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下乡·心韵 | 走进恩施,共探“傩”趣

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珠江青年 2022-05-08


昏暗的灯光落在脸上,窗外是一团浓墨,零星的星星闪烁了几下便不见了身影,耳边传来的是火车行驶的呼哧声、是身旁队友均匀的呼吸声,一声提示音“叮”打断了一群在游戏的队友,“这台电脑也没电了。”


没有信号,没有插座,负责推文的文宣组成员看着黑屏的电脑叹了口气,心里焦灼着不知道今天的推文还能否即使发出。“来,帮我传给她。”狭小的空间里,从前排传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过了一会,敲打键盘的声音响了起来,氛围又回到了刚才,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咔擦”画面定格在了队长申启荣的脸上,摄制组组员彩豪举着相机与周围的队友分享,笑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也划破了黑夜,迎来了第一缕光芒,光逐渐照亮了整个车厢,日出唤醒了熟睡着的人儿,漫长的十七个小时终于过去了,心韵终于来到了恩施这片土地上。


“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傩戏的神秘色彩在队员们的心中挥之不去,走访恩施市三岔乡人民政府,队员们咨询着当地的风俗文化,传承百年,却逐渐没落,想当年老一辈舞动刀枪,泼水不沾衣,到如今却......


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家乡文化的衰落,当地的村民一人饰两角,在田野里,他们是务农的农民,在戏台上,他们是傩戏表演者。戏曲进校园,傩戏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既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又对傩戏的传承带来了好处。


恩施傩戏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行当有生、旦、净、丑四行。三岔乡傩戏表演队演出的小傩戏《还阳傩》,表演时演员们头戴傩面具,在民间打击乐声中且唱且跳,呈现出浓郁的到民族特色和神秘感,表达了人们内心祈福、纳祥的心愿。


已失传的剧目还有阴傩12出,阳傩24出,大傩36出。傩戏唱腔音乐也丰富多彩,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傩戏的表演难度很大,表演者需功力深厚才可展现出傩戏的别样风采。



一路上心韵走走停停,来到恩施市三岔镇文化服务中心,有幸采访到了站长邓永红先生,他不仅仅是站长,也是三岔镇文化表演队的队长,第28代傩戏传承人。


邓永红先生讲道:“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当时的傩戏大师谭学朝将有关傩戏的书籍埋进了田里傩戏的薪火才得以留传。”历经磨难,在泥土中存封,终重见天日。



叶世军、王金海、张永明老师作为傩戏的传承人,每个人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去改进傩文化,让傩文化愈发壮大,让傩文化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傩戏文化是在走下坡路的,传承人很少了,以前是传男不传女的,但现在也有女生去学习去继承傩戏文化。”由少部分人走向群众,留下深深的根基,才能茁壮成长。


“很幸运地我们在恩施看了一场傩戏,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副队长林晓婷说道,“这一次的三下乡活动真的很开心能与傩文化结缘,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对队员们的照顾还不够,还不够贴心,下次一定做的更好。”



在谈到最令自己开心的事时,后勤组组员甘智元讲道:“作为后勤组的一员,第一次去做二十多个人的饭,能够把每一个人照顾好是一件我很开心的事。”


“最开心的是能够每天拍到很多照片,一开始拍的不好组长就说同样的角度多拍几张,以量补质,慢慢地就熟悉了很多了。”摄制组组员彩豪不禁笑了起来。


经历了这一次的三下乡调研活动,他们有很多话还藏在心里来不及说:


“这一次下乡活动是我参与的最多的一次,这是第一次当队长带领一整支队伍,收获了很多,也与我的队友一起成长了许多。用各国语言对你们说我爱你们!谢谢你们上了我这条贼船!”   ——队长申启荣


“很高心认识你们,也很感谢你们。”——副队长林晓婷


“我爱你们!”  ——后勤组甘智远


在这个七月,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迎着初升的太阳,队员们哼着山歌,走向了前方。故事还将继续,心韵还会继续去探访,不会停下脚步。


【往期回顾】:

1.三下乡·星火 | 千年瑶寨,不灭星火

2.三下乡·红帆 | 扬帆远航,筑梦田心

3.三下乡·知行丨盛夏之梦,志行遂溪

4.三下乡·思源 | 千里之行,始于桃花

编辑 / 叶丽莎

记者 / 张曦予 张荧芳

图片来源 / 心韵队

初审 / 张家鑫

复审 / 关若晴

终审 / 陈欣杰

监制 / 青年媒体运营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