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随着新诗百年诞辰脚步的临近许多人蛰伏在心底的整数意识又开始隐隐作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满甲子已有个世纪历史积累的新诗究竟如何?它有没有从根本彻底打败最初的“敌人”旧体诗是否建立起套独立成熟的审美规范,留下了几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读者的关系又呈现着怎样隔膜抑或融洽的关系形态?在这个问题上,国成立后毛泽东、朱光潜等人以辉煌的古典诗歌作为参照系对新诗所下的不成功、欠含蓄的批评明显是过于苛刻的倒是像“在现代学的各种中,到今天只有诗歌前面还带着个‘新’字,这说明它有种自我确认的紧张感”(1)这种貌似模糊的叙述实则为准确而有分寸地道出了新诗所处的艰难前行的真实境遇因为毕竟新诗和古典诗歌分属于两种审美规范,不能硬性地去比较高下;即便是评价新诗自身的成就也宜引入多维的思考路径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古今外任何个时代成功的诗歌历史归根结底都要靠经典诗人、经典本的连缀和支撑甚至可以说没有经典就意味着方向感的缺失经典的有无、多少无论如何都是个时代诗歌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志;判断、估衡百年新诗的得失优劣必须直面新诗创作和研究界日益浓重的“经典焦虑”背景注重经典维度的省察

    一

1993在北京大学的次演讲中,荷兰学者佛克马先生以学的经典化作为话题的重心从此“经典化”问题成了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一直在困扰着国的创作和批评界那么何为经典经典的生成又需要哪些条件新诗究竟有无经典?必须正视古今外关于经典概念的阐释堪称魏紫姚黄五花八门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历史叙述有时是想象力的产物经典化作为历史建构的产物自然和其置身的化、艺术秩序互为表里,不可能从根本抽离掉主观的成分同时它的形成与确立既有赖于种族、时代、环境乃至读者因素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定的时间长度作为沉淀的保证。一般说来经典虽然具备相对和流动的属性但诗歌的发展轨迹有时并不是按照理论家们的预想和理论规约运动的所以谈论经典时完全没有必要在经典的理论和定义过度纠缠把问题复杂化我以为学史那些凡是能够介入时代良心影响、干预了当时的写作风气或者产生过轰动效应的作品即可称为经典

如果依据我们论定的经典标准检视捕捉到的个直接现实就是在国新诗流经的百年历史中,每个阶段在诗人方面都拥有着独自的“天才代表”和“偶像时期”确认了不少作品经典而且经典化的冲动和实践也没有完全在拉开必要的时空距离之后进行相反有时却不断以选本编辑、教材收录或评奖、排榜的方式不时出现从未甚至形成了带有连续性的选本早在新诗诞生不足三年的1920新诗社编的《新诗集》、许德邻编的《分类白话诗选》即分别由海国光书局和海崇书局印刷、出版前者收诗103后者收诗 250余首彼时新诗刚刚萌芽挑拣空间非常有限它们“选”的性质和痕迹均比较淡漠影响几近于无1932年沈从编的《现代诗杰作选》在海青年书店出版1934年赵景深编的《现代诗选》由海北新书局发行两本诗集“选”的意识有所增强只是编者的非诗人身份的隔膜使他们眼光不够内行诗选的辐射力与影响度自然有限待到1935朱自清编的《国新学大系·诗集》(1917-1927,赵家璧主编《国新学大系》之种)由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它原本只是系统总结新诗第个十年创作的选本却谁也未曾料到竟正式拉开了诗歌经典化尝试的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彰显出强烈的品牌效应(2)应该说虽然主观性偏好、求稳心态的渗透尤其是新诗草创、尝试期方向即代表成就的特殊语境限制使朱自清的筛选还嫌芜杂个别过性的诗人也侥幸入选;但他能够从与旧诗对垒的形式语言之“新”和审美表现维度出发又在大体保证了定的专业、权威水准推出的闻多(《死水》等29首)、徐志摩(《这是个懦怯的世界》等26首)、周作人(《小河》等9首)、郭沫若(《炉煤》等25首)、李金发(《弃妇》等19首)、俞平伯(《孤山听雨》等17首)、冰心(、二十18首)、刘大白(《邮吻》等14首)、汪静之(《伊的眼》等14首)、朱自清(《匆匆》等12首)、冯至(《我是条小河》等11首)、朱湘(《采莲曲》等10首)、篷子(《秋歌》等10首)、胡适(《念》等9首)、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等8首)、戴望舒(《雨巷》等7首)59位诗人的400多首诗歌其作品的经典性日后大部分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早期白话诗、学研究会、创造社、湖畔诗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名篇佳构差不多都被包揽在内;并且它在搭建早期新诗经典分布的格局、厘定学史经典叙述的调子方面起了绝对性的式作用开辟了新诗经典化的个小小“传统”

