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YSQL中锁的各种模式与类型

叶寄 大淘宝技术 2022-07-13

在日常开发工作中,我们几乎需要天天与数据库打交道,作为一名只会CRUD的SQL BOY,除了每天用mybatis-generator自动生成DAO层代码之外,我们几乎不用去care数据库中如何处理并发请求,但是突然某一天MYSQL数据库告警了,出现了死锁,我们的内心慌的一匹,不禁想问:这不就是个普通查询吗,咋还锁起来了?

为了避免慌乱的表情被主管捕捉到,我们需要提前了解一下数据库中到底有哪些锁。

在MySQL中,其实将锁分成了两类:锁类型(lock_type)和锁模式(lock_mode)。

锁类型描述的锁的粒度,也就是把锁具体加在什么地方;而锁模式描述的是到底加的是什么锁,是读锁还是写锁。锁模式通常和锁类型结合使用。



按锁的模式分


  读锁


读锁,又叫共享锁/S锁/share locks。

读锁是某个事务(比如事务A)在进行读取操作(比如读一张表或者读取某一行)时创建出来的锁,其他的事务可以并发地读取这些数据(被加了锁的),但是不能修改这些数据(除非持有锁的用户已经释放锁)。

事务A对数据加上读锁之后,其他事务依然可以对其添加读锁(共享),但是不能添加写锁。

  • 在记录上加读锁


InnoDB支持表锁和行锁,在行(也就是记录)上加锁,并不是锁住该条记录,而是在记录对应的索引上加锁。如果where条件中不走索引,则会对所有的记录加锁。


显式加锁语句为:


select *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 lock in share mode;


注意:这里所说的读,是指当前读,快照读是无需加锁的。普通select读一般都是快照读,除了select...lock in share mode这样的显式加锁语句下会变成当前读,在InnoDB引擎的serializable级别下,普通select读也会变成快照读。


另外需要注意,对于行锁的加锁过程分析,要根据事务隔离级别、是否使用索引(哪种类型的索引)、记录是否存在等因素结合分析,才能判断在哪里加上了锁。


innodb引擎中的加读锁的几种情形


  1. 普通查询在隔离级别为 serializable 会给记录加S锁。但这也取决于场景:非事务读(auto-commit)在 Serializable 隔离级别下,无需加锁;

    Serializable隔离级别时:
    1. 如果查询条件为唯一索引且是唯一等值查询时:是在该条记录上加S锁;
    2. 非唯一条件查询(查询会扫描到多条记录时):记录本身+记录的间隙(需要具体分析间隙的范围),加S锁;

  2. select … in share mode,会给记录加S锁,但是根据隔离级别的不同,加锁的行为有所不同:

    RC隔离级别:是在记录上加S锁。
    RR/Serializable隔离级别:
    1. 如果查询条件为唯一索引且是唯一等值查询时:是在该条记录上加S锁;
    2. 非唯一条件查询(查询会扫描到多条记录时):记录本身+记录的间隙(需要具体分析间隙的范围),加S锁;

  3. 通常insert操作是不加锁的,但如果在插入或更新记录时,检查到 duplicate key(或者有一个被标记删除的duplicate key),对于普通的insert/update,会加S锁,而对于类似replace into或者insert … on duplicate 这样的SQL语句加的是X锁。

  4. insert … select 插入数据时,会对 select 的表上扫描到的数据加S锁;

  5. 外键检查:当我们删除一条父表上的记录时,需要去检查是否有引用约束,这时候会扫描子表上对应的记录,并加上S锁。


  • 在表上加读锁


表锁由 MySQL服务器实现,无论存储引擎是什么,都可以使用表锁。一般在执行 DDL 语句时,譬如 ALTER TABLE 时就会对整个表进行加锁。在执行 SQL 语句时,也可以明确对某个表加锁。

给表显式加锁语句为:


#加表读锁lock table {tableName} read;
#释放表锁unlock tables;
#查看表锁show open table;

在使用MYISAM引擎时,通常我们不需要手动加锁,因为MYISAM引擎会针对我们的sql语句自动进行加锁,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干预:
  1. 查询语句(select):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读锁;

