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江·调研|路漫漫其修远兮,你的体验如何?

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珠江青年 2022-05-10

经历就像一坛酒,心态越好,时间越长,便酒酿而成芳香四溢。

大学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那么我们的心态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吗?

暑期、寒假是学生们时间最充裕的两个时间段,那么大学生们会怎么去度过如此清闲的时光?是宅在家、还是进行社会实践呢?并且在社会实践中有什么所感所悟?以及是怎么看待社会实践这一行动的呢?

小编于是闲来无事、心血来潮便做了一个小调查,以电子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一共发放了150份问卷,有效问卷150份,主要调查对象是一部分的大学生,以下是问卷回收后整理而成的数据以及分析。

接下来由可爱的小编来逐一分析给各位宝宝看,请各位宝宝洗眼恭看~

看来小编身边的年级朋友分布的很均匀,不过相信周围的朋友也是差不多的。确定了大学生的就读年级分布之后,那么接下来就看看他们对社会实践的一系列问题的回答。

01

93.44%的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监护人给予的,而对于助学贷款和奖学金选择的概率只有4.92%和9.84%,可见是非常小的两个选择率。而暑期工、寒假工以及各种兼职的选择率是比较平衡的。

大学生现在还没有能够完全养活自己的能力,毕竟技能还没有纯熟,所以,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种主要状态就是依靠父母。

但是大学生们可以去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做寒暑假工或各种兼职,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经济宽松一些,还能减少父母的经济压力,更可贵的是还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社会阅历。

02

据上图可知,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做暑期工/寒假工的原因是内在原因——“自己想锻炼,丰富社会知识。”想要尝试着踏入这个他们认为新鲜的世界,去奋斗一番,而暑期和寒假便是他们锻炼的最恰当的时期。

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选择做暑期工/寒假工是由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促使他们不得已地去锻炼自己,其实这是缺少热情和活力的。

而小编则认为内在动力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会比外在动力所取得的效果要更大,也真实得多。所以这是需要我们个人自我的调节,我们总要明白“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要怎么去”。推着走并不能把我们推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只有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才能不断地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03

“时间太晚,已经找不到了”这一原因选项是选择率最高的选项。由于学校放假时间的不同所以学生们找暑期工/寒假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早放假的学生能够找得到,而迟放假的学生自然就被人捷足先登了(和小编感同身受的宝宝们举一下你们的小hand~hand)。

但数据显示还有22.95%的大学生因为父母不允许以致不能做暑期工/寒假工,小编表示这是一种遗憾(不过各有各的想法)。

突然间想起,以前高中的一个朋友也说过类似情况。但她的解释是:“我父母都认为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不知道这22.95%的学生中是不是都是女孩呢?还是说除了女孩之外还有男孩的存在呢?哈哈,当然,小编也不能排除其他特殊原因。

不过小编认为机会是自己把握的,把握机遇是踏出成功之路的重要的一步。

歌德曾说过:“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狄更斯也曾经说过:“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所以,每一次的机遇都需要我们用清明的眼睛去发现,并且不遗余力地争取。所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这是一种睿智,也是一种勇气。

04

无论是否能够去做寒暑假工,大学生们对寒暑假工始终怀有一种莫名的憧憬与期待。因为寒暑假工对学生党来说不仅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更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新大门。数据显示,有27.87%的大学生做暑期工/寒假工大多数会选择销售类或餐饮类的类型,而相对来说,选择教育类的大学生较为少一些。

其实相对于其他类型来说,销售类型和餐饮类型的工作数量是比较多的,也比较好找,当然,这也是拜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所赐。

大学生寻找暑期工/寒假工时可以按照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类型来找——想做教师的可以选择教育类的尝试,想从事服务行业的便可以选择销售类或餐饮类来锻炼。

但若是想做教师的却找不到教育类兼职也不必气馁,可以去选择销售类或其他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多练习表达流畅能力也未尝不可。

05

大部分学生选择寒暑假工会都希望能够用上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可是事实却并非都能如人所愿。

图示数据表明,有81.97%的大学生在做暑期工/寒假工的过程中是没有或者说是没有机会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知识的。比如说一个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找到了一份餐饮类或销售类的寒暑假工作,那么就没有机会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知识。

而有18.03%的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是有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知识的,这是最好不过了,而且也能为自己未来的对口工作打下基础。大四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便可以去找这些对口的兼职或社会实践工作尝试一下。

而没有机会运用到专业知识的同学们也莫慌(抱紧我!),技能是需要一点一点的累积,凡事需一步一步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换个思维角度思考,其实这也是锻炼自己胆量、积累见识的一种机会,把眼光放长远,让光照不仅仅落在我们近距离的位置,这也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06