20世纪3040年代仍有新诗选类的图书出版但真正可视为新诗经典化进程第二块界碑的还是臧克家编选、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国新诗选》(1919-1949按理此时该诗选可供驰骋的视野围延伸到30对象也已经沉淀得相对清晰稳定遴选当为科学精准事实上,郭沫若(《立在地球边放号》等9首)、康白情(《草儿在前》等4首)、冰心(《繁星》、二、三等8首)、闻多(《静夜》等5首)、刘大白(《卖布谣》等4首)、朱自清(《送韩伯画往俄国》等3首)、蒋光慈(《写给母亲》等4首)、冯至(《蚕马》等2首)、柯仲平(《延安与国青年》等4首)、戴望舒(《狱题壁》等2首)、殷夫(《别了哥哥》等5首)、卞之琳(《给位刺车的姑娘》等2首)、臧克家(《老马》等4首)、蒲风(《茫茫夜》等4首)、萧三(《瓦西庆乐》等3首)、田间(《给战斗者》等5首)、何其芳(《个泥水匠的故事》等4首)、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7首)、袁水拍(《寄给顿河的向日葵》等4首)、严辰(《早晨》等3首)、李季(《报信姑娘》等3首)、张志民(《死不着》1首)等26位诗人92首诗的共时性“出笼”也的确完成了代序所规定的恢复“‘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个轮廓”的该选本1957年发行2在原有的基础增加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2首诗;1979年又出了3又增加了王统照的《这时代》等3首诗同时将袁水拍与王希坚的诗歌全部删掉所选诗歌降至82尽管几个版本之间的变化出入较大个侧面透露出时代、政治因素对学事业的渗入和作用之强劲;但是编选标准遵循的“现实学语境的革命、政治叙述框架”(3)却始终如一,诗选坚守着人格与格统的原则符合首要维度革命、政治条件的诗人作品多选书写个人情怀或吟诵自然、爱情的则自然被边缘化乃至彻底屏蔽掉了如果说朱自清着眼于新的品质臧克家则崇尚契合政治时尚的革命话语所以有些重要诗人都遗憾地被漏掉了有些作品也非诗人的代表作他是以政治化视角树立了批“红色经典”却也留下了再商榷和再估衡的空间

因精品意识的自觉与强化新诗经典化实践在新时期进入了最为活跃、成熟的黄金期各种以主题、区域、断代分类的选本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反思的时代氛围浸润和“重写学史”讨论的热潮冲击给新诗编选镀种“重估”的色彩而在众多选本,1994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王川和张同道主编的《20 世纪学大师库》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冕和钱理群主编的八卷本《百年学经典》诗歌编选的影响格外大水准专业编选者们重新理解了主流、边缘的各自包孕内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遂不约而同地努力把心目中被颠倒的经典再颠倒过来;所以弱视、轻化曾经作为主流风行时的“红色经典”立足心灵与艺术的歌者逐渐获得首肯海南选本后面会单独讨论仅从北大选本录就不难看到种迹象:在总共210余首的新诗作品中,国成立前入选的只有郭沫若(《凤凰涅》等3首)、闻多(《死水》等3首)、徐志摩(《再别康桥》等2首)、冯至(《蛇》等4首)、戴望舒(《雨巷》等4首)、卞之琳(《断章》等3首)、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7首)、臧克家(《有的人》等2首)、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3首)、何其芳(《预言》等3首)、穆旦(《赞美》等5首)、郑敏(《金黄的稻束》等7包括新国成立后诗歌)、陈敬容(《划分》等4包括新国成立后诗歌)诗人不足20作品未满50它们明显遭遇了简约化的处理而新国成立后那些坚守心灵和理想艺术尺度的诗人地位则大幅牛汉(《华南虎》等4首)、余光(《乡愁》等6首)、邵燕祥(《到远方去》等3首)、郑愁予(《错误》等2首)、痖弦(《红玉米》等6首)、袁水拍(《西双版纳之夜》等3首)、闻捷(《苹果树下》等2首)、公刘(《哎大森林!》等8首)、昌耀(《鹿的角枝》等2首)、黄翔(《独唱》等2首)、食指(《相信未来》等2首)、北岛(《回答》等6首)、舒婷(《致橡树》等4首)、翟永明(《独白》等4首)、唐亚平(《黑色裙裾》等3首)、崔健(《无所有》等2首)、海子(《春天十个海子》等5首)、戈麦(《劝诫》等3首)、西川(《致敬》等3首)……观念放开了歌词理直气壮地被纳入诗歌视野同时及稍后出版的洪子诚、程光炜等几本当代诗歌史著作在经典的发掘视域和确认标准走的大致也是这路数在经典焦虑越来越重的世纪末这些选本的出现无疑在定程度缓解了诗坛的压力为具有艺术探索和先锋精神的诗歌真正浮出历史地表起了助威之力至于2010年人民学出版社出版、谢冕主编的《国新诗总系》2013年长江艺出版社出版、洪子诚和程光炜主编的浩浩30 卷的《国新诗百年大典》等也都堪称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工程但客观说它们体现的只是“好诗主义”观念很多作品已非标准意义的经典二所能解释得了的毕竟好诗和经典看似只差步之遥有时却相隔千里。