  2. 更新语句(update、delete、insert):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写锁。


  


写锁,排他锁/X锁/exclusive locks。写锁的阻塞性比读锁要严格的多,一个事务对数据添加写锁之后,其他的事务对该数据,既不能读取也不能更改。


与读锁加锁的范围相同,写锁既可以加在记录上,也可以加在表上。


  • 在记录上加写锁


在记录上加写锁,引擎需要使用InnoDB。


通常普通的select语句是不会加锁的(隔离级别为Serializable除外),想要在查询时添加排他锁需要使用以下语句:


查询时加写锁:


select *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 for update;

与加读锁相同,写锁也是加在索引上的。


更新时加写锁:


insert/update/delete语句,会自动在该条记录上加上排他锁;


  • 在表上加写锁


显式给表加写锁的语句为:


#加表写锁lock table {tableName} write;
#释放表读锁unlock tables;


当引擎选择myisam时,insert/update/delete语句,会自动给该表加上排他锁。


读写锁兼容性:


  1. 读锁是共享的,它不会阻塞其他读锁,但会阻塞其他的写锁;

  2. 写锁是排他的,它会阻塞其他读锁和写锁;

  3. 总结:读读不互斥,读写互斥,写写互斥


  意向


意向锁是一种不与行级锁冲突的表级锁,表示表中的记录所需要的锁(S锁或X锁)的类型(其实就是告诉你,这张表中已经存在了行锁(行锁的类型),所以叫意向锁)。InnoDB支持多种粒度的锁,允许行级锁和表级锁的共存。


意向锁分为:


  1. 意向共享锁(IS锁):IS锁表示当前事务意图在表中的行上设置共享锁

    下面语句执行时会首先获取IS锁,因为这个操作在获取S锁:获取S锁: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2. 意向排它锁(IX锁):IX锁表示当前事务意图在表中的行上设置排它锁

    下面语句执行时会首先获取IX锁,因为这个操作在获取X锁:获取X锁:select ... for update


事务要获取某个表上的S锁和X锁之前,必须先分别获取对应的IS锁和IX锁。


意向锁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另一个事务试图在该表级别的共享锁或排它锁,则受到由第一个事务控制的表级别意向锁的阻塞。第二个事务在锁定该表前不必检查各个页或行锁,而只需检查表上的意向锁。


示例:表test_user



事务A

事务B事务C
begin;begin;begin;
SELECT * FROM test_user WHERE id = 28 FOR UPDATE;

(获取该行的X锁)








LOCK TABLE test_user READ;
(尝试获取表上的读锁)SELECT * FROM test_user WHERE
id = 31 FOR UPDATE;

(尝试获取另行上的X锁)


事务 A 获取了某一行的排他锁,并未提交;
事务 B 想要获取 test_user 表的表共享锁;


因为共享锁与排他锁互斥,所以事务 B 在试图对 test_user 表加共享锁的时候,必须保证:


  1. 当前没有其他事务持有 users 表的排他锁(表排他锁)。

  2. 当前没有其他事务持有 users 表中任意一行的排他锁(行排他锁)。


为了检测是否满足第二个条件,事务 B 必须在确保 test_user表不存在任何排他锁的前提下,去检测表中的每一行是否存在排他锁。很明显这是一个效率很差的做法,但是有了意向锁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此时事务A获取了两把锁:users 表上的意向排他锁与 id 为 28 的数据行上的排他锁。


事务 B 想要获取 test_user 表的共享锁:


事务 B 只需要检测事务 A 是否持有 test_user 表的意向排他锁,就可以得知事务 A 必然持有该表中某些数据行的排他锁,那么事务 B 对 test_users 表的加锁请求就会被排斥(阻塞),从而无需去检测表中的每一行数据是否存在排他锁。


事务 C 也想获取 users 表中某一行的排他锁:


  1. 事务 C 检测到事务 A 持有 test_user 表的意向排他锁;

  2. 意向锁之间并不互斥,所以事务 C 获取到了 test_user 表的意向排他锁;

