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本文字数:9077字
阅读时间:23分钟
12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8期)于线上举行。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及行业专家毛振华、张佑君、张文魁、许斌、杨继东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杨继东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二、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几点事实
三、 布局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四、 以做对激励弘扬企业家精神
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1、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就需要强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说,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经济循环,需要企业提供一流的产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际循环来看,一流企业可以助力产业链完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创建一流企业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制度建设
二十大报告对于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出了两个重要条件和方向,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国有企业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和产业体系方面,在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从财富500强企业来看,国有企业有99家上榜。国有企业怎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呢?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是本质上通过顶层设计、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思路。建设一流企业不仅需要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路径。
3、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在制度层面,首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所谓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就体现在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嵌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在党的领导下,一些重大事项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决定,再由董事会决定,经理层执行,理清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最终通过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推动企业科学决策,更好地利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从而为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制度层面的支撑。
4、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今天的主题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什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呢?这就要看我们的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是什么。如果世界一流企业是产品、品牌、创新、治理的要求,目前最重要的差距可能就在创新和品牌。我国上榜世界500强的企业通常是能源或金融企业,在品牌和创新上相对比较落后。
1)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是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和世界500强,特别是和美国企业相比,企业规模相差不大,但盈利能力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概是5.4%,而美国企业平均达到11%。这说明我们在生产效率和创新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弥补这种差距,除了发挥企业治理的作用,更关键的是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当我们提到世界一流企业时,首先就会把一流企业和企业家联系起来。比如,提到苹果会想到乔布斯,提到特斯拉会想到马斯克,提到华为会想到任正非。所以,企业家在企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经济学对企业家研究认为,企业家不是简单的管理者,管理者运用的是硬知识,通过给定程序、给定规则做出相应决策;企业家更多的是冒险者,甚至可能是梦想家,是改变世界的人。苹果智能手机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了解苹果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乔布斯的企业家精神对苹果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乔布斯一度由于坚持自己创新的理念而暂时离开了苹果的管理层。因此,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方面要最大化地发挥企业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作用,更关键的还是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2)企业家精神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不是一般的管理者,更重要的他要运用一些默会知识,要在不确定性下做决策,有时候这就需要一些精神力量的指引。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角度看,通过发挥企业家精神,可以帮助企业家克服一些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一般企业管理者通常做的是成本收益分析,最大化企业的短期利润。企业家通过弘扬他的精神可以克服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有时候企业内部决策的正式制度成本很高,通过精神、信念和偏好的力量可以降低正式制度的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企业发展。
3)企业家精神可以提供情感激励
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家精神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点类似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理论,诺斯分析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他提出西方世界的兴起有三大重要理论支柱:一是清晰的产权理论,通过产权界定刺激了人们的激励;二是有了产权需要执行,这就是相应的国家理论;三是有了产权和执行后,社会上也会有一些搭便车的行为,或者非常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行为,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意识形态理论。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家精神类似于某种意识形态或者价值观偏好,通过价值观或偏好的作用可以提供一些情感激励,用更简化的决策办法来推动企业家的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4)企业家精神起作用的三个条件
基于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企业家精神或者价值观偏好要起到作用,通常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符合一般逻辑性,大家能够对这些精神达成共识;二是这种精神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实践的发展;三是通常利用这种精神能够克服一些简单的追求最大化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有时候很多决策是要在一种有限理性条件下,在面临很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这时候就要发挥这种精神的激励作用。
现在所倡导的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是“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这几个方面都是符合大家的共识,同时又适应现在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也能够解决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一些决策行为。比如,爱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创新,现在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差距就体现在创新上,因为一流企业是能够改变世界或者改变生活方式的,甚至改变我们的文化;诚信也是影响决策的某种信念;社会责任,一流企业当然要回报社会;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一流企业要发展显然需要利用好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要有国际视野。因此,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这种精神,本质上是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给出了一种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制度支撑。
总结来说:
第一,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第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除了资金、技术、人才基本要素之外,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第三,二十大报告表明,一方面要重视正式制度的建设,明文规定的相关制度安排,这体现在要完善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同时,企业家的决策往往面临很复杂的环境,要进行创新和突破,要在不确定性下做决策。这时候为了更好的做决策,就要重视一些非正式制度的安排,具体体现就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第四,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偏好、价值观、信念来影响企业家行为,从而推动创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所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
二、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几点事实
1、企业家精神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企业家精神是很丰富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解读。
从经济学来说,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还是创业和创新。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除了要建设一些大企业之外,也要建设一些小的企业,或者说一流企业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离不开市场的活力,也离不开创业创新的氛围。企业家精神可以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体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要通过发扬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发扬创业创新精神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这样才能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2、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事实上,近些年中国创业环境在不断改善。
企业家本身的心理天性是与生自来的,但政府、社会可以为企业家发展创造一些环境。根据《全球创业观察》,创业创新环境有几个方面:企业家融资环境、政府支持、企业家教育、研发带来的机遇、软基础设施、市场动态、市场开放度、硬基础设施和文化规范。上图中红色线显示了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数值越大说明创业环境越好。中美对比来看,在创业环境上中国主要在融资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上相对落后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创业环境都是领先的。
3、从全球对比看:创业机会相对较高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的最新数据,上图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创业机会越大。显然中国的创业机会是很多的,中国相比全球其他地区颜色更深一些。
4、从时间演变来看:中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绿色线表明了新产品的渗透率或新产品的创新程度,灰色线是中国的创新曲线。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创新率是不断提高的。
5、从发展挑战来看:企业家信心需要增强
当前中国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信心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疫情对企业家创新创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有助于提升企业家信心;目前关于资本的“红绿灯”到底是什么,有些地方不是特别清楚,这也会影响企业家进行投资的信心;一些社会舆论环境也可能影响企业家决策。
6、从政府的影响看:政府可以影响企业家精神
虽然企业家精神的一些自然属性是无法被影响的,但政府对企业家精神依然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可以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可以通过减税或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宽松的监管去影响企业家精神。关于政府影响企业家精神也有一些国际经验,例如最近法国马克龙政府也在推动法国的企业家精神,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取消巨富税,允许更自由的企业来解雇员工,法国政府领导得为企业站台,鼓励企业投资等。这说明政府可以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创业行为。国内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经验,比如浙江是非常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浙江省和浙江省内的各地政府都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尊重企业家、激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所以,事实上,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政府行为推动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布局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1、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不会随着时代变化,但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时代的或不同时代要求下的企业家精神。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总书记深刻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来看,数字经济已经占GDP比重接近40%。我国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在布局数字经济。比如美国出台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欧盟倡导《2030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英国也有数字战略,日本有“数字新政”,各国都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
2、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可能面临五大转变
1)技术的快速转变
数字经济发展地非常快,带来很多全新的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全面渗透到社会经济领域而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发展非常快。
2)要素的转变
原来企业生产要素更多是强调资本、劳动和技术,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企业家要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要素。
3)企业发展空间的转变
原来企业发展的空间主要在物理或者地理空间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数字世界,未来企业可能要在虚拟空间中发展。
4)组织的转变
在工业化时代,企业组织可能是层级式的发展,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可能要更多依赖于平台组织。
5)生态的转变
在工业时代,企业更多的是独立的、原子式、个体式的企业,而在数字时代要更多地考虑企业面临的产业链生态,处理好生态关系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3、数字时代企业家的新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产生这些重大结构转变,给企业家提供了新机遇,要深刻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和创业。新机遇表现在数字创业和创新降低了对厂房等实体的依赖;数字经济时代的融资相对便利,增加了创业的可能性;数字时代低成本扩大市场准入;数字时代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可以进行更好的协调;在数字经济时代可以随时接触到很多新的创新的想法;数字经济时代可以更好的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这些都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4、数字时代企业家的挑战
数字时代企业家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数字经济时代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企业更多时候要在不确定性下做出决策;二是企业组织方式面临转变,要由原来的层级式组织更多的转向网络平台式的组织;三是要更加重视企业生态。原来的传统是企业建设好自己就行了,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可能要考虑进行更好的整体生态建设;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往往会有一些赢者通吃和垄断的情况。所以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也会面临来自大企业的挑战;最后,企业可能要全面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为企业除了经营行为,越来越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社会责任等因素。
5、布局数字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要建立世界一流企业,鼓励创新创业,就要结合所处的数字经济时代布局一些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认识到新技术往往可能需要新企业
传统企业由于很多已有沉没成本的存在,很难进行新技术突破。在数字经济时代,创建一流企业需要创新和新技术,而新技术往往需要新企业。
2)要提高企业家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知识和数字技能愈加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家对数字经济的了解,鼓励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3)在数字经济时代知识更为重要,要鼓励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4)要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逻辑
因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对物理空间的依赖下降,要更好地利用数字空间。
5)创新数字时代的企业监管
