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演陆伟复盘《这!就是街舞》:沉浸式真人秀的最难之处在于赛制和模式研发

2018-04-20

作者 数娱原创


撰写|数娱君


我们每次都会开一个全体编剧的大会,就是把这一集录像的一些故事性把它理出来,每次的采访稿如果是A4纸的话,估计得有两三本现代汉语大辞典那么厚。” 



414日上线54天的《这!就是街舞》播出复赛第二轮。在节目上线三天后,总导演陆伟接受了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的专访。


随着全国21强的出炉,节目目前已经进行到了后半段。在持续了近两个月的热播后,《这!就是街舞》的豆瓣评分一路攀升至7.6,截止发稿前网络播放总量已经达到8.7亿,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27亿。



阿里文娱轮值总裁、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日前在第55届戛纳国际电视节(MIPTV)上透露,江广盈科买下了《这!就是街舞》的海外播出版权,首轮将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电视台播出,并创下了版权价格新高。这无疑给网综的原创市场打了一剂兴奋剂。


作为节目总导演,陆伟就赛制和人设、剪辑等受到外界关注的多方面问题向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介绍了节目组的初衷。用他的话说,整个节目对于队长是零干涉的,力图呈现最真实的状态。


尽管仍然有一些批评声音,但从《这!就是街舞》良好的播放数据以及评论来说,陆伟认为,称它为现象级不为过


在采访中陆伟还透露了关于《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计划,坦言有了第一季的拍摄经验,在第二季中希望能够向观众呈现更好的街舞节目。



炮制首档街舞综艺背后

从赛制到模式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舞蹈节目,灿星是经验丰富的老人,陆伟却算是新人。


但即使是对参与过《中国好声音》这样爆款台综的陆伟而言,想做好街舞综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较于音乐类节目,舞蹈的审美门槛提高了舞蹈节目的表达难度,同时也决定了它不是可以伴随观看的类型。



他向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回忆接下这档节目时的情况:徐向东(《舞林大会》总导演)突然半夜叫我出去吃火锅,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事情,结果就跟我讲说街舞我们灿星接了,希望你来做总导演。我当时真挺吃惊的,没想到。


对于陆伟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认为自己更为适合做总编辑,但徐向东却坚持“全新模式的情况下,需要有人去梳理这个模式和赛制,所以他觉得还是选我”


从去年10月初开始,陆伟和团队摸着石头过河,耗时两个月研究出基本模式和赛制。在节目轮廓基本成型后,他将这种模式称为户外真人秀加上棚内录制的结合


早在去年12月,所有的赛制和模式的大方向都已经推演完毕。但在10049的节目录制结束之后,考虑到选手体力消耗过大的问题,节目组立刻对后期24小时的赛制以及队长选人的模式进行了调整。


“我们的赛制,都是根据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根据舞者和队长们的实际感受进行调整的。”陆伟表示“最夸张的一次是大概还有4天就要录像了,我们临时改了一场的赛制,特别急,工人都找不到,全盘推翻之前做好的舞美,又重新做了一个,只有4天时间去进行施工,当时是很困难也很狼狈的。”


在采访中,陆伟也对无法呈现所有选手的表演表示了遗憾,“由于时间问题,非常多优秀舞者的表演我们没有办法呈现。”



在节目一开始,缺少花字使用曾造成不少观众理解困难,但很快在第二期,这一辅助理解“道具”便出现了。


而谈到新增花字这一措施,陆伟告诉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当时节目组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片尾加入队长的点评;另一个则是加入花字进行专业的名词解释。在进行完两个版本的测评之后,最终选择了用花字来帮助观众理解。


花字的灵感来源于小时候玩的街霸游戏,“就是很多玩游戏的小朋友会给这些选手出大招,给它起个名字,什么生龙拳之类的,就想到这个,用一些专业的翻译和专业的名词解释来给观众看,让他们看懂,这是我们的初衷。”



