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石松等:谋划银发经济新发展

黄石松等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4-11-09



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胡  清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5月8日中国人口报。


本文字数:2632字

阅读时间:7分钟


银发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有着内在的、系统性的深刻影响。作为动态发展的经济形态,银发经济无论是从服务对象上还是从业态分布上,不同历史时期均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把握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必须走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


某一种经济形态的产生与兴起,最直接的根源就在于市场需求。银发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亦如此。根据人口老龄化先行国家的经验,在轻度老龄化时期,老年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等服务上,优先发展养老服务构成银发经济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的银发经济更加体现为政府主导下的老龄事业。当国家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慢病、失能风险日益普遍化,同时随着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队列更替,老年群体异质性增加,低龄活力老年人的多元发展性需求愈发凸显,此时国家既要以养老照护产业、健康产业作为满足基本养老服务求、刺激银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重要支柱,也要鼓励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社会资本的参与和银发市场的培育。而当国家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将占到社会成员的30%及以上,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银发经济将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老年群体等多元角色的共同参与下,整体的国民经济与产业都会银发化。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老龄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经历了从关注特定老年群体的老年福利事业到覆盖全体老年人的老龄事业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老龄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老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等基本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老年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发育不足,社会主体参与度不高,产业发展的滞后制约了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能,银发经济的发展动能和对整体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我国已整体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前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这个进程将只有10年左右时间,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又呈现出巨大差异。因此,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走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事业是基础,为产业提供支撑;同时,在事业发展中可以也必须更多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展望未来,在向重度老龄化演进的过程中,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从“政府主导的事业发展”阶段,转向“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其业态发展也将从以养老服务为主体的“养老”产业,转向“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发展新格局。准确把握这一转型发展的时代特征,明确银发经济的发展路径和要素保障,适时调整政策和工作的重心和节奏,更加注重银发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推进银发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化分工协作,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我国银发经济处于变轨期

亟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


我国发展银发经济,既具有世界普遍性,也具有中国的特殊性。我国银发经济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结构转型的变轨期,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和银发需求的异质性、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坚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走全链条发展、多业态均衡发展之路,逐步构建门类齐全、分工协作的整体化银发经济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转变银发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银发经济和银发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战场。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我国老年人数量虽然庞大,但是也只占了全球老年人口的1/4;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发群体的消费能力偏低。所以,我国银发经济必须同时依托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布局与发展。进一步而言,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全球经济运行长期不可逆的根本背景,而银发经济的发展将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是技术创新。对于推动产业进步来说,光是发明新产品和新工艺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后续的投入应用实践、创新性宣传销售手段,使得上述创新得以扩散开,但我国银发产业在这两个环节都较为薄弱。银发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5G等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其他前沿技术的融合不深,进一步导致银发产品与服务难以克服瓶颈而获得突破性的研发创新。对此,应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发挥科技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第一支撑作用,全面深化银发科技创新体制改革,针对为老科技研发链条长、涉及学科多等特殊性,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应密切注意国际银发科技前沿技术动态,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聚焦生命科学、脑科学等具有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潜质的领域,强化科技研发与国际参与,抢占新赛道、获取新机遇。应加快银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聚焦高精尖老龄制造、智慧医养、老龄金融等领域提前布局、长远谋划,占领全球银发经济的产业链最高端,赢得银发经济领域的主动地位。


三要走集约节约式发展道路。从“全国一盘棋”看,需要发展全产业链。但是从每个地区看,一定要遵循有效竞争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特色地发展银发经济,实现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贯通。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老龄产业”。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提出“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重点发展区域”,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性、跨区域合作。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意见》延续了之前政策文件的既定方针,在一些具体的任务模块中进一步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求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并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更加突出了系统谋划、走集约节约式发展道路的方针。我国银发产业结构政策将更加注重推动各地区之间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以京津冀都市圈等为代表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聚集,整体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能。




阅读

【荐书】刘元春等著《发展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与战略路径》


黄石松:消除对发展银发经济的认识误区


王晋斌:美联储:不做太多也不做太少


孙文凯: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林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科学指引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原副司长郝福庆:扬帆启航,驶向银发经济的广阔海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