  3. 因为id 为 31 的数据行上不存在任何排他锁,最终事务 C 成功获取到了该数据行上的排他锁。


意向锁与意向锁之间是不互斥的,但是意向锁与其他表锁之间存在一定的兼容互斥,具体如下:


  1. 意向锁之间的兼容互斥性:



    表意向共享锁(IS)表意向排他锁(IX)
    表意向共享锁(IS)兼容
    兼容
    表意向排他锁(IX)兼容兼容


  2. 意向锁与普通的排他 / 共享锁互斥性:



    表意向共享锁(IS)
    表意向排他锁(IX)
    表共享锁(S)
    兼容
    互斥
    表排他锁(X)
    互斥
    互斥


  自增


我们在设计表结构的时候,通常会把主键设置成自增长(思考一下为什么?)。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针对每个自增长的字段都设置了一个自增长的计数器。我们可以执行下面的语句来得到这个计数器的当前值:


select max(自增长列) from table;


当我们进行插入操作的时候,该操作会根据这个自增长的计数器的当前值进行+1操作,并赋予自增长的列,这个操作我们称之为auto-inc Locking,也就是自增长锁,这种锁其实采用的是特殊的表锁机制,如果insert操作出现在一个事务中,这个锁是在insert操作完成之后立即释放,而不是等待事务提交。


按锁的类型分


  全局锁


所谓全局锁,其实就是给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


数据库实例与数据库是有所区别的:


  1. 数据库,就是保存数据的仓库,具体到mysql中,数据库其实是一系列数据文件集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database,比如创建数据库语句就是 create database...)。

  2. 数据库实例,是指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在Mysql中,就是mysqld进程了。

  3. 简单来理解,数据库实例中包含了你创建的各种数据库。


如果给数据库实例加全局锁会导致整个库处于只读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般来说,全局锁的典型使用场景是用于全库备份,即把数据库中所有的表都select出来。但是要注意,让整个库都处于只读状态,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


  1. 在主库上加全局锁,在加锁期间,不能执行任何更新操作,业务基本上很多功能都不可用了;

  2. 在从库上加全局锁,在加锁期间,不能执行主从同步,会导致主从同步延迟。


全局锁的加锁语句是: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解除全局锁的方法是:


  1. 断开执行全局锁的session即可;

  2. 执行解锁sql语句:unlock tables;


如果需要个数据库备份的话,可以使用官方自带的逻辑备份工具mysqldump。


既然已经有了dump工具,为什么还需要 FTWRL 呢?一致性读是好,但前提是引擎要支持这个隔离级别。比如,MyISAM 这种不支持事务的引擎。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 FTWRL 命令了。


FTWRL 前有读写的话,FTWRL 都会等待读写执行完毕后才执行。


FTWRL 执行的时候要刷脏页的数据到磁盘,因为要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所以执行FTWRL时候是所有事务都提交完毕的时候。


全局锁的实现还是依赖于元数据锁的。


  元数据锁


元数据锁(MetaData Lock),也叫MDL锁,是用来保护元数据信息,系统级的锁无法主动控制。在MySQL5.5版本,开始引入MDL锁,主要是为了在并发环境下对DDL、DML同时操作下保持元数据的一致性。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隔离级别:RR


事务1
事务2
begin;#开始事务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id = 1begin;

drop table t_user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id = 1


如果没有元数据锁的保护,那么事务2可以直接执行DDL操作,导致事务1出错。MYSQL5.5版本的时候加入 MDL 锁,是为了保护这种情况的发生。由于事务1开启了查询,那么获得了元数据锁,锁的模式为MDL读锁,事务2要执行DDL,则需获得 MDL 写锁,由于读写锁互斥,所以事务2需要等待事务1释放掉读锁才能执行。


  1. 对表中的记录进行增删改查(DML操作)的时候,自动加MDL读锁;

  2. 对表的结构(DDL操作)进行修改的时候,自动加MDL写锁。


  • MDL锁的粒度


MDL锁是Mysql服务器层面中实现的,而不是在存储引擎插件中实现。按照锁定的范围,MDL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属性
含义
锁定的是范围or对象加锁语句
GLOBAL全局锁范围:所有的数据库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COMMIT提交保护锁范围:
SCHEMA库锁对象
TABLE表锁对象‍
FUNCTION函数锁对象‍
PROCEDURE存储过程锁对象
TRIGGER触发器锁对象
EVENT事件锁对象


