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入海》 张于荣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1月
《入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139首诗作,分“鳞光”“闽南风”“洄游”“行走”“鸣响”和“逡巡”六辑,前三辑诗人以在场感书写江海文化;后三辑则是诗人“奔赴一场海的辽阔”,抒发对山魂海魄的热爱和深度哲思。
诗歌是我人生一次迟到的转场,试图将人生阅历和审美切换成分行。从我创作第一首诗歌开始,到诗集出版已是五年。
我一直在思考,在场性地理写作的探索,能否有效转化自身的创作优势?写什么和怎么写同样重要,我把文学目光投注于大海,投注于“三渔”:即渔业渔区渔民。我把第一工作单位所在的渔港礁山和最后一个工作联系点即浙闽文化交融的箬山渔村作为创作基地,系统性、高频次深入生活,每年都要请船老大和渔民开几次座谈会,与他们打成一片,复盘生产情景和后工业化时代"三渔"的遭遇和出路。生活是永不疲倦的老师,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只有遵循创作正道和规律,带感情,带着问题去探究日常性写作真谛,才能做到诗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出一些既反映日常,又抒发内心,还触及社会痛点的海洋诗歌。
我试图找到适合自身多重面影的表达,有跳跃,旋转之力,努力将海洋题材的日常化写作与陌生化写作结合起来,尽量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入海》的第二辑"闽南风”全都是写箬山渔村风土人情。关于捕捞许多陌生化细节描写,真实的陌生,对我而言是真实,对读者而言是陌生的,这是我体会到的陌生化日常写作的美妙之处。
从宏观而言,海洋诗歌写作也从过去想象和视角中大海转变为在场和身体的大海,无论是沉浸式的书写还是仅把大海作为背景抒发个人情绪和思考,都将带来诗歌写作范式的大变革。我也正努力“入海”。
张于荣,诗人,浙江温岭人,诗歌作品发表于《十月》《诗刊》《上海文学》《星星》《上海诗人》《扬子江诗刊》《海燕》《江南诗》等文学刊物。
甲午岩
张于荣先生一直以来对海洋诗歌孜孜以求地不倦探索,尤其是他对于地理写作在场性的探寻和摸索,使其迅速突进,成为当下海洋诗歌写作群体居于前沿的一员。在对大海锐敏辨察的亲近感与敬畏心之间,张于荣将写作的关注力全心投放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他长期工作生活在海边,这是他得天独厚的经验资源和优势,加诸于他对诗歌创作的虔敬守持,获得了渔业生产和渔区渔民生活方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都是他追求“真实的陌生写作”的正向路径及其诗道所在。诗集首辑中的小长诗《捕捞,洋流泛着鱼骨的鳞光》、《渔场!渔场!》,不仅仅是细腻再现了渔场作业细节的某些陌生化场景,而且更深切观照着“潮涨潮落/涡旋命运嬗变/流水,鱼,网,船/渔人/谁在主宰,又在悲悯”。
在张于荣的相关诗作中,大海与陆地、出生地与精神居所、家园与异乡或许都是互为镜像,互为“乡愁”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具备某种统一性的自我赋能,对于人与海陆、自然、情感根脉富有自己的深刻思考,以及强烈的内心辨察和认同,因而怀有一种不断地找寻的使命担当,一种无尽地复返的还乡欲求。
——杨斌华(上海市作家协会研究室主任,《上海作家》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奔赴一场海的辽阔——张于荣诗集<入海>阅览》
从张于荣的诗集《入海》来看,他对题材的重视,带给了我很多思考。我觉得,张于荣的写作,也值得所有的写作者来一起反思。《入海》这部诗集的关键词是“海”,那个“入”字,无疑有进入、回到和介入的意思。他通过诗歌这种分行形式的书写,其指向的是一个现代人在面对或置身于大海这个空间的时候的一种失落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诗人再也寻不回的那种与时光流逝有关的生命感觉。作为读者,我通过诗集中的这些意象,读出了诗人的疼痛:海水、海港、鱼、海鸟、海风、海螺、海潮、浪花、礁石、渔场、船只、渔网、锚、旋涡……。这些意象,是“大海”这个意象衍生的具有家族谱系特点的打上了生命印记的符号群。而这每一个符号,都不仅仅是空间本身,它们的内在都充盈了诗人的生命意识。张于荣的诗集中的这些“符号”所构筑的空间,其实就是一个意识的空间、乡愁的空间,那里面有现代人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哀愁。而且,这种哀愁是经过反思过滤的,是在认知的层面上,对现代文明作出评判。因此,他的诗歌中,就有了这样一种冲突: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之间,后者冲击并淹没了前者,前者因而成了一种带有无法抚平的疼痛和失落。由此,张于荣的诗歌具有了一种深刻和普遍的现代性。——李商雨(诗人,从事新诗研究,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巜“海”的空间与现代人的乡愁一一读张于荣诗集〈入海〉》在诗人张于荣的诗行里,大海即是生命之源,是无边的空间和博大的包容。它并不仅仅是可供人观赏的景色,更象征着激情和神秘、宁静和祥和,它与人类一脉相连。大海在作者的日常生活里,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是他生命的一种体验和意识。他在诗中,将自己比作大海。他的诗充满沸腾的激情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恰似一朵朵海浪花,刚刚升腾起,转瞬间就不见踪影,但留给这地球的,却是一道稍纵即逝的闪光轨迹。他诗歌的风格,不仅是先锋的,还是抒情的,且含有人生哲理,“如刀劈斧砍”。《甲午岩》想象狂放、诗情不羁:“一匹枣红马须拒绝顺风之帆/张开鬃毛,嶙峋的纹理/掏蚀,塌陷,后退,克制/奔腾如他的阅历……”而在《鱼与渔之间》,诗人用他对世界的热爱,造就了一个蓬勃、豪健的艺术世界。作为海边人,大海给予诗人一种特殊的情愫,这正好为他的“体验式地理写作”,提供了厚实的时空环境。同时,作为东海诗歌发展的见证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他经历了台州东海诗群生发、成长、停滞和再发展的历程。大海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有着生命的符号。——陈伟华(文学评论作者)《蓝色的故乡——读诗集<入海>》诗人张于荣的诗歌,关注点和落脚点不局限于个人的喜怒悲欢,而是把关照和反思投注于历史、社会、地域、命运、生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多重维度中如何展开的问题。诗歌成为诗人寻找精神依托的方舟,刻画个人精神地形的一把利剑。怀古追思是寻找历史文化之根,逐浪海洋是寻找地域图腾之根。诗人将旅行的轨迹与历史的陈迹在“共时性”的意义上重叠和碰撞出某种光电火石的诗意图景,在几个维度中穿梭自如,交织出纵深立体的诗意空间。诗人在海边长大,有抒写海洋的雄心,而这雄心又举重若轻地放置于词语之间,言说者隐匿于意象背后,让诗行波涛般相互碰撞呈现个人传记的“历时性”剖面。诗人在总体客观、“无我”的抒写风格中,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将任性倾向之赤心和智性思考之逻辑搅拌溶解于清冽词语中的挥洒自如,令平稳的诗行因兴致盎然而微微倾斜。诗人在诗艺层面不断琢磨、锻炼,追求有辨识度的语言,尝试丰富新鲜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意象群落,精心培育茁壮成长的词语之根。——西西(诗人)巜“构建多维的诗意空间”——张于荣诗歌的寻根图谱》
留言分享阅读本文的感受
选 3 位读者,赠出《入海》
3月8日 周三 中午12:00 截止
▲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网”公众号
▲ 识别二维码,订阅《诗刊》
编辑:王傲霏,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