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好诗 | 那么老的身体,又是一座失而复得的花园

汤养宗 中国诗歌网 2024-02-08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再造的手脚

   汤养宗 


活过四十年后,看啊,世界又要配合它
鹰再次筑巢于绝壁,用一百五十天
重新打造一副身体,先是叩击坚石
废掉已弯的不能用的尖喙
再用新长的,啄出老化的趾甲
有了新爪,又一根根拔去翅膀上那排旧羽片

“竟可以对自己这般做手脚”
说这话的危崖倒立着,并真正被内心整理过
好了,一切又是全新的,新到
发现世界的脖子比原来的短了很多
什么是新叙述,只记得
那么老的身体,又是一座失而复得的花园



专家点评 


如果说经验高于语言的诗歌是常在方式,我想《再造的手脚》即属于此类的咏物写实诗。它取材于鸟类中最长寿的一种老鹰,当它年至四十岁时,喙长触胸妨碍进食行动,爪子老化难以捕捉猎物,羽毛厚重不能飞翔远行,接下来要么衰弱等死,要么脱胎换骨获得新生。诗中的老鹰选择在绝壁上筑巢,用尖喙叩击坚石,脱去无用的旧喙;等长出新喙,再咬住趾甲一根根地拔掉;等长出新趾甲,再用爪子拔去一根根羽毛;剥离自己,减轻自己,净身再生,撕肉沥血的实质等同于凤凰涅槃。

第一节的叙述是目击描摹,过度的客观呈现往往不容易出诗意、出思想。角色、时间、地点、动作、细节和过程,这些类似于新闻性的要素拥挤在语言空间的结构中,对诗艺的伤害是明显的。但是也有好处,诗性,在这些具体细碎的雕琢中得以凸显。

第二节从目击的角度进入受到震撼的危崖,感叹老鹰“竟可以对自己这般做手脚”;然后,转为或目击者或危崖或老鹰皆可的叙述角度,“好了,一切又是全新的,新到/发现世界的脖子比原来的短了很多”,恢复飞翔能力的老鹰让世界又变小了,最后或许是诗人的自述角度,“什么是新叙述,只记得/那么老的身体,又是一座失而复得的花园”,可以理解为对于老鹰的这一番审视、表现,是视觉的文化的生态的“新叙述”。然而,叙述的理念和方式不重要,那样老的身体成为“一座失而复得的花园”,才值得记住。生活中由自己动手,把自己老朽的或行将就木的躯体改造成花园般的新生命,究竟能找到几许。在这里,换角度的机智叙述,体现了诗人“在于思”的老道的功力。

《再造的手脚》着力的不是语言创造及其能指,着力的是托物言志,把一个事物的某种生态和情状表现出来成为首要,然后抒发诗人的心迹志向。尽管其语言的断句、用词、节奏刻意回避着俗套的虚词连贯,但依然是铺陈式的故事描摹,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逻辑关联过于理性化,对现代诗由外向内呈现生命微妙的动能有所削弱,有意无意间把语言仅仅当成表情达意的使用工具。

不管写作者是谁,他的其它文本如何,就诗谈诗,《再造的手脚》的取材和思考富于深度,是生存经验和叙述经验的理性融合,但是它错开了语言自觉和诗学经验的层面。

特邀点评:沙克


诗人简介

汤养宗,1959年白露出生,闽东首府霞浦人。出版诗集《去人间》《制秤者说》《一个人大摆宴席 汤养宗集 1984-2015》七种。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鲁迅文学奖。


  专家简介

沙 克,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60后。生于皖南,居住江苏。资深媒体人,文学编辑者。高校兼职教授。1979年练习文学写作,1980年代参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曾任报纸副刋主编、《现代青年》《短小说》《汉诗界》等杂志副主编或执行主编。《中国新归来诗人》主编,《百年新诗大系》《中国新诗日历》编委。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往期精选


雪中访灵谷寺


我的一生,都在积郁中沾染对抗的坏习惯


时令堪愁自觉凉,小寒枕月读苍茫



点评专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等

栏目主持:孤 城


"中国诗歌网"是国内最大的诗歌网站,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管,《诗刊》社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品牌栏目“每日好诗”(稿酬500元),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其中每周四为诗友点评,向广大网友征集评论(300元稿酬)。


喜欢这首诗,请点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每日好诗 | 那么老的身体,又是一座失而复得的花园

汤养宗 中国诗歌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