百年国新诗经典主体流脉的渐次隆起和数番起伏推出了壮观连绵的“英雄谱”令不同时代的读者都获得了必要的方向和标准不断有经典的“山峰”可以仰望与皈依;当然它还无法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组构的辉煌审美系统相抗衡人们也不该对只有百年历史的学种类和饱含几年底蕴的成功体式硬性比较并且它以诸多篇章的拼贴和呼应从形到质地折射出了百年国的心灵历史风云构建了百年份鲜活的精神档案;它在现实和艺术夹缝间步步艰难的艺术摸索,一方面留下了富于启迪的曲折流程与个性风姿成熟到足以和任何类比肩,一方面又拥托出了风格纷呈、秋并举的个人化的绚烂艺术奇观这是新诗与读者的共同福分

    二

新诗经典建构的成绩看去是骄人的它有足够的理由令整个世界为之刮和折服但是与肯定的意见相伴生对它批评的声音却始终不绝于耳在许多诗人和研究者心中,新诗的经典焦虑直潜滋暗长并且越来越严重不少人贬斥新诗成就太低称其难以找出服众的拳头诗人和经典佳作还时常质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可悲的是新诗圈“人比诗长寿”的戏谑又总是频频在些诗人那得到应验新诗舞台诗人们代代不已、作品纷纷迅速死去的滑稽的悖论景观使百年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和结果都矛盾丛生也令关心诗歌命运的人无法不进行细致、深入的反思是读者对新诗经典本的要求太高?是新诗经典自身及其产生的环节问题太多?是新诗经典与读者间没有达成理想的遇合?

的确受经典的相对性和流动性特点规约,一个时代有个时代的经典它们在各自的生成语境都在某些点称得意义独具重要得别的诗人和作品难以替代这种经典可称为“动态经典”;如果“动态经典”的内在品质再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不论在什么年代、什么区域都永不逊色它就会进入高一层境地,上升为“恒态经典”,一个时代“恒态经典”越多才可以保证该时代的学越繁荣正因为经典内存动态与恒态之分海外批评家才有对经典高标准和条件的阐述他们认为“经典作品只是在事后从历史的视角下才被看作是经典作品的”(4)项测试经典的古老方法屡试不爽: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经典”(5)甚至非常具体地判定“有关正典地位的预言必须在个作家去世之后经过大约两个世代的验证”(6)理论家们的言说不外乎表明严格意义的经典应该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并且其价值不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改变或消失它的产生或确立必须经过定时段的淘洗和沉淀很难在短时期内“尘埃落定”如此说来那百年国新诗经典化过程数次打造出来的经典究竟是处于动态经典还是恒态经典畴呢?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最为愚笨却也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看经典化过程几个主要节点留下的版本之间经典本的重合率重合率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关涉着本经典程度的高低

