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园:稳信心的三点建议

熊园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3-06-02


熊园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熊园在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3年4月)的发言


本文字数:3056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一、当前经济状况


本次CMF月度报告和前面几位嘉宾,都提到了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或者“喜忧参半”,讲的都很全面,作为最后一个发言嘉宾,我想就结构性问题补充两方面看法,一个是出口,一个是物价。


1、出口


前两天公布的3月出口增长14.8%,大超市场预期,对于这个数据本身,不做过多探讨,但希望给大家提示两个此前市场可能估计不足的细节:


1)重视我国出口国别结构的变化


从2022下半年到现在接近1年的时间,我国出口到周边东盟、亚非拉等国家的占比持续提高。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出口目的地中,欧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国家占比分别为 43.2%、42.2%,今年3月二者占比已变为35%、46.4%。一直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在预判我国出口趋势时,主要拿欧美进行对比,后续可能也要重视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就3月而言,欧美国家PMI普遍下滑,但我国周边国家的PMI则“有增有降”、经济“有好有坏”,3月我国对俄罗斯、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同比35.4%,拉动出口约13.9个百分点,同期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则拖累我国出口0.9个百分点。


2)重视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最近两三年,我国出口一直比较强劲:2020年,中国疫情率先受控,出口“一枝独秀”,随后的2021年和2022年,一直有声音认为中国出口将下滑、出口份额也将下降。但实际上,疫情前中国货物贸易占全球出口份额在13%左右,2020年提升至14.7%左右,2021年达到顶峰15%,2022年仍保持在14.4%左右,这说明我国出口竞争力很强,产业端还是具备一定优势。


具体看,虽然从2022年10月份以来的小半年当中,中国出口都是负增长,但产业结构上仍然具备优势:比如3月汽车出口是很大的亮点,往前2022年中大概有7-8个月我国汽车单月出口量都是全球最大的。除此之外,家电、纺服、箱包等传统优势行业,短期竞争力同样偏强。


2、物价


官方口径关于物价的看法,比如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央行都提到,目前中国没有通缩,未来也不会有通缩。就这个话题,我想提示一个细节:


当前各方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论证是否存在通缩,但不少人都有一个体感:过去2-3年,我国钱印了很多,但是价格并没有起来,这也是一个事实。“钱多了,价格起不来”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根据我们分析,今年1-3月通胀总体处于低位,按照预测,未来3个月,CPI、核心CPI、PPI依旧会处于低位,这意味着,至少今年上半年仍是低通胀。根据传统经济的费雪定律M·V=P·Q,如果钱(M)多了,只有资金周转(V)不够快,才会导致价格起不来。


事实上,价格是交易行为的表观,现在钱很多、但价格起不来,反映了整个微观主体的行为不够活跃,背后的本质还是信心不足、需求不足。这里的需求不足,既包含外需,也包含内需:


外需方面,3月当月出口很强,但除了周边国家偏强,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压力仍然很大。最近IMF等国际组织下调全球经济预期,美国年内可能会衰退,这是外需偏弱。


内需方面,1-3月我国的信贷社融数据持续超预期,结构也在趋于好转。但如果把这些数据和微观行为进行匹配,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观察。比如说,企业中长贷方面,从2022年下半年差不多连续8个月同比多增,按照经济学规律,这代表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显然和实际情况不那么匹配。居民短贷方面,过去3个月居民短贷同比多增且幅度不小,正常来讲,这指向消费贷和消费高增(确实3月当月消费增速超预期),但根据一些草根调研,很多银行反馈今年老百姓“借短还长、借新还旧”的情况明显增加。


二、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看法


关于未来一个阶段的经济形势、政策应对,可从以下两个视角分析:


1、对比疫情前后中国经济状态


在疫情前的2018-2019年,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已经较大。2019年底各方已在讨论2020年还要不要保翻番、能不能保翻番,也就是2020年要不要保“6%”、政策要不要刺激;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未来经济的看法,用的也是“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类表述。也就是说,本轮经济在疫情前已经开始下行。有两个重要指标可作为参考:一是央行统计的居民储蓄意愿,从2017年7月开始就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二是老百姓买房的意愿,从2008年开始,连续4-5年呈现下降趋势。换句话说,老百姓有钱但不愿意消费和不愿意买房,在疫情前已经成为大趋势,只是疫情发生后因为各种原因加速了这种趋势。


2、对比疫情期间和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状态


疫情期间,我国经济进一步下降,居民和企业信心下滑,民企、互联网、教育、房地产等行业尤为明显。于是我们看到,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指出我国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针对共同富裕、互联网、双碳等5大领域,提出了5个“正确认识和把握”,也被市场广泛解读这是在纠偏;到了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2023年中国各项经济政策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基于上述两大视角可知,疫情之前我国经济已经下行,疫情之后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信心和预期也开始转弱。因此,往后看,国家需要做两件事:一是想办法稳住经济动能;二是想办法恢复丢掉的信心。


三、政策建议


1、近两三年,休养生息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较高经济增速,房地产也仍要作为“稳定器”


当前趋势下,我认同此次会议中很多专家“休养生息”的观点。不过我想增加一点,在休养生息基础上,未来2-3年还是要想办法尽可能稳住经济,甚至高点的预期也无妨。如果经济好而且最好是经济特别好,信心才会恢复的更快。倾向于认为,虽然中长期看,地产和传统基建这两个过去我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稳定器都在走下坡路,尤其是房地产,但未来2-3年内,地产、基建还是要成为经济的稳定器,也仍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必要倾斜,比如,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的限购限售限贷,还是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选择性的、差异化的放松。


2、需要稳定的法治环境


我很赞同本次CMF月度报告中几位专家的观点,即:需要一个法治环境来稳定信心和预期,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外资、互联网等市场参与主体。像月度报告中讲的一样,一个好的法治环境、连续稳定的法治环境非常重要。


3、用顶层设计的模式化解债务困境


上文提到,为什么“钱多了,价格起不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居民、企业、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很大、杠杆加不动,地方政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躺平”还不上钱了;居民也是一样,大家愿意提前偿还房贷,很大程度也是存量债务压力偏大、对未来预期不够稳定。当前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四个部门,目前来看可能只有中央政府还具备加杠杆的空间,或者说加杠杆的空间还比较大。因此,未来1-2年,中国想要化解经济困境和恢复信心,可能还需要用顶层设计的模式,采用比较稳妥的方式化解当前中国经济的债务困境,否则的话,长期看中国经济内生动能可能会面临现实约束。

 



阅读

刘元春:消费端政策可适度前置性发力,促进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修复


王军:全年复苏态势乐观,政策需转变思路、发挥效能


刘凯等:数字人民币与数字支付协同助力经济发展


坚持以法治化的经济治理稳预期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CMF月度报告发布


孙明春:中国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来源


刘元春:当前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展望与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