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思想钢印,总是双重思想
春假时读了 Honeywell ex-CEO 高德威写的《长期主义》,书中他一直提及「同时追求两件互相矛盾的事」。
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
1
他主要指:
长期战略并不代表就要把短期业绩搞砸,短期业绩并不天然和长期业绩互斥。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且必须如此。
为未来布局,才可能赢;
为现在努力,才可能活;
现在活着却不考虑未来,未来可能活不好。
2
同时,这也是日常管理的不二法门。
当指标不被考核时,它就不会被完成。
前阵子有人问,优化服务器成本的心得,是否可分享一二。我答,「让工程师待遇和服务器成本挂钩,就这一点,没啥复杂的」。
说得粗暴,但绝非戏虐之言。大多数时候,都还谈不上生产力问题,只是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
SmallTalk 读者 @张扬 补充了一个论据,“确实,自从我们技术部门有了 CDN 优化指标,一天就节省了几百万。。。”
但当指标被考核时,它就必然会被完成——而实际业绩却未必能改善,甚至变得更糟。
想获得更多新增用户?没问题,我们广拓渠道,积分墙、网盟、刷量都安排起来。我确实完成了新增指标。新用户精准度下降?这并非我的指标,我不关心。
仓库存货太多,想减少库存?这可太简单了,立刻砍掉一半存货,迅速完成库存指标。客户下单总是遇到缺货?这并非我的指标,我不关心。
莫要觉得可笑,这都是真实且持续在发生的事情。
人们会想尽办法优化被考核的指标,却忽视背后的业务意图。就是如此简单、粗暴而真实。
所以要设计一些制约指标。要扩大用户规模,但也要维持用户质量,所以要拓展匹配度高的高质量渠道。要降低库存水平,但也要维持履约时间和客户满意度,所以要更巧妙地管理库存。
总是「同时追求两件互相矛盾的事」,确保用更系统的眼光来审视,逼出创新有效之法;而非仰仗简单线性因果,如草履虫般条件反射。
3
这也是极好的思辨方法。
每当你有了一个新想法、新理论,你自然会努力搜集支撑它的论据,人之本性。你也自然会忽视那些不利的论据,有意无意地。
请不要这样,你应该向自己的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主动地、竭尽全力地、想方设法地去证伪它。
查理·芒格推崇的“多元思维模型”,总是被误解,应结合他的核心工作——对大多数投资机会说不——来理解。
“多元思维模型”并非用来证实,而是用来证伪。从工具箱中,拿出一个个思维模型,尝试对投资机会进行证伪。每证伪失败一次,健壮性就增强一分,即便永远也不能确保 100% 可靠,却可以竭力逼近。这是一场持续的拷问,消除掉所有乐观的幻觉。
如果用了这么多种不同模型,都没能将某个投资机会摧毁,便可以下重注了。恐怕,这才是 Lollapalooza 效应的真意。
如果我拥有一种观点,不能比这世界上最聪明的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证否这个观点,那么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查理·芒格
4
邓小平被盛赞的品质是「实事求是」。
何谓实事求是?不忠实于任何思想(读作“教条”),总是从基本事实出发。
《三体》小说里的「思想钢印」,效用是在人脑中树立绝对信念。即便谬论如「水是剧毒的」,一旦刻上思想钢印,也会坚信不疑。小说中使用思想钢印的场所是军队,其天职是执行。虽不人道,却也并非无法理解。
但当我们不执行,而是思考时,务必远离思想钢印,转而向《1984》学习。我们需要「双重思想」,即同时接受两种相悖的思想。
所有思想,都有其适用场景。如果你沉浸于单一思想,就容易一叶障目,以为这便是普适真理。终有一日,会在环境变迁中,因不懂切换策略,酿成恶果。
事实是,相反的思想往往也是对的,只是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学习相反的思想,是思辨的捷径。
长年泡在创业公司的人,就应该去理解成熟公司的运转逻辑;自由市场的推崇者,就应该去读凯恩斯;价值投资者,就应该学习短线操作;清教徒就应该以嬉皮士为师;共产主义者,就应该琢磨“中国特色”。
接受相反思想,融会贯通。
向上抽象,找到同一性。
辩证统一,提炼更高规律。
5
relax but alert
aggressive but reasonable
be quick but not hurry
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
深入细节,掌控大局
接受现实,追求理想
保持贪婪,总是克制
天马行空的想象,逻辑缜密的推敲
纵身入局真实体验,保持距离冷眼审视
高瞻远瞩观未来,脚踏实地看当下
事无巨细处理实务,高度抽象提炼本质
执行时可以思想钢印,思考时总是双重思想。
——你看,这也是一种双重思想。
// 想看我的更多思考,可订阅我的付费专栏 SmallTalk,双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