。
可见,何同学的成功,离不开爸爸开明的教育,以及对他兴趣的强烈支持。
今年5月,深圳大学发布声明,有218名研究生始终未注册,有89名研究生学习年限超期,有10名研究生学业不过关,最终,这317名研究生被深圳大学做出退学处理。
饭圈有句话叫:出道即巅峰。
放在从小就被根植考学目标的孩子来说,一踏进大学门口就约等于“失业”。
人生那么长,大学生才24岁,他们本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但无奈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考上大学,完成大人的期盼,就以为是达到的巅峰,
从此在大学校园开始了偷懒的堕落人生,打游戏,谈恋爱,最后欠下200个学分…..
然后别说是时代,就连学校抛弃他们的时候最多也只是打声招呼。
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人父母之前所有人都应该知道,比起孩子的学习成绩,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更重要的是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那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奋斗的支点。
他在我心中是大山,我也希望自己是他眼里的神童。
父亲在我们眼里是什么人呢?他在我们心中往往是英雄般的存在。
《银河补习班》里,马飞开镜第一场戏就被老师骂“缺根弦”,一群孩子里,他是那个最不聪明的特别存在。
父亲马皓文举着火炬跑过来,他终于可以骄傲一把对大家说:那是我的爸爸!
即便是后面,爸爸修的桥塌了,他也坚定的以为,爸爸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存在。
但好在,这样的反馈是相互的。
不仅在马飞眼里,爸爸像个英雄,
在马皓文眼里,自己的儿子也可以做地球上,他想做的任何事情。
马飞用心学习,成绩从倒数第一,到了倒数第五的位置,马皓文就夸他,你简直是个天才!
所有人包括马飞的妈妈都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太笨了,长大了只有卖煎饼,但马皓文并不这么以为。
他对孩子的缺点,采取的永远不是打压,而是激励战术。
放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情况并不会如此明朗,好多时候,我们认为家长如艺术品般无瑕疵,但在家长眼里,我们很容易就成了废物。
看过一个新闻说,因为孩子中考考砸了,家长就说你怎么不去死,结果小孩真的跳楼了。
一味的打压往往就是悲剧的源头,说到这里,你是否想起了前不久那位17岁跳桥少年的悲剧?
袁姗姗参加《我家那闺女》,也常常被爸爸怼,说她家里乱糟糟,做饭下厨什么都不会,还顺便把闺女单身的原因归结为不会做家务身上。
相信袁姗姗也是默认了这样的心理暗示,觉得好像这样的我根本不配恋爱,哪怕结婚以后也会遭受嫌弃,还不如一个人好了。缺点怼来怼去,袁姗姗也就自我放弃了,家里爱乱乱着,对象找不到就算了,反正我都这么糟糕了。
袁姗姗的爸爸,为什么会抓着这个缺点不放呢?明明自己的闺女那么优秀,一个漂亮独立又能赚钱的女明星,浑身都是优点等着被夸,偏偏就不会做家务这个缺点被无限放大。
你绝对想不到,表面上自信爆棚,大奖拿到手软的姜文,其实内心是一个非常不自信且失败的人。
参加《十三邀》的时候,许知远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的吗?”
“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
从小到大,姜文就很难讨妈妈的欢心,就连拿回去录取通知书,等来的回应也只是: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洗呢!
哪怕是等到后面赚了钱,给妈妈买了大房子,妈妈也打死不愿意去住。
直到去年3月的时候,他彻底失去了和妈妈和解的机会,
访谈中,姜文很不甘心的讲:我妈三月去世了还。
最残忍的地方莫过于,姜文无论再优秀,站上再高的领奖台,
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失败到连妈妈都哄不好。
这样的心态下,即便是功成名就,姜文也对自己的评价超低,心里也始终有个难以填补的黑洞。
很多时候,其实作为孩子想要得很简单,
我们努力考满分,拿offer、升职加薪,实现人生目标….