要是从版本间经典重合率指标的测试结果看新诗略显匆忙“急切”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推出的经典恐怕就是不甚理想的从朱自清的唯“新”是举到臧克家的政治话语至上,再到谢冕、钱理群的历史与审美标准兼顾倾心于艺术性的不断变动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朱自清划定的经典被臧克家严重“瘦身”、大面积“颠倒”而臧克家眼的若干“红色经典”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被后来者重新“发现”、再次“颠倒”回去国成立前的社会动荡、新国成立后的运动频繁、诗歌自身内部的发展复杂决定百年国新诗在“五四”时期、抗战阶段、十七年、新时期乃至新世纪均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尚和经典标准各个时段彼此之间不可通约在此时段可圈可点的诗人诗作到彼时段经典的部分品质却立刻淡化或失效反之亦然或者说各个时段之间直缺少、也不可能获得套相对恒定稳健、被普遍认同的经典尺度和经典体系;所以前后颠来倒去的互相否定就成为种常态,更多的时候只能生产流动的诗歌经典为不同时代的读者致首肯的经典数量变得非常有限如果说百年跨度太大不同时段的编选者出现纵向的严重殊异性还情有可原;可是即便面对相同的时空区域20世纪末问世的程光炜编的《岁月的遗照》和杨克主编的《1998中国诗歌年鉴》在新时期经典本的筛选却也出入大得惊人反差极其强烈最近出版的洪子诚、奚密等主编的《百年新诗选》和由徐江主编的《1991年以来的国诗歌》在对最近三十年诗歌经典的甄别仍是相异性远远大于相似性

尤其耐人寻味而又颇具说服力的是两部相对“经典”的经典化选本重合率也远不够理想1994年海南出版社“为20 世纪大师级人物重排座次”出版了《20 世纪学大师库·诗歌卷》其主编张同道、戴定南的编法被人大骂“离经叛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是他们在20 世纪国诗歌史中,只选择了12位诗人的389首诗作为经典包括穆旦的《赞美》等30首、北岛的《回答》等52首、冯至的《蛇》等36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33首、戴望舒的《雨巷》等29首、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27首、闻多的《死水》等31首、郭沫若的《凤凰涅》等23首、纪弦的《你的名》等45首、舒婷的《双桅船》《致橡树》等28首、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等22首、何其芳的《预言》等33首;而无数的诗人诗作被他们“遗漏”了特别是那些自视甚高者对之当然会恼羞成怒。一是他们居然把以往备受压抑的穆旦置于20 世纪国诗歌大师的第位加以推举,更出人意料其大胆的行为刺痛了不少人超稳定的传统学神经今天再回望这个“事件”人们不得不承认那是次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有效遴选它确实将重要的艺术“金子”从新诗海洋打捞出来了其公信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印证事隔近20年的2013诗坛又推出册在圈内有较好口碑的经典化选本子川主编的《新诗十九首》由江苏艺出版社出版它是30多位线批评家和诗人历经两年通过推荐备选本、数次研讨、票决统计等环节最终达成的“共识”入选者为北岛的《回答》、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洛夫的《边界望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张枣的《镜》、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症弦的《红玉米》、食指的《相信未来》、昌耀的《斯人》、闻多的《死水》、多多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芒克的《阳光的向日葵》坦率地说这次“排行”并非绝对科学也可谓批评家们相互博弈、靠拢、妥协的结果;但其遴选过程严谨细节周密甄别、决出的经典布局大体符合百年国新诗的历史实际按理两个选本都以近百年的新诗为对象又都表现出很高的眼光和水准它们应该具有相当的致点和重合度;遗憾的是二者在人和诗的选择依然分歧重重如《新诗十九首》在入选人数方面超出了“大师本”其作者和作品全面覆盖后者当在情理之中,但事实却是“大师本”12人竟然只有9人入“十九首”何其芳、纪弦、冯至等三人被残酷地淘汰了而“十九首”的三四首诗歌怎么也看不出点儿“经典相”和真正的经典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重合入选“十九首”的诗人海子也应该选《春天十个海子》而不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昌耀入选的诗也应该是《内陆高迥》而不是《斯人》

