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文坛》年度颁奖暨改版20周年座谈会图记

2016-11-13 《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2016年度优秀论文颁奖词

评委白烨、李敬泽、李洱、陈建功、张燕玲、郭运德、郜元宝、施战军、程光炜 (以姓氏笔画为序),对编辑部评出的13篇候选论文,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方式投票评出以下6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


南帆《小资产阶级:阶级谱系与文化共同体》(2016年第4期 )

小资文化共同体是当下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作者从阶级谱系与文化视角,深入剖析了小资产阶级为了更多的文化自由,在文艺创作中占据“一个中心位置”的奥秘,对老问题的新论述,颇具新意。南帆理论功夫深湛,论析问题步步深入又丝丝入扣,文风雅正,平和坦然;在视野、义理与辞章上,显示了作者炉火纯青的学术功力。


张清华《叙事的长度、美学与时间问题》(2016年第6期)

        全文始终围绕叙事、美学和时间这几个关键词引经据典,从容论述,强调文学创作必须把个人记忆扩展为集体时间,具体而深入地分析了传统叙事的圆形结构、红色叙事的线性结构和现代叙事的多维结构的不同呈现方式,给了时间一次全新的美学关照,为叙事学开垦新意,弥足珍贵。


黄平 《<哥德巴赫猜想>与新时期的“科学”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 (2016年第3期)

黄平近年集中探讨新时期初期的一些原点性的文学问题,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它生成与被定型化的历史。本文依然以独特的视角、以文本细读展开了新时期文学起源的一个新的面向。文章史料功夫深厚,立论扎实,并潜藏着惊人的张力和对话性,显示了作者高远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思辨能力。


李兆忠《傅雷与刘海粟》  (2016年第5期)

这是一篇向逝世50周年的傅雷先生的致敬之作,李兆忠文章笔法老练,材料运用巧妙,以一种无缝对接的叙述风格,解剖并还原了一段历史公案,对于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真伪交织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不无裨益;本文既提出一个颇具学术空间的问题,又体现了作者品人论事的雅正文风,难能可贵。


《村庄里的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中的“返乡”文学——以近年人文学者的非虚构写作为例》(项静  2016年第4期)

村庄里的中国,进入非虚构,是去蔽,也是新的遮蔽。项静以独特的视角,从三位人文学者纪实文本为例,深入揭示出城乡二元结构中乡村中国生活的困境,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时代之思。本文既是老话题的新收获,也有因案例选择的个人性,而制造新遮蔽的可能性,惟此,文章更具学术张力。


《论海外“<解密>热”现象》  (季进、 臧晴 2016年第4期)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和影响是当下的热点课题。作者从《解密》译本海外热的现象出发,借用布尔迪厄的文化场域理论和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理论,将中国文学的“走出去”视为一个复杂的流通过程,精到分析了《解密》在非汉语市场获得商业成功的原因。文章写法从容,论述颇见才情和功力。


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白烨会长,评委、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签到

青年批评家签到


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潘琦,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洪波会前与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郭运德交谈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主持颁奖会

白烨代表评委会宣读2016年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与评语

《南方文坛》2016年度优秀论文颁奖

广西师大出版社汤文辉副总编为2010-2016年度优秀论文集《依然忆南方》部分作者赠书

洪波书记在《南方文坛》改版20周年座谈会上致辞

郭运德副主席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文艺处处长黄云龙

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南帆讲话

潘琦会长

张清华教授

座谈会由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石才夫主持

作家计文君

批评家刘琼

作家东西

批评家周立民

批评家容本镇

批评家黄平

学者李兆忠


批评家李德南


批评家董迎春


会议花絮

颁奖

欢聚

会上

交谈

镜头

开心

宣读

专注

扫一扫

能不忆南方

合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