  • MDL锁的模式


锁模式对应SQL语句
MDL_INTENTION_EXCLUSIVEGLOBAL对象、SCHEMA对象操作会加此锁
MDL_SHARED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MDL_SHARED_HIGH_PRIO仅对MyISAM存储引擎有效
MDL_SHARED_READSELECT查询
MDL_SHARED_WRITEDML语句
MDL_SHARED_WRITE_LOW_PRIO仅对MyISAM存储引擎有效
MDL_SHARED_UPGRADABLEALTER TABLE
MDL_SHARED_READ_ONLYLOCK xxx READ
MDL_SHARED_NO_WRITEFLUSH TABLES xxx,yyy,zzz READ
MDL_SHARED_NO_READ_WRITEFLUSH TABLE xxx WRITE
MDL_EXCLUSIVE

ALTER TABLE xxx PARTITION BY …


  页级锁


MySQL中锁定粒度介于行级锁和表级锁中间的一种锁。表级锁速度快,但冲突多,行级冲突少,但速度慢。所以取了折衷的页级,一次锁定相邻的一组记录。不同的存储引擎支持不同的锁机制。根据不同的存储引擎,MySQL中锁的特性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行锁
表锁
页锁
MYISAM

支持

InnoDB
支持
支持

BDB

支持
支持

页级锁是MySQL中比较独特的一种锁定级别,应用于BDB引擎,并发度一般,页级锁定的特点是锁定颗粒度介于行级锁定与表级锁之间,所以获取锁定所需要的资源开销,以及所能提供的并发处理能力也同样是介于上面二者之间。另外,页级锁定和行级锁定一样,会发生死锁。

锁定粒度大小比较:表级锁 > 页级锁 > 行级锁

  级锁


表锁在上文我们已经介绍过,相比于行锁的细粒度加锁,表锁是对整张表加锁。由于是对整张表加锁,就没有行锁的加锁方式那么复杂,所以加锁比行锁快,而且不会出现死锁的情况(因为事务是一次性获取想要加的表表锁),但是表锁也存在一些问题:锁的范围过大,在并发比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抢锁的冲突概率变高,这样并发性能就大打折扣了。


  • 表锁的加锁方式


引擎选择MYISAM时


MYISAM引擎只支持表锁,不支持行锁。


手动添加表级锁的语句如下:


加表读锁:lock table {tableName} read;
2、加表写锁:lock table {tableName} write;
3、释放表锁:unlock tables;或者客户端断开连接也也会自动释放锁

在使用MYISAM引擎时,通常我们不需要手动加锁,因为MYISAM引擎会针对我们的sql语句自动进行加锁,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干预:


  1. 查询语句(select):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读锁;

  2. 更新语句(update、delete、insert):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写锁


引擎选择InnoDB时


InnoDB引擎同时支持行级锁和表级锁,默认为行级锁。


给InnoDB引擎的表手动加锁,也同样使用 lock table {tableName} read/write 语句进行读/写锁的添加。


除此之外,innodb还支持一种表级锁:意向锁(上文已经介绍过)。


总的来说,InnoDB引擎的表级锁包含五种锁模式:


  1. LOCK_IS:表意向读锁

  2. LOCK_IX:表意向写锁

  3. LOCK_S:表读锁

  4. LOCK_X:表写锁

  5. LOCK_AUTO_INC:自增锁


  级锁


在编写业务代码的过程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行级锁了(表级锁由于性能问题,一般不推荐使用)。相比于表级锁,行级锁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1. 冲突少:多线程中访问不同的记录时只存在少量锁定冲突;

  2. 锁的粒度小:可以长时间锁定单一的行,对其他的行没有影响,所以并发度是最高的;