据上图数据显示,可喜的是有67.21%的大学生在做暑期工/寒假工时能够坚持到底的,这一大部分的同学们是值得肯定的。

有29.51%的大学生们是主要看工作来决定留还是不留,其实小编也试过,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刚好倒霉遇到个刻薄尖酸的老板态度恶劣、拖欠工资、福利太差这样的只能说声byebye的啦。

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学生们是不能坚持到底的,做到一半就潇洒地甩手走人了(爷爱咋咋地)。

古人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以只要还能够坚持的,都尽可能的坚持,不轻易气馁。

其实寒暑假工是我们踏入社会的尝试和积累,放弃了,经验便不能得,并且还不能很好的锻炼到自己的能力和拥有某些精神,“坚毅、刻苦、不懈、做人”——其实这些都是可以从中收获的,所以,不要让暂时的不快成为我们的敌人

如果舍下身段,靠着一点点不屈的精神,我相信我们都能够从中获益匪浅,并且填补我们的空缺——社会知识。

07

图示数据显示,有63.93%大学生做暑期工/寒假工的薪酬大多数时候能得到1000—2000元,这是一个普遍的酬薪标准。

有31.15%的大学生能够得到2000—3000元的薪酬。

而只有4.92%(很小的一部分)的大学生获得的薪酬能在3000以上这一范畴内。当然小编的薪酬也是在1000-2000元内(要求包养?)。

对于我们来说,经历和体验是最重要的,薪酬反倒是其次(别骂小编虚伪,没办法,小编曾经做的政治题一大摞因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而且当我们获得辛苦挣得的薪酬时所带来的内心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不可忽视的。

另外,切勿过于执着薪酬,经历得来的经验比那一时的薪酬要重要得多,好比精神与物质之间的重要性,有着优秀的精神是人的一种升华。

所以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把眼光放长,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勇敢的追求,也要有底气和有实力地追求,毕竟企业看的还是你个人的能力,有实力才是硬道理。

08

下面是我问你答时间🙈

你好,请问正处大学生涯中的你对暑期工或寒假工的经历有什么心得呢?

1号大宝宝

可以锻炼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2号大宝宝

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3号大宝宝

然而我并没有打过暑期工或者寒假工。

4号大宝宝

坚持就是胜利,社会太深。

5号大宝宝

打打暑期工还是很不错的,又可以锻炼又可以挣钱,只是找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6号大宝宝

可有可无的经历,不一定对你的未来有影响。

7号大宝宝

一开始的新鲜感,中期的乏味,后期获得工资的喜悦。每一个过程都很有趣。

8号大宝宝

获益匪浅。

从各位大宝宝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做暑期工寒假工能够自我锻炼,在打工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薪酬,还有经验、友谊、社会知识,充实自己,获益颇多。

有同学觉得还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结识更多的人(当然要注意带眼识人),能够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还可以“学人”。

在做暑期工/寒假工的时候,应该多思考,多观察,多懂得,多谦虚;要耐着性子,坚持到最后,不轻易妥协放弃,想象着自己正在从事一份长久的工作,在枯燥中寻找一份乐趣,这是锻炼着自己的坚持能力,培养自己的毅力。

社会实践有弊有利,所以我们要理性对待,不骄不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社会上各色各态的人物,刚踏足社会,所以大多时候我们会用过于单纯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以至于只看到表面而无法透过表面看到实质,所以切勿过于信任和坦诚,背后的刀子时刻需要防范,不要让单纯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器。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看到人的多面性,不再单纯不谙世事,以后在涉足社会时能避免吃很多的哑巴(巨)亏。

社会实践带给我们的益处远不止眼前所见,还有未见的。它们潜移默化着,润物细无声地一点点地浸染着我们的世界。

最后的最后

社会课程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课程,社会学习是我们学习人生的一个环节。对于即将“出世”的大学生来说,不仅仅需要从书中汲取一些理论知识,还需要让自己一点点融入社会这个“大染缸”。

政治书上曾说:“实践决定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实践的存在所以总结出了伟大的理论。而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两者缺一不可,便要相互结合,如此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所以对社会实践不厌不避,就当是手中一把钥匙,开启那扇通往社会的大门。

最后赠予各位宝宝一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往期精彩回顾】

三下乡专访——集结号 | 集结能量,蓄势待发

珠江·调研|你的新年够“味”么?

共争优秀“五四”团总支,尽展各系团学风采魅力

三下乡专访——风铃队|他取名源于植物,用行动温暖人心

编辑:叶思莹 陈绮雯 林晓燕
图文来源:龚欣琴

监制: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

珠江青年

给你带来珠江一手资讯

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委员会

团结 奉献 高效 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