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作者沈建光,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沈建光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2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71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与特朗普时期相比,拜登时期中美经贸关系会有什么变化?
虽然特朗普已经下台,但总体来看特朗普主义还在继续,特别是对华政策。例如虽然拜登在选举的时候曾说会考虑取消关税,但新任美国财长已宣布暂不取消对华关税。看起来很多特朗普的政策还在延续,这些对华政策对中国的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在经贸、科技、文化、金融市场等领域,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等领域,美国对华政策要走上正轨可能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在经贸领域,中美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两国关系仍是非常紧密的。尽管自特朗普时期至今,美国对华施加了关税和其他一些不友好的政策,但实际上中国对美的出口在去年迎来非常强劲的增长,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而且反超了欧盟和加拿大。这是出人意料的,也确实反映了经济基本面重要的作用,尽管存在对华打压政策,但美国的消费者、工厂厂家、华尔街、硅谷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仍非常高,而不是仅靠政客的态度就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基本上都增长了30-40%,在11月份甚至接近50%,其中不光是抗疫用品,电子产品、家具、化学工业半成品的出口也在飞速增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疫情下中国恢复生产的速度较快,而消费的恢复相对没有那么快,造成了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可以看到美国的抗疫措施主要施加在就业者身上,在居民身上发放现金和支票,美国的个人收入在疫情期间反而大幅增长,储蓄总额创历史新高,说明美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增长主要是受到财政刺激的影响。美国的消费增长也很强劲,消费水平基本上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增速甚至还要更快,但美国的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因此其面临的问题是供小于求,存在一个供需缺口,中国的产品恰好填补了这样一个缺口。不光在美国,在日本和欧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中国产品的出口表现非常强劲,这对其他国家居民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其他国家饱受疫情所困,生产能力受到影响,而中国生产能力的恢复是全球最好的,中国是世界最后的商品提供国。
经济基本面在中美关系中仍起到决定性作用,美国仍在大量进口中国的商品。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通胀上行,这种环境下美联储继续实行零利率的宽松政策比较困难。因此美国财长鲍威尔一直强调,尽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约为6%,但是对于通胀问题不用太担心。这里“不用太担心”的很大原因是美国大量进口了中国的商品。最新研究发现,美国从各国进口的商品中,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上升速度是最慢的,去年只上升了1%,而美国从近邻加拿大进口的商品价格上升了9.5%,从欧盟、墨西哥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价格上升均在2-3%之间。这是美国遏制通胀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它存在输入型通胀,那么从中国输入的通胀其实是最小的,中国又是美国目前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这对美国遏制通胀压力其实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美国的领导者和包括硅谷、华尔街人士在内的各界精英对中国的态度,特别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态度其实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中美经贸关系仍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这个压舱石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其他领域两国关系仍挑战重重。
总体来看,两国经贸关系中美国是巨大的获利方,中国当然也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考虑到中国的出口情况,美国市场对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的增长是所有国家当中最快的,这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持经常项目大幅顺差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基础上看,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非常明智。即使在贸易制裁下,中国还是高举开放的大旗,吸引美国的特斯拉、雪佛龙等大型企业投资中国,一些金融企业也加大对华投资,这把压舱石做得更夯实了。去年全球各国的FDI都大幅下降,只有到中国的FDI在上升,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全球很多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额都下降了30%左右,中国却上升了近5%。这说明只要中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最完备的产能,只要我们坚持开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些政治上的干扰就很难动摇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
从我国近期的外贸形势、从FDI、从全球投资者积极向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的现象,可以看到我国的对外开放还是吸引了很多的海外资金。特别是目前,中国是所有大国中少数正利率,且利率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国债收益率达到3%以上,而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利率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会继续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的资金目的地。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有压力的。未来在与美国的关系中,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关键的。虽然目前人民币要与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平起平坐尚需相当长的距离,但人民币要达到SDR权重中占比10%的这样一个重要地位,靠我们的自身努力还是做得到的。
过去我国因担心人民币贬值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鼓励资金流入,对流出管控非常严。在新的环境下,可以考虑双边开放,货币流进流出可以考虑一视同仁,让汇率更加自由地浮动,这样也可以鼓励人民币走出去,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在这方面外管局最近有一些动作,如宣布正在研究居民进行海外投资的限额为5万美元,这样的考量是非常正确的。
总之,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巨大的市场基本面其实是维持中美关系最好的一个压舱石。
面对中美未来的“科技脱钩”及多边主义冲突两大趋势,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尽管美国对华进行了关税压制,中国仍反超美国的其他两个贸易伙伴,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其实核心原因还是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因此中央提到的以内循环为基础的双循环经济是非常正确的。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巨大的国内市场,怎样培育发展国内市场,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计算可知,去年10-12月份,即使按照美元计价,中国零售总额也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单月零售国,当然全年来看还是美国第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很多商品的第一大制造国,现在也成为零售品的第一大消费国,这就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因此我们需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有很多做法,相信两会就会有很多讨论,包括乡村振兴政策、包括扩大优质产品供应链到县级和农村市场等。从大数据看,目前四五线城市、县城和农村的消费复苏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中国的内需提升还是有巨大的空间。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在数字经济等很多领域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这次疫情防控中,包括金融科技、移动支付和广泛推广中的数字人民币在内的数字经济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各个城市目前也都在做智慧城市项目,这些其实都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所缺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和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今后的两国博弈中,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和格局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余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