整个节目对于队长是零干涉的


真人秀是最容易产生人设的,这也是《这!就是街舞》节目播出至今争议不断的主要话题。在外界看来,编剧与剪辑是引发争议的主要矛盾点。


随着韩国综艺的普及,“综艺编剧”这一职业进入大家的视野。举例来说,如果对于街舞battle这一场景加以描绘,传统的影视编剧可能会在剧本中特别标注“大声互呛”来提醒演员,但综艺编剧的主要任务则在于设计与battle相关的环节,至于在这一环节中会发生什么,都是临场反应。


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了解,《这!就是街舞》目前采用两支编剧团队并行的方式,拥有核心编剧约12位。编剧团队主要参与前期赛制和模式的研发以及现场记录与采访。


我们每次都会开一个全体编剧的大会,就是把这一集录像的一些故事性把它理出来,每次的采访稿如果是A4纸的话,估计得有两三本现代汉语大辞典那么厚。陆伟介绍。


针对人设问题,陆伟也多次强调,编剧对队长的采访侧重点在于了解他们的个人性格,目的是希望展现不同观点的碰撞,整个节目对于队长是零干涉的,力图呈现最真实的状态。



提到最容易引发争议的剪辑,陆伟则表示到后期剪辑的时候,会优先选择推动剧情的素材。


因为每个队长他本身的性格不一样,表达不一样,他对同样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看法一样,但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哪些表达方式是对于这个剧情是更有效的或者更推进这个人物的,我们就会用他。



由于节目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全方位的展示所有的舞者,包括队长的反应,对节目组而言也是很遗憾的。陆伟表示对于素材取舍的过程是十分纠结,即使只是细节也都要经过团队长时间的讨论,“比如说这个队长在纠结给毛巾的时候,他现场犹豫了很长很长时间,我们不可能保留那么长时间,到底是留三秒还是留五秒?


陆伟解释:第一期、第二期我重点要立队长的人物性格和他个人的一个形象,然后我会希望剪掉一些舞者的表演,但从第三期开始我就大量的把舞者的舞蹈放出来,反馈也很好。


不论是赛制的细微调整还是花字的使用,陆伟告诉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团队都会参考网友的评论。我个人比较关注微博、豆瓣和知乎上的评论,会把当中的一些意见拿来和后期团队一起讨论。陆伟回忆,他与后期团队也经常会因为这些问题争执不休,大家都据理力争,互相说服。



沉浸式真人秀

没有观看者,只有体验者


在整个舞蹈的拍摄上,《这!就是街舞》首次采用了设备如影,使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


“顾名思义像影子一样跟着舞者的舞蹈来舞动。”陆伟兴奋地向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介绍,“它不是一个远距离大屏观看的体验,是一个近距离小屏观看的体验。这个拍摄设备的话,它所有的视角都是第一人称视角,你可以想象一下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


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将记录在场所有选手的情绪,选手即观众,焦点在于个人,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成倍放大。



“对于我来讲,这是个沉浸式的真人秀。在观看体验上来看的话,好像他在你面前三米或者是两米的地方,很近距离的在你面前跳舞,让观众非常沉浸到这两队之间的相互战斗的气氛当中去,所以我们有大量的去直接冲到你脸上这种感觉的镜头。”陆伟解释。


而从赛制层面上来看,《这!就是街舞》没有观看者,选手和队长都是身处其中的体验者。与传统的舞蹈或音乐类节目相比,参与度确保了所有提供评价的、反馈的、叫好的甚至意见不同的人都成为节目的体验者,这包括了队长、舞者们以及拥有投票权的观众。


《这!就是街舞》目前已经接近尾声,逐渐上升的评分也伴随着一定的争议。如何更好的平衡拍摄与剪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能否在接下来的节目中弥补观众对于剪辑的不满考验着节目组的功力。


针对褒贬不一的情况,陆伟也坦言,“我们也还在摸索怎么样更好的平衡拍摄和剪辑。”


陆伟在采访中也透露了目前优酷在和他接洽拍摄第二季的计划,表示希望在第一季的经验之上能给观众和舞者更多的惊喜。



一个细节或许能展示陆伟的诚意。参与过录制的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在现场见识过,为了保证投票的真实性,在现场媒体报家门的环节,他向现场每一位拥有投票权的媒体评审鞠躬致谢,无一遗漏,而那一场录制共有151位媒体人参与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