大量选本差异的事实证明充斥百年新诗历史的多属于历时性的“动态经典”即“学史经典”严重不足的是一层级、具有典价值的“恒态经典”即“学经典”有些诗人和作品从“动态经典”视角看是经典的可是旦调整到“恒态经典”视角就光彩顿失;当审视新诗的历史形象时会对某些诗人作品如数家珍可是转换成审美形象的端详后则泛出了经典诗人诗作寥若晨星的苍白而“动态经典”和“恒态经典”的重合率过低“恒态经典”缺席无疑是新诗真正经典匮乏和不够繁荣的显豁证据这也是许多批评者攻击新诗的理由所在经典焦虑的“情感综合征”暗合了陈思和的《国当代学教程》、洪子诚的《国当代学史》对当代学缺少经典的共同指认它既从个侧面反证了新诗虽然已有百年的跋涉历练但在永恒的时间和艺术面前还像个有待成熟的“孩子”至今尚未彻底打倒、取代旧体诗影响力无法和旧体诗相匹敌这无论如何都有点儿让人尴尬的意味;同时也说明新诗经典的评判标准欠稳定透出众多诗人、研究者经典认同焦虑背后诗歌危机的忧患意识

    三

将“恒态经典”和“动态经典”并置绝非是对“动态经典”的漠然轻视和简单否定而是对各个时段“动态经典”提出了高的标准如果各个时段的“动态经典”能够最大限度地和“恒态经典”谐和经典焦虑即会悄然化解其实经过时间的淘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冯至的《蛇》、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艾青的《雪落在国的土地》、穆旦的《春》、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余光的《乡愁》、郑愁予的《错误》、北岛的《结局或开始》、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伊沙的《饿死诗人》等批流动性的经典已成为新诗恒态经典“启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新诗生产的总数中,其份额和比重还少得过于可怜这也当是诗坛应该着力深入反思之所在

客观地说百年新诗“恒态经典”的匮乏在某种程度和缺少相对稳定的经典标准可以遵循有定的关系;百年新诗至今尚处于进行时的尘埃未定的流动状态也不能为经典玉成提供必要而充足的审视距离;诗人们在积淀浅薄的新诗体内探索缺少以白话表现现代情感和生活的经验技巧和语言都还欠成熟将经典稀少归结到这些点不无道理但仍不足以让人彻底信服新诗“恒态经典”的稀缺恐怕还得从新诗的生存语境、本体内部以及创作主体等方面找寻根源

经典诗歌是意味和形式共时性的审美体现它必须在协调好人生和艺术的关系后才会产生现代国的历史堪称“多事之秋”兵荒马乱的残酷生存环境国知识分子以入世为正格的忧患意识结合内在地规定着大量诗人多倾向于贴近时代和现实题材做合乎时宜的抒情使表现“此在”人生和现实关怀成为主流而弱于人性、心灵、审美维度的经营重质轻艺;这样的背景就导致了大部分诗歌在走进人生的同时却走出了艺术它们和那些徘徊于时代主流之外、走进艺术的同时却走出了人生的诗人作品都不能达成思想和艺术的平衡像穆旦用相对陌生化手法传达现代战争心灵感受的《五月》那样将人与诗的关系结合得煞是熨帖的诗人诗作并不多见而新诗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基本同步并互为作用的现代国内忧外患的条件制约没有给精神生产提供出优越的条件保障无数像殷夫、柯仲平、田间那样的“战士诗人”只能边忙于革命和生存,一边写诗自然就无法去敛心静气地打磨作品的艺术急就章和即时性成了种常见的现象这些均不利于大诗人、诗歌经典的生成国成立后的环境的确获得了本质性的改善但在很长段时间内频繁的政治运动也给诗人主体和诗歌艺术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至20世纪80年代之后工业技术、学历教育尤其是商品经济大潮的激荡合纵连横使诗歌被边缘化为摇摇坠的“风铃”诗人浮躁悬浮的心态诗歌淡化崇高的低俗游戏风气和去经典化的解构潮流三位钳制得新诗只能离经典之路越来越远当然贴近现实政治进行创作是百年新诗的独特选择和传统它非但说不是缺陷或许正是迥异于其他国家诗歌的个性标志我们指出来只是表明历史、政治、社会学领域内的精神漫游围内影响了新诗向哲学和艺术境地的升华