如果监管落后于时代,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企业的创新创业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6)要培养一些超级企业家,或者要注重去培养一些领军型企业
数字经济本身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一些领军企业具有效率优势。
7)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由于数字经济时代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包括企业生态的影响或者垄断的影响等,企业失败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8)要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发展环境,包括数字接入、数字自由、数字保护等
四、以做对激励来弘扬企业家精神
1、持续改善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的环境
社会上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讨论已经比较多了,比如包括更好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产权,鼓励创新等。当前,重要的是把这些落到实处。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个意见从政策角度讲写得很好,里面提到了三个营造,包括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环境和合法权益,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很多要素,但最终结果不取决于各影响要素的和,而是取决于关键短板,比如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法治环境。
所以,在政策层面,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抓关键点,要营造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2、引导民营企业家的预期
弘扬企业家精神,民企和国企是有区别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这种创新创业的预期,比如对经济发展的前景,对于资本政策的发展,还有共同富裕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相关方面的预期,让民营企业家稳定预期,更好地发挥他们内在的创新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这样就能弘扬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在现实对策上,11月,发改委出台了“21条具体措施”,包括“放管服”改革,加快民间投资,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履行依法依规做出相关政策承诺等。弘扬民营企业家精神关键就是要引导预期,同时也要做出很多现实对策。
3、激励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国有企业要承担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当然也要激励或弘扬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其中重要的是要做对激励来弘扬企业家精神。
1)坚持正向激励
对绩效好的企业家进行相应的激励,以此避免所谓的委托人缺位。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对经营绩效好的企业还要积极给予正向的激励。
2)合理运用股权期权激励
有时候我们观测到的是企业的股价和财务绩效,但有时候绩效是长期的,很难观察。为了鼓励企业创业创新,应该引入股权期权激励。对比世界一流企业,比如特斯拉马斯克的薪酬+期权一年能够拿到100亿美元,这是非常高的;而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仅在300万-1000万元之间,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一定合理运用股权期权激励的空间。
3)可以通过分割任务进行激励
通常国有企业面临很多责任,包括社会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等。在多责任的情况下,很难进行高能激励,因为高能激励会让企业家专注某一项任务从而忽视其他任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分割任务,让企业中有些人员专注于社会责任,而有些人负责政治责任,有些人专注企业经济绩效的发展,从而进行高能激励。在杨瑞龙老师以前研究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中,分类也是一种分割的任务。只有把任务分清了,可能才能进行有效的高能激励。
4)要合理化激励的期限设计
尽管有些企业已经使用了一些薪酬分配的递延支付或追责追薪机制,但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更多的还是一种短期激励。未来可以把一些迟滞信息纳入到企业家的激励中,比如国有企业家升职了换了岗位,在原岗位中如果做出很大的业绩,也可以考虑将原岗位的绩效纳入到新岗位的激励中,合理化企业的激励期限。
5)要发挥系统性激励作用,发挥不同激励方式之间的互补性
比如,既要有显性激励也要有隐性激励,既要给国有企业家一定薪酬激励,也要通过控制权激励,让企业家享有充分决策权,同时发挥好晋升激励或声誉的激励。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要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情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既要重视货币激励作用也要重视非货币激励作用。非货币激励可以建立关于企业家的荣誉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激励国有企业的创新和创业。
总结来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任务,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弘扬企业家精神。当前企业家精神更基本的是创新创业的精神,中国是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关键是政府要为创新创业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要立足时代,积极布局数字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最后对于国有企业来讲,更多的还是要依赖于做对激励来弘扬企业家精神。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指出,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目的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反过来有助于社会大众理解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兼具多项优秀品质,但归根结底优秀的企业家能够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有机结合,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张佑君认为,如今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成熟齐备,一些产业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单纯靠引进外来技术和商业模式很难再复制成功。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找准行业定位,在落实国家战略中争当时代弄潮儿。具体来说,一是要对标国际同业最高水平,以高水平创新实现快速赶超;二是要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优势推动企业快速做大;三是要精心构筑护城河,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四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规范治理能力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认为,企业家的问题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层面的问题上升和扩展到社会层面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对营商环境的重塑,特别是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出现了所谓的“躺平”问题,企业本身积极性不足;二是出现了企业家移民的现象;三是长期的稳增长政策导致国内经营环境中资本是宽松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回报降低,投资机会也会降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吴敬琏经济学教席教授许斌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而如何弘扬这种精神则是一种“情商”。弘扬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关于总量的动态的概念,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坚持契约精神的市场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此外,整个社会要呼吁与时俱进的培育企业家的氛围,为年轻人的创新创业创造条件。在二十一世纪,要对环境、社会、治理保持敏感度,更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独立思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评判是否是世界一流企业有“一个前提、四个维度”。“一个前提”是指外向竞争和跨国存在,如果没有基本的竞争,企业规模再大也算不上世界一流。“四个维度”一是指世界一流产品;二是世界一流的经济效益;三是高生产率;四是世界一流的公司治理。弘扬企业家精神不需要很多文件,只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底线是国家法律和公司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认为,要弘扬国有企业家精神,首先要承认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所以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第二,必须要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国有企业在包括产权、公司治理等方面都一定要改革,不改革不会有企业家精神;第三,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一定要有容错机制。要冒风险就一定会出错,要有容错机制,同时一定要给冒险精神足够的激励。
延伸阅读
丁守海、张鹤:公共部门就业扩张、工资刚性传递及其对私营部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