其实都是为了等父母的那句:你是我的骄傲。
不是一味让我成功,而是教我如何面对失败。
除了马皓文,银河补习班里面,还有一位父亲是教导主任,
马飞在反复面对失败的时候,马皓文会言传身教地告诉他:永远都不要服输。
教导主任也曾经领养过一个孩子,
那孩子成绩优秀,本一直都是教导主任的骄傲,
结果上大学,孩子第一次考砸了,他想要请求教导主任的帮助,
作为父亲他却闭门不出,甚至还把儿子赶出家门,
最后孩子跳楼未遂,只能飘在大街上当起了流浪汉,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这就是典型的一味只求孩子成功,却缺乏挫折教育的典型。
刚刚我在搜索自杀群的时候,第一个弹出来的页面是救助电话。
也寒心地感叹,有时候家长做得,还不如互联网上一个冷冰冰的页面暖心,
“网聊自杀群”一直都存在,群内的网友大都有自杀倾向,当以欲轻生者的身份加入该群。
有记者潜入自杀群发现,里面的大部分人的年纪都均匀分布在90、95、甚至00后....
他们有的,仅仅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工作做不好,甚至没考上大学....就动了自杀的念头。
00-90这一代,受到的成功学影响最大:
“xx月入百万了,某某95后当上CEO了。”
这些声音在我们原本就浮躁的年纪里,格外刺耳。
从小,我们被父母和老师灌输的概念就是:
“你一定要超过其他小朋友呀。”
“你一定要当一个让我们体面的人啊。”
“你瞅瞅人家闺女,你能不能给你妈长长脸?”
他们只教我们如何去赢,却不曾告诉我们如何体面地面对失败。
最后,我们成了敏感脆弱,也总是陷入妒忌跟焦虑的一代。
一朝不如意就全盘蒙圈!心态全面爆炸,如今,更是动不动就想“全体去死”。
这其中,跟家庭和校园缺乏挫折教育,有着莫大的干系。
朴树说,自己不敢尝试做父亲,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所以当今社会,失败学,比成功学更有必要。作为孩子,我们多希望听到那句:
“你不必成功便是我们骄傲。”
“爹妈来教教你,如何平凡的活着,也能快乐。”
虽然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但作为子女,我们也是第一次。
我们任性,敏感,不是完美、身上缺点超多。
很多时候,我们只希望父母能正视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
就像《银河补习班》里的马皓文,他关注孩子的热爱大于成绩,鼓励儿子向上而并非打压。
最重要的是,他教会马飞面对失败和困境的时候应该如何自处。
现实生活中,因为过于大的压力,经不起打击挫折的孩子,部分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了结此生。
在《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却教育孩子,顺境靠父母,逆境靠自己。
电影里,马飞曾被洪水困住,在洪峰来临之际,救援队选择了放弃,也勒令马皓文不能前进。
马皓文在岸上,拿着喇叭告诉马飞说,看看你身边有什么,靠你自己,动脑子,动脑子就一定可以出来!
终于在洪峰来临之前,“废物”“缺根弦”的马飞,制作了木筏,拿起手电筒,成功逃离困境。
这一场逃难,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
在太空中,他和地面失去了联系,但却记住爸爸教育他的迎难而上,永不服输....
最终成功修复了飞船bug,成功回到地面,一如小时候成功脱离洪峰的场面。
你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这就是影响!
关键时刻,父母正确正面的教育,足够让孩子重新面对和爱上生活,甚至捡回一条小命。
现实生活中,有马皓文式的爸爸无疑是幸运的。
而那些没有的,我们只想着,如果拥有这样的爸爸,我们的人生或许会不一样。
文 | 梨花:别看我平时凶神恶煞,睡觉之前也听汪苏泷和许嵩,微信公众号@好姑娘光芒万丈(ID:laoyaohuibaofu),微博&知乎&豆瓣@好姑娘老妖。
↑向左滑动有惊喜↑
也许你还会喜欢
今天点“在看”,明天变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