诗歌本体观念的偏狭以及随之而来的艺术表现情感和理性的失衡也限制了许多诗作难以触摸到经典的边缘百年新诗进入了个误区那就是诗人们大都以为诗只是生活的表现或情感的抒发抑或感觉的状写而且在这几个向度都有所建树但殊不知诗有时种主客契合的情绪哲学虽然有些诗人凭借敏锐的直觉力常常在诗歌穿透事物的表和芜杂抵达了事物本质充满想象力对理趣、知性的追逐使诗成为人生经验的发现和提纯像舒婷的《赠别》、杜运燮的《雾》就在意象思维蛰伏着哲学思维前者在情感的流淌洞穿了人生的滋味和意义后者经神与物游过程也转换成了社会现实的独到领悟揭示黑暗之雾遮不住光明和向只能盖弥彰像卞之琳、冯至、北岛的作品以“思”之品质的凸显推送出些深邃而富于穿透力的智性启迪的经典可惜这种诗情智化的倾向在新诗只是未成气候的零星的存在大量诗作因为缺少哲学意识的烛照喜欢在充满亮色的题材畴内做般性的精神滑翔流于情思倾诉或沉闷“叙事”而无法进入人类的实质精神、生命本体的形思考而诗歌肌体抽去哲学筋骨的支撑自然也就失去了冲击力与之相呼应诗人们在写作呈象过程多受情感牵引而少受理性的驱遣和控制特别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与功利诱惑兼具的新时期那些对现代明、人性本质的负价值缺乏批判立场的诗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充其量也就是娱性诗而已只能与提供精神向度的精警、深刻、阔达的经典失之交臂了

在“恒态经典”不足的问题上,创作主体精品意识淡漠和人格的某些弱点也难辞其咎在无以胜数的诗人那里,表达和倾诉是写作的第要义他们根本无意于思想境界和技法语言的讲究觉得那完全属于次要、附属、第二性的因素,更不愿反复修改、打磨自己的作品有的也不是点技巧没有而是十八般兵器样样都会却哪项也难说精湛;于是乎提供给诗坛的作品从思想到技术含量都难说理想甚至留下了个又个的教训如“大跃进”时期山西省竟然提出“村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县县要有郭沫若”这样有悖于诗歌创作规律的指标,更有甚者“张家口专区竟出现位‘万首诗歌个人’或曰‘万首诗歌标兵’个人在个月就写出了万首诗……写成就投进诗仓库——间空屋后来听说这位诗人写诗太累住医院了”(7)全民写诗不管是否粗制滥造只追求产量有的根本就不是诗;并且把本来属于个人化高度精神作业的写诗演绎为乱哄哄的集体行为这本身即背离了诗歌本身的含义空留下个笑话再有2008年汶川地震后诗歌创作短期内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白热化的“井喷”状态同情、悼念、安慰等成为大家共同复印的情绪流行色还有些人不道德地把“兴诗”的希望寄托于灾难之上,时过境迁现在回过头看大量地震诗歌潮流的热闹只是假象除了朵渔的《今夜写诗是轻浮的》等凤毛麟角的优秀之作外大多数作品仅仅停浮于情绪震撼缺少情思的沉淀和艺术的精雕细刻基本尚处于半成品的状态个别的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技巧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早已进入学的解构时代去经典化成了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这样个非经典化的语境中,还去认真地谈论新诗的经典问题无异于悖时的愚蠢行为但我仍要重申不论每个民族不论任何时代都有无数的精神探索者需要自己的经典之“灯”的照耀只要学还在诗歌的经典焦虑和焦虑对抗就不会画终止符什么时候经典诗人与诗作源源不断地涌出,中国新诗就真正走向繁荣了

 

注释:     

1)洪子诚等:《世纪视野的百年新诗》《读书》2016年第3

2)继《国新学大系》第辑(1917-1927)之后国新学大系》第二辑(1927-1937)、第三辑(1937-1949)、第四辑(1949-1976)、第五辑(1976-2000艺出版社分别于1982年、1991年、1997年、2009年出版诗歌卷的编选者依次为艾青、臧克家、邹荻帆、谢冕这四个选本和朱自清选本相互呼应构成了个相对完整的诗歌历史谱系虽然影响均远不及朱自清选本

3)袁洪权:《〈国新诗选〉(1919-1949)的版本、编选与代序修订》《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5

4)[英]T.S.艾略特:《什么是经典作品》《艾略特诗学集》国际化出版公司1989190

5)(6)[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21页、412

7)韦君宜:《思痛录》北京十月艺出版社19986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