但是使用行锁时,一旦稍不注意,是非常容易出现死锁的(表锁就不存在死锁现象),所以使用行锁需要注意加锁的顺序和锁定的范围。


InnoDB的行锁是通过对索引项加锁实现的,这表示只有通过索引查询记录时才会使用行锁,如果不走索引查询数据将使用表锁,则性能会大打折扣。


需要记住:行锁也叫记录锁,记录锁都是加在索引上的。


  1. where条件指定的是主键索引:则在主键索引上加锁;

  2. wehre条件指定的是二级索引:记录锁不仅会加在这个二级索引上,还会加在这个二级索引所对应的聚簇索引上;

  3. where条件如果无法走索引:MySQL会给整张表所有数据行加记录锁,存储引擎层将所有记录返回由MySQL服务端进行过滤。


行级锁的几种类型:


  • 记录锁:LOCK_REC_NOT_GAP(只锁记录)


记录锁是最简单的行锁。比如在RR隔离级别时,执行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id = 1 for update 语句时,实际上是对 id = 1 (这里id为主键)这条记录上锁(锁加在聚簇索引上)。


记录锁永远都是加在索引上的,就算一个表没有建索引,数据库也会隐式的创建一个索引。如果 WHERE 条件中指定的列是个二级索引,那么记录锁不仅会加在这个二级索引上,还会加在这个二级索引所对应的聚簇索引上。

注意,如果 SQL 语句无法使用索引时会走主索引实现全表扫描,这个时候 MySQL 会给整张表的所有数据行加记录锁。


如果一个 WHERE 条件无法通过索引快速过滤,存储引擎层面就会将所有记录加锁后返回,再由 MySQL Server 层进行过滤。在没有索引时,不仅会消耗大量的锁资源,增加数据库的开销,而且极大的降低了数据库的并发性能,所以说,更新操作一定要记得走索引(因为更新操作会加X锁)。


  • 间隙锁:LOCK_GAP(只锁间隙)


间隙锁是一种区间锁。锁加在不存在的空闲空间上,或者两个索引记录之间,或者第一个索引记录,或者最后一个索引之后的空间,用来表示只锁住一段范围(一般在进行范围查询时且隔离级别在RR或Serializable隔时)。


一般在RR隔离级别下会使用到GAP锁。使用GAP锁,主要是为了防止幻读产生,在被GAP锁锁住的区间,不允许插入数据或者更新数据。


间隙锁的产生条件:innodb的隔离级别为 Repeatable Read 或者 Serializable。


间隙锁的作用范围说明:


隔离级别:RR




以Student表作为样例数据,id为主键,stu_code为学生编号,添加普通索引。


间隙锁区域定义:


  1. 根据检索条件向左寻找最靠近的值A,作为左区间,向右寻找最靠近的值B,作为右区间,间隙锁为(A,B)

  2. 向左找不到最近的值A,也是就无穷小,作为左区间,向右寻找最靠近的值B,作为右区间,间隙锁为(无穷小,B)

  3. 向左找到最近的值A,作为左区间,向右寻找不到最近的值B,也就是无穷大,作为右区间,间隙锁为(A,无穷大)


区间(A,B)示例:


事务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code = 4 for update
事务2: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 2, 'A');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4, 5, 'B');


根据事务1的sql语句分析,间隙锁的范围是:stu_code = 4记录是存在的,所以左区间为最近的索引值为stu_code = 3,右区间为最近的索引值为stu_code =7,所以间隙范围为:(3,7),因此事务2的两个insert 语句,一个在范围外,一个在范围内,在范围外的能插入,而范围内的则阻塞,所以(2,2, 'A')能插入成功;(4,5, 'B')插入阻塞。


区间(无穷小,B)示例:

事务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code = 1 for update
事务2: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 0, 'c');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 2, 'r');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5, 2, 'o');

根据事务1的sql语句分析,间隙锁的范围是:stu_code = 1 是存在的,左边最近没有记录,所以是左边的无穷小,右边最近的索引值为 stu_code = 3,所以间隙锁范围为:(无穷小,3)。所以事务2的第一个和第二个insert sql语句执行被阻塞,是在间隙锁范围内的。第三个insert sql语句能执行成功,不在间隙锁范围内。


区间(A,无穷大)示例:

事务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tu_code = 7 for update
事务2: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 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0, 22, 'j');

根据事务1的sql语句分析,间隙锁的范围是:stu_code = 7 是存在的,左边最近的索引值为 stu_code = 4,而右边是没有索引值的,所以间隙锁的范围为:(4,无穷大),第一个inset语句能执行成功,不在间隙范围内;第二个insert语句执行被阻塞,是在间隙锁范围内的。


如果查询语句在数据库中没有记录,那该怎么锁呢?


以上是查询是有记录的,如果查询语句在数据库中没有记录,那该怎么锁呢?咱们继续往下:

事务1:
        update student set stu_name = '000' where stu_code = 10
事务2: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 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ues(20, 22, 'j');


根据上面的执行语句是找不到记录的,向左取最近的记录(10,7,‘小明’)作为左区间,即间隙锁的范围是:(7, 无穷大),第一个insert语句不在区间范围内,能执行成功;第二个insert执行语句在区间内被阻塞,执行失败。如果事务1的where 条件是大于10,也是向左找最近的记录值作为左区间,所以间隙锁的范围也是:(7, 无穷大)


总结:间隙锁产生的条件


RR/Serializable隔离级别下:Select ... Where...For Update 时:


  1. 只使用唯一索引查询,并且只锁定一条记录时,InnoDB会使用行锁。

  2. 只使用唯一索引查询,但是检索条件是范围检索,或者是唯一检索然而检索结果不存在(试图锁住不存在的数据)时,会产生 Next-Key Lock。

  3. 使用普通索引检索时,不管是何种查询,只要加锁,都会产生间隙锁。

  4. 同时使用唯一索引和普通索引时,由于数据行是优先根据普通索引排序,再根据唯一索引排序,所以也会产生间隙锁。


  • 下一键锁:LOCK_ORDINARY,也称Next-Key Lock


Next-Key锁是 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和间隙锁一样,在 RC 隔离级别下没有 Next-key 锁(除非通过修改配置强制开启),只有 RR/Serializable隔离级别才有。


MySQL InnoDB工作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RR)下,并且会以Next-Key Lock的方式对数据行进行加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幻读的发生。Next-Key Lock是行锁和间隙锁的组合,当InnoDB扫描索引记录的时候,会首先对索引记录加上行锁(Record Lock),再对索引记录两边的间隙加上间隙锁(Gap Lock)。加上间隙锁之后,其他事务就不能在这个间隙修改或者插入记录。


当查询的索引含有唯一属性(唯一索引,主键索引)时,Innodb存储引擎会对next-key lock进行优化,将其降为record lock,即仅锁住索引本身,而不是范围。


  • 插入意向锁:LOCK_INSERT_INTENSION


插入意向锁,插入记录时使用,是一种特殊的间隙锁。这个锁表示插入的意向,只有在执行insert语句的时候才会有这个锁。


假设有索引记录的值分别是id = 1和id = 5(1到5之间没有记录),单独的事务分别尝试插入id = 2和 id = 3,在获得插入行的排它锁之前,每个事务都是用插入意图锁来锁定1和5之间的空间,但是不会相互阻塞。因为插入意向锁之间是不会冲突的。


插入意向锁会跟间隙锁或者Next-Key锁冲突:间隙锁的作用是锁住区间防止其他事务插入数据导致幻读。


在上面的场景中,假设提前有事务A获取了id 在(1,5)区间的间隙锁,那么事务B尝试插入 id = 2时,会先尝试获取插入意向锁,但是由于插入意向锁和间隙锁冲突,导致插入失败,也就避免了幻读产生。


结语


MYSQL的锁机制非常复杂,在实际的开发工作中,对于隔离级别的设置都需要非常谨慎,比如RR级别会比RC级别多出一个间隙锁,这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本文从锁的模式和锁的范围对MYSQL锁的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我们在面向数据库开发的过程中,能够仔细分析研究我们的SQL语句是否合理(尤其需要注意是否会产生死锁等问题)!


✿  拓展阅读



作者|叶寄
编辑|橙子君
出品|阿里巴巴新零售淘系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