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好诗 | 丁酉年登山偶遇放蜂人

俞昌雄 中国诗歌网 2024-02-08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丁酉年登山偶遇放蜂人

俞昌雄


蜜蜂有自己的道路,不同于崖壁上的
瀑布,也不像瞄准器里的白鹇
它们飞得很低,低到翅膀的反光
几乎陷入草木的呼吸
放蜂人比山里任何一棵植物都要来得
安静。这让我感到害怕
每当成百上千的蜜蜂飞离蜂箱
他也随即变轻,轻到不需要肉身
只留下明亮的轮廓
可是,正是那样一片漂移的光影
让我觉察到了什么才是山水的静穆
什么才是浮云的根
放蜂人走走停停,忽远忽近
从微微发烫的晌午到倾斜的黄昏
他一直都在那里,在山涧迂回的地方
在飞鸟的侧影里
他比泉眼空阔,又小于林间的风
蜜蜂逐一飞回,赶在天黑之际
密密麻麻的翅膀携着那巨大的嗡嗡声
整块山地如此沉重而斑驳
放蜂人把自己浓缩为一盏孤灯
牢牢地,安插在那颤栗而不朽的黑暗里



专家点评 


在登山的途中,诗人偶遇放蜂人,这算不上一个特别的事件,但诗人却有特别的心情。一首诗的完成,往往与诗人某种特别的心情有关,此诗大概也是如此。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如何把一首诗写得特别一点,使一首诗有别致的味道。可喜的是,此诗做得很好。在诗中,蜜蜂、放蜂人、山景三位一体,呈现出葱茏诗意中的哲理内涵。是的,蜜蜂也好,放蜂人也好,都是自然中的诗意使者。说到底,诗中表现出来的,还是一种诗意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皈依自然的淡泊态度。对山景的描绘是必要的衬托,是作为一个背景出现的。瀑布、草木、黄昏、飞鸟等等,游动着神秘的光影,实际上也是诗人情绪上的印记。在此,自然山水就是一种心境。山水中有蜜蜂和放蜂人,相得益彰,这就是中国人神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中还有一个隐含的观察者,那就是诗人自己。这实际上涉及到一首诗的写作角度,诗人自己隐身在里面,貌似主要从客观的角度来写,却自有深情,因此,这是一首“主情”的诗,而不是一首“主景”的诗,带来的却是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我这里说的隐含和隐身,并非完全“不在场”,而是指写得有克制,懂得在词语的冒险中,保持和客体的距离。诗人如果把自己当做放蜂人来写,或者通过放蜂人的眼睛来写,恐怕就会破坏诗中画面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此诗的语言也有特色,散发着山间草木的气息,清晰自然,却有哲理的妙悟贯串其中。


特邀点评:吴投文


诗人简介

俞昌雄,72年生,福建霞浦人,作品散见于《诗刊》、《十月》、《人民文学》等200余种报刊杂志,作品入选《70后诗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新诗白皮书》、《文学中国》等百余种选集,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获得《星星》、《诗歌月刊》、《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诗歌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有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瑞典文、阿拉伯文等介绍到国外,曾获“2003新诗歌年度奖”、“井秋峰短诗奖”、“中国红高梁诗歌奖”等多种奖项,现居福州。


  专家简介

吴投文,1968年5月生,湖南省安仁县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表论文与评论一百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沈从文的生命诗学》等。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出版有诗集《土地的家谱》《看不见雪的阴影》等,有诗歌入选《中国新诗年鉴》《新世纪诗典》《新世纪中国诗选》《中国当代短诗300首》等八十余个重要选本。兼职有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湘潭市文学研究会副主席等。 


往期精选


蟋蟀在歌唱



小青藤


琴断口,你的流水有韵



点评专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等

栏目主持:孤 城


"中国诗歌网"是国内最大的诗歌网站,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管,《诗刊》社主办,是以建立“诗歌高地 诗人家园 ”为宗旨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品牌栏目“每日好诗”(稿酬500元),每天推荐一首原创好诗,并邀请诗坛专家点评。其中每周四为诗友点评,向广大网友征集评论(300元稿酬)。


喜欢这首诗,请点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每日好诗 | 丁酉年登山偶遇放蜂人

俞昌雄